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語言學習

探索《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EFR)新描述項目:革新華語文教學的未來

自2001年首次發布以來,《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框架》(CEFR)一直是語言學習、教學和評估的重要工具,幫助教育者設計和評估語言課程。然而,隨著全球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不斷增加,語言學習者的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化。為了適應這些變化,CEFR推出了新的描述項目,這對於華語文教學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為什麼要更新CEFR? 新的描述項目旨在填補語言學習者多樣化需求的空白,特別是在“調解”(Mediation)這些新的關鍵領域。 調解:超越語言翻譯 在新的描述項目中,調解的概念被賦予了更廣泛的含義。不僅包括語言的翻譯和解釋,還涵蓋社會和文化層面的調解。這對於華語文教學尤為重要,因為它強調學生在跨文化環境中的溝通能力。例如,學生不僅要學會用中文進行交流,還需要了解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進行有效溝通。 新描述項目的啟示 這些新描述項目為華語文教學帶來了多方面的啟示: 總結來說,CEFR的新描述項目為語言教育帶來了全新的視角和方法,特別是對華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啟示和應用價值。這些變革不僅幫助教師更好地設計課程,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期待未來華語文教學在這些新描述項目的指引下,邁向更高的水平。 下面表格翻譯以英文的檔案自歐盟官方網站的1832個描述項目,包含各個等級,可供語言教師作為教學目標的參考。 North, B., & Piccardo, E. (2019). Developing new CEFR descriptor scales and expanding the existing ones: Constructs, approaches and methodologies. Zeitschrift für Fremdsprachenforschung, 30(2), 143-161.

華語教學新趨勢:如何利用CEFR提高幼兒語言能力?

研究目的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開發基於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架構(CEFR)的幼兒語言能力描述指標,專門針對6至14歲的幼兒(YL)。具體目標如下: 研究背景 總結 文章強調了開發針對幼兒語言能力描述指標的重要性,旨在為幼兒英語教學和評估提供更適用的工具,確保教育過程的標準化和透明性。這些描述指標將幫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評估幼兒的語言能力,並為全球的幼兒英語教學提供參考標準。 參考文獻: Benigno, V., & de Jong, J. (2016). A CEFR-based Inventory of YL Descriptors: Principles and Challenges. In M. Nikolov (Ed.), Assessing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Global and Local Perspectives (pp. 43-64).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Volume 25. Springer. http://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3-319-22422-0_3.

華語教學新趨勢:如何利用CEFR提高幼兒語言能力?

研究目的 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開發基於歐洲語言共同參考架構(CEFR)的幼兒語言能力描述指標,專門針對6至14歲的幼兒(YL)。具體目標如下: 研究背景 總結 文章強調了開發針對幼兒語言能力描述指標的重要性,旨在為幼兒英語教學和評估提供更適用的工具,確保教育過程的標準化和透明性。這些描述指標將幫助教育者更好地理解和評估幼兒的語言能力,並為全球的幼兒英語教學提供參考標準。 參考文獻: Benigno, V., & de Jong, J. (2016). A CEFR-based Inventory of YL Descriptors: Principles and Challenges. In M. Nikolov (Ed.), Assessing Young Learners of English: Global and Local Perspectives (pp. 43-64). Educational Linguistics, Volume 25. Springer. http://link.springer.com/chapter/10.1007/978-3-319-22422-0_3.

