Tag:

《夜叉》(ยักษ์,The Giant King)

  如果學過泰語字母的朋友,一定會知道ยักษ์是什麼意思。泰國近期上的動畫電影就是《ยักษ์》,英語片名叫《The Giant King》,ยักษ์在華語裡,有點像妖怪,也有點像守護神,其地位大概就像我們在廟裡頭看到伽蘭菩薩,比較準確的翻譯可能是《夜叉》。所以,你可以在許多泰國的廟宇面看到這ยักษ์。「夜叉」這個概念在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形象,你看看泰國的夜叉和咱們華人的夜叉就很不一樣,日本的夜叉又是另一種樣子。不過,《夜叉》裡頭,導演又給它另一種形象,它是機器人。我覺得這個電影很厲害的地方是,它把許多你可以說是佛教文化的東西,或者泰國文化的東西給具象化了! 除了把夜叉弄成機器人之外,兩個機器人好朋友在一場戰鬥中被鎖鍊給綁起來了!這個鎖鍊就好像人和人之間的緣份,你不知道為什麼你和某個人比較親近,因為緣份就是這樣把兩個人連結在一起。兩個好朋友,一個叫「綠綠」,一個叫「芋頭」,但是綠綠被壞東西給附身了,所以性情暴燥,才會成為夜叉。你看,連機器人都可以將「附身」給具象化。 除了「綠綠」和「芋頭」外,還有一些甘草人物。有一個一打噴涕就會讓人生鏽的「鏽鏽」;還有一個大鳥,自己以為是雙條車,自以為是個大嬸,非常可愛。 我看此電影最大的心得就是:友情。(怎麼有點像遊戲王的梗?)是朋友,就要相愛;是朋友,就要互相幫忙;是朋友,就不能拋棄彼此。原本彼此仇恨的兩個人,在失去記憶後,成為朋友,似乎也預示著「冤家宜解不宜結」的道理。 下面為泰國夜叉的樣子,你可以和海報上的以機器人將夜叉具象化作個對比,另外附上電影宣傳短片:

วนมึนโฮก 你好,陌生人

上研究所後,我能使用的時間變得很少,很少時間和朋友出去玩、很少時間看電影。多了一些往返家裡和學校的時間、多了一些縮減城鄉差距的交通往返。不過忙裡偷閒,總結這學期,我還是看了1.5部的泰劇和2部泰國電影。泰劇是《霹靂兒媳》(กลปืนเที่ยง)和《心火》(ดวงใจอัคนี),兩部泰國電影是《大男孩》(บิ๊กบอย)和這一篇要推薦的《你好,陌生人》(กวนมึนโฮ)。下面分享《你好,陌生人》的心得: 這是兩個分手的陌生人,彼此不認識,在韓國相遇的愛情故事。男主角參加旅行團,到韓國旅遊,原本是和女朋友計劃好一起參加的,但不知怎麼地分手了,男主角抱著希望,仍以為女朋友會赴約於是隻身前往韓國;女主角則是暫時離開在曼谷的男朋友,沒想到在韓國時,收到男朋友要分手的消息,這豈不是晴天霹靂!   女主角就像個自主的背包客,男主角是參團旅遊,我個人偏好像女主角這樣的旅遊,比較機動,而且能夠去拜訪朋友。有趣的是,女主角在韓國入住的旅舍我也住過,我認為那是我在網路上能找到最便宜的背包客棧,它叫Banana Backpackers,而且交通方便。   這兩個陌生人遇在一塊,一起玩都不知道彼此的名字,直到分開了還不知道彼此的名字。女主角一開始不喜歡男主角老是跟著她,我部份能夠理解她的心境。出國旅遊的時候,若遇到來自台灣或大陸的旅行團,我不願意讓他們知道我是和他們同一類的,因此我也狐疑為什麼有人喜歡穿有「TAIWAN」或「台大電機」之類字樣的T恤。但如果我要在一個地方生活的話,或許我會想要找找那些來自相同地方的朋友。唉…我也不知道。   下面分享該電影的預告: 預告:  

