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ky’s adventures in asia
- Post author By Dicky
- Post date
- Categories In 個人觀點與評論
- No Comments on Dicky’s adventures in asia
高齡者生活改善班,心血管疾病的講座邀請了為李登輝先生開刀的醫師來和大家聊天。這個醫師目前在草屯惠和醫院擔任大夫,相當忙碌,能夠邀請他到這個魚池鄉是相當不容易。當然也花了很大的一筆錢。名醫來到魚池鄉,參與盛會的高齡者也相當踴躍,整場爆滿,椅子都不夠坐。演講結束之後,婆婆媽媽們的問題也不間斷,這些高齡者們相當注重健康。中午提供有提供便當,因為下午還有講座。到場的高齡者有七十幾個,有八個吃素,依這樣的比例來看,吃素的高齡者滿多的,我臆測應該是宗教因素使然。我的奶奶也吃素,她信奉一貫道,相當虔誠。吃素的高齡者看來都相當健康。用過午餐,婆婆媽媽們唱歌,正好會議室裡的點唱機就派上用場了,大家不亦樂乎。若此場地開放給高齡者們聚會,相信很多人就會每天往農會跑。下午是榮民醫院的醫生為大家說骨頭的疾病。因為當天在靈池宮有普渡的活動,有些媽媽們先趕回家準備供品,下午場人數沒有那麼多,但仍然熱情不減,尋問了醫師許多骨頭的問題。結束後,除了帶著滿滿的健康知識回家,每個人還有一只紅茶豬腳當拌手。農會對產品的推廣不遺餘力,希望這紅茶豬腳能早日打出知名度。
魚池鄉公所有一個農業(農經)課,就魚池鄉公所網頁所載,負責業務從推廣教育到家畜疾病防治,包山包海。魚池鄉公所推動魚池鄉觀光不遺餘力,十大經典農漁村當初也多虧了魚池鄉公所所以有如此成績。但這不禁讓人思考,農會在魚池鄉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農會不同於鄉公所的是,農會一開始是法人合作社,本來不屬官方組織,由農民自組信用社,設立的目的是為服務農民。而鄉公所則為民服務,而魚池鄉農民不在少數,因此設立農業(經)課有其必要。然而,為農民服務的過程中,農會和鄉公所有一個較不清楚的界限了。我認為這是兩造能夠討論協商的地方。經費的分配、活動的支出或權責的劃分…等,都應該討論。哪些活動、計劃,可以獨立由農會或鄉公所完成;哪些需要通力合作,共同成就,那就共同協辦。如此人員能夠發揮最大的功能,小單位不會因為負擔龐大的業務也過勞生病,大單位不會因為權責過輕而閒置沒事,人盡其力,物盡其用。
產銷第六班的班長住在山楂腳段,在大雁村。剛剛到產銷班的時候,班長不在,只有班長的牽手和兩個孫子在茶廠。茶廠很有規模,很多影片、節目都到這裡取景。同時,這也是中華電信認養的數位計劃區。中華電信為這裡的茶農提供網路行銷的管道。從指導員和班長及班長夫人的談話中,感覺班長和夫人很歹命(!?)、很踏實(!?)、很認命(!?)(我目前想不到一個形容詞來形容他們)。在魚池的茶農,很多自已銷售,認為和產銷班一起出貨的收入會比自已打拼少,班長夫人預測這些單打獨鬥的茶農,很快就會收山了。茶葉要賣到好的價錢,必須比賽得獎,累積名聲,然後就能夠有較高的價錢。靠口耳相傳,也是另外一個管道,但仍不及比賽的聲名大噪。台灣島內,喝茶屬於較有錢的階級,所以較不會受到加入wto的影響,本來就是精緻農業的茶葉,也比較容易進行生產履歷的製作。之前的日據紅茶廠,雖然也叫紅茶廠,但規模仍不及產銷第六班的班長茶廠的規模。但日據紅茶廠的廣告作得大,能夠找到第六班班長家的,也真得是屬巷子內(內行)的人了。
澀水社區位於魚池鄉的大雁村,以陶藝、紅茶及民宿為主要吸引觀光客的標的。今天為參與經驗分享比賽的家政班員送資料,順便了解一下十大經典農村的澀水社區。八月十一日、十二日在澀水社區有活動,先為農會帶了花盆以慶賀大會成功。我們先繞到陶藝教室,往陶藝教室的路是用紅磚舖成的,相當有感覺。陶藝教室除了上課用的教室外,另外有一個土窯和幾個咖啡桌,相當漂亮。再來前往民宿盧園。好巧不巧,當天盧園正在準備接待新加坡電視台旅遊節目的介紹。澀水社區相當漂亮。走路約一個半小時可以走遍,當然這是不含參觀景點的時間。盧園民宿的老闆娘的主要客源是回流客,她向我們展示之前客人自製的茶葉罐,茶葉罐每一個都不一樣,第一次來的客人完成之後,放入茶葉,下次來可以找到自已的茶葉罐再沖一泡。一來客人對這裡留下感情,二來民宿主人有固定客源。雙方的契約建立在友誼、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