語言學習的秘密:學英語和其他語言的動機與情感差異

在學習第二外語的過程中,你是否曾經好奇過,為什麼我們對某些語言有著更強的學習動力和熱情?《英語外語課堂與其他語言課堂中的愉悅、焦慮及態度/動機是否不同?》這篇研究正好解答了這個疑問。由Jean-Marc Dewaele和Kazuya Saito所撰寫,這項研究探索了學習英語與學習其他語言(如德語、西班牙語和法語)之間的情感和動機差異。研究發現,即使英語在全球擁有較高的地位和聲望,學習者在非英語課堂中反而報告了更高的學習愉悅度(FLE)。這項發現挑戰了我們對語言學習動機的傳統看法,揭示了學習環境和個人情感在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性。跟隨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項研究,了解更多有趣的發現和啟示吧! 學習愉悅(Foreign Language Enjoyment, FLE) 在語言學習的旅程中,我們常常會談論學習的挑戰和壓力,但你是否注意到學習過程中的愉悅感(FLE)呢?學習愉悅(Foreign Language Enjoyment, FLE)是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指的是學習者在外語課堂中感受到的快樂、滿足和成就感。這種情感不僅能增強學習動力,還能提升學習效果。 FLE的概念由Dewaele和MacIntyre在2014年首次提出,旨在捕捉語言學習過程中的正面情感。他們將FLE定義為一種複雜的情感,包含了挑戰和自我能力感的互動,這反映了人們在面對困難任務時追求成功的內在人性驅動。與瞬間的愉悅不同,FLE是一種更持久和深層次的滿足感。 研究顯示,FLE與學習者的語言水平、年齡、性別以及多語背景都有關聯。例如,熟悉多種語言、認為自己在外語學習中表現優秀且在課堂中位居前列的學習者,通常報告的FLE水平較高。此外,女性學習者報告的FLE水平通常也高於男性。 理解並提升FLE對於語言教師來說尤為重要。研究發現,教師的行為、課堂氛圍以及同儕互動都是影響FLE的重要因素。通過創造一個支持性和互動性強的學習環境,教師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FLE,進而促進更積極的學習體驗和成果。 學習愉悅不僅僅是學習過程中的一抹亮色,更是驅動我們持續學習和追求進步的重要力量。通過關注和培養FLE,我們可以讓語言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和充實。 研究 這項研究由Jean-Marc Dewaele和Kazuya Saito主導,旨在探討學習英語與其他語言(如德語、西班牙語和法語)之間的情感和動機差異。研究的具體方法如下: 研究對象 參與者為360名科威特一所英語系大學的學生,這些學生分別修讀英語、德語、西班牙語和法語課程。參與者的年齡平均為20歲,其中大多數為女性(280名女性,75名男性,5名未報告性別)。所有參與者的母語皆為阿拉伯語,且平均會說2.71種語言。 研究方法 資料收集 研究資料通過在線問卷在2019年第一學期內四次收集。問卷設計使用LimeSurvey平台,參與者在各自的語言課堂中完成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參與者的社會生物和語言背景,以及學習愉悅(FLE)、外語課堂焦慮(FLCA)和態度/動機的測量。 測量工具 資料分析 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LOTE學習者的學習愉悅高於英語學習者,但態度/動機較低,兩組學習者的外語課堂焦慮則無顯著差異。這些發現為語言學習中的情感和動機提供了新的視角,揭示了語言學習過程中的複雜性和多樣性。 Dewaele, J.-M., & Saito, K. (2024). Are enjoyment, anxiety and attitudes/motivation different in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classes compared to LOTE classe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

語言教學新趨勢:能力為基礎教學法的成功實踐

隨著全球語言教學的轉變,我們越來越重視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傳統的語法教學法已經逐漸被強調實際應用的能力為基礎的教學法取代。這樣的轉變對學生的口語能力有什麼影響呢?近期的一項研究揭示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項研究探討了不同教學方法對高中西班牙語、法語和漢語學生口語能力的影響。結果顯示,採用能力為基礎教學法的學生比使用傳統語法教學法的學生在口語能力上有更好的表現。具體來說,在口語聽說評估(AAPPL)中,能力為基礎教學法的學生平均得分為5.98(相當於中級中等水平),而傳統教學法的學生平均得分僅為4.25(初級高至中級低水平)。 這項研究涉及北卡羅來納州一所K-12獨立學校的三級高中學生,通過比較2014年和2018年的學生數據,以及教師和學生的訪談資料,深入分析了這種教學方法的效果。研究發現,不同語言的學生在口語能力上的表現也有所不同,學習西班牙語和法語的學生表現優於學習漢語的學生。 更重要的是,教師和學生都認為,能力為基礎的教學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能力,還增強了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自信心。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實際生活,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自信地用目標語言交流。 這項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支持教育界進行教學法的轉變。能力為基礎的教學法在提升學生語言能力、學習動機和自信心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是教育工作者和決策者值得參考和推廣的教學方法。 如何進行? 強調實際應用的能力為基礎的教學法(Proficiency-based Instruction)旨在提升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目標語言的能力。這種教學法與傳統的語法為主教學法不同,不僅僅注重語言形式和語法規則,而是注重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以下是這種教學法的一些關鍵特徵和具體實施方法: 1. 聚焦三種溝通模式 能力為基礎的教學法強調三種溝通模式,即解釋性溝通(Interpretive Communication)、人際溝通(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和展示性溝通(Presentational Communication)。 2. 使用真實資源 在課堂上使用目標語言的真實資源,如報紙文章、影片、音頻和互聯網資源等,幫助學生接觸和理解語言的真實用法。 3. 設定明確的能力目標 每個課程和課程單元都有明確的能力目標,這些目標通常以“能做”聲明(Can-Do Statements)的形式表達,讓學生了解自己需要達到的語言能力水平。 4. 提供大量語言互動機會 課堂活動設計應注重提供大量的語言互動機會,鼓勵學生用目標語言進行交流。例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模擬情境對話等。 5. 以任務為導向的學習 設計以任務為導向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完成特定任務的過程中使用目標語言。例如,模擬購物、訂票、餐廳點餐等情境,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練習語言。 6. 提供建設性反饋 教師應注重提供建設性的反饋,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進步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反饋應注重學生能做什麼,而不是僅僅強調錯誤。 7. 綜合評估方法 使用綜合評估方法,包括形成性評估(Formative Assessment)和總結性評估(Summative Assessment),以多種方式評估學生的語言能力。例如,口語測試、小組討論評估、書面作業等。 8. 強調語言文化的結合 將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結合,通過介紹和探討目標語言國家的文化、習俗和社會現象,使學生能夠在文化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言。 這些方法共同構成了一個以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為核心的教學體系,旨在提高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語言的能力,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自信心。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採用了混合方法設計(mixed methods design),以便全面探討能力為基礎教學法(proficiency-based instruction)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影響。具體的研究方法如下: 1. 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包括北卡羅來納州一所K-12獨立學校的三級高中學生。數據分別來自2014年和2018年,涵蓋西班牙語、法語和漢語課程的學生。此外,研究還包括該校的八位語言教師和十四名學生的訪談數據。 2. 研究設計 研究採用了收斂混合方法設計(convergent mixed methods design),同時收集和分析定量與定性數據。這種設計方式允許研究者從不同的數據來源獲取更全面的理解。 3. 定量數據 […]