走過人妖กะเทย的路

如果你以為到泰國只能看人妖,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到泰國你也可以變成人妖,只要你帶著開放的心,nothing is impossible。變成人妖的體驗或許不是我在國外做過最瘋狂的事,但這是我在泰國做過最瘋狂的事之一,右邊的照片是我們尚未變身前。 作這篇文章,我認為我有必要將「人妖」一詞定義與平反。「人妖」是華語中的一種蔑稱,指男扮女、女扮男、行為怪異、不守常法的人。若只有華語使用者單方面用「人妖」一詞來稱呼男扮女或女扮男的朋友,不免顯得一廂情願。然而,泰語老師,來自泰國曼谷,也使用「人妖」一詞,並教我們人妖的泰語為กะเทย,發音為Kathoey,所以本文就直接用「人妖」一詞來稱呼男扮女或女扮男的朋友。但我對「人妖」的定義是沒有污蔑的,單純指男扮女或女扮男,這並非行為怪異,也不是違法。 因緣際會,我有機會能夠到泰國長住一個月,一個月不算短的時間,空閒的時間也很多,加上Zue,我的泰國朋友,之前室友(Aey)留下的女裝,無聊的時候,我們會把這此衣服拿出來扮裝一番,變成女生一陣子。對於變裝,我有以下心得: 女生的服飾似乎是量身訂作的,許多衣服的彈性都不太好,或許是希望女生的身材一直維持在一個很好的狀態。因此,當我這樣很胖的人來穿這些服裝的時候,就會受到許多限制了!尤其,Aey是一個非常瘦的女生。我只能穿一件很像瑪莉蓮夢露的衣服,再加一頂假髮,我想也算是相當可愛的。點我看試穿當天的日記。 如果只穿上女裝,而沒有辦法和大家分享的話,這無疑是錦衣夜行。Zue為自己量身訂作了蕾絲、網狀的黑色洋裝,因為他有一個舞台能夠展示。這個舞台就是畢業生都會參與的送舊。當天,Zue下午就出門去化妝,我沒有在光天化日下變成「人妖」,雖然我也參加了送舊,但我還是不敢以「人妖」的身份出席送舊。Zue非常美麗,比起國內許多女生,我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當天送舊,我也以文字作了以下記錄:這裡。 訂作的衣服就這樣讓它收回衣櫃也是有點可惜。回到公寓之後,我們再把這些訂作的衣服拿來試穿一下。享受最後美麗的時光。 前一陣子,萬事達卡國際組織對女性進步指數,在所有亞太地區的就業市場中,女性指數最高的為澳洲,接下來就是泰國了。泰國為佛教國家,在我看來,相對於其它國家,是男女平等的國家。走出門,你可以在便利商店看到人妖朋友默默付出,搭公車的車掌服務員也是人妖朋友。在長久對性別包容的環境生長下,許多同學的女朋友也都是人妖朋友。對人妖的尊重已經進程到能夠男生能夠裝扮成女生去上學、去就業。 國外的體驗能夠擴展自己的視野,廣大自己的心胸。而自己的身體力行,扮女裝,也更能體會女生的處境,並了解社會形成的氛圍和壓迫。男扮女裝是我在國做過最瘋狂的事之一,我也珍惜這樣的經驗。下面是把一些當人妖的照片作成flicker:

早安 琅勃拉邦 สบายดี หลวงพระบาง

早安 琅勃拉邦 สบายดี หลวงพระบาง原本以為琅勃拉邦是女主角的名字,看完之後才知道是寮國某個地方的地名。一個澳大利亞長大,在泰國讀書的年輕記者(阿南達飾)被派到寮國拍攝作品,而和當地女孩發展愛情的故事。當地女孩為導遊,因為覺得年輕記者很帥,而陪他到許多地方探訪,也使年輕記者深入地認識了寮國。在寮國,從離泰國最近的巴色到永珍(萬象?),有許多令人驚豔的風景可以在電影內看到,有一個法國人試圖用炸藥炸掉的瀑布頑石,後來失敗宣告放棄,而改用鐵路連結的地方,叫作四千島。寮國真得好美,而且人很好客。 男、女主角外出迷路無法搭船回家,後來借宿在別人家中,食物吃不慣,但男主角體會了當地人無悠無慮、不為錢、沒有煩惱的生活。當男主角掏錢要給招待他的主人時,被女主角給拉了回來。女主角說「給錢是看不起這個人家,他們也不會收的。」女主角也是先把錢給船夫,不論船夫是不是已經完成約定的旅程。錢對寮國人而言,似乎可以不需汲汲營營地去追求。 在影片裡,阿南達所飾演的角色,老是被認為是同性戀,被爺爺認為是同性戀、也被女主角認為是同性戀。順帶一提,裡頭也有許多甘草人物,如女主角的妹妹和到處都看得到的小攤販弟弟。我覺得小妹妹很可愛。 這是一部推銷寮國旅遊很好的電影,你可以看到寮國的明媚風光,也可以看到美女帥哥的愛情故事,更可以體會寮國文化和熱情好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