解碼謊言: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utobiographical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揭示真相

本文旨在探討日常生活中如何偵測欺騙以及其背後的原因。研究主要應用了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utobiographical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aIAT),透過測量個體對於句子分類的反應時間,來評估兩個相對立的自傳式事件中哪一個是真實的。研究探討了「白色謊言」及其產生的原因,白色謊言被定義為社會性的謊言,在商業、法醫背景和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研究通過對20名參與者進行測試,發現aIAT能夠有效區分真實情況與白色謊言,同時也能辨別出真實的謊言動機和假造的動機。研究結果顯示,aIAT是一種可靠的技術,能在法醫和臨床設置中揭示與自傳式事件相關的事實性知識(Agosta et al., 2013)。 白色謊言是指在社交互動中為了避免傷害他人感情、維護和諧或出於禮貌而說的不完全真實的話。這些謊言通常被認為是無害的,或者甚至在某些情境下被視為必要的社交技巧。以下是一些白色謊言的例子: 此研究強調欺騙是人類交往中正常且必要的一部分,且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於各種原因進行白色謊言。研究指出,雖然大部分人認為白色謊言是輕微的、無害的,但它們背後的動機是關鍵,這些動機可能是為了避免尷尬或其他不愉快的情緒(De Paulo et al., 1996)。此外,研究通過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IAT)的應用,展示了如何準確檢測日常生活中的謊言及其原因,為理解人們為何說謊以及如何檢測謊言提供了新的視角。 總之,Agosta等人(2013)的研究表明,aIAT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工具,不僅能檢測日常生活中的白色謊言,還能識別出人們說謊的真實原因。這項研究為進一步探索欺騙背後的心理過程和動機提供了寶貴的見解,並在法醫評估等領域具有實際應用潛力。 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IAT) 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IAT)是一種心理測量工具,用於評估個體對於兩個相互矛盾的自傳式(即與個人經歷相關)事件中哪一個是真實的。這種測試基於隱性聯想測試(IAT)的原理,後者由Greenwald、McGhee和Schwartz於1998年開發,旨在檢測人們無意識中的偏見和態度。不同於原始的IAT,aIAT專門設計來探究與個人記憶相關的問題,尤其是那些可能不願意或不能夠直接報告的記憶。 aIAT的工作原理 aIAT要求受試者對一系列句子進行分類,這些句子代表了兩類自傳式事件——一真一假。測試包含幾個分類塊,其中包括單獨對真實與虛假句子進行分類的塊,以及將這些句子與始終為真或始終為假的控制類別句子結合在一起要求受試者分類的混合塊。測試的核心假設是,當一個自傳式事件與受試者的真實經歷相匹配時,他們在將這個事件與真實控制句子分到同一類時的反應時間會更短。反之,如果自傳式事件不是受試者的真實經歷,則他們在將這個事件與虛假控制句子分類到同一類時的反應時間會更短。 aIAT的應用 aIAT被廣泛用於心理學和法醫心理學研究,特別是在偵測欺騙、評估記憶真實性以及瞭解個體的隱性偏好和態度方面。透過aIAT,研究人員可以在不依賴受試者主觀報告的情況下,獲得關於其記憶和態度的重要信息。例如,aIAT已被用來識別受試者是否真實記得特定的事件(如犯罪活動),或者是否在某種情境下說謊。 aIAT的局限性 儘管aIAT提供了一種獨特的途徑來探索人類的隱性記憶和態度,但它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測試結果可能受到受試者當時情緒狀態、測試條件和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此外,aIAT的解釋需要謹慎,因為反應時間的差異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不僅僅是因為記憶的真實性。 總的來說,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是一種有力的工具,可以在不依賴於受試者自我報告的情況下,提供對其記憶和態度的深入洞察。然而,如同所有心理測量工具一樣,解讀其結果時需要考慮到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和可能的替代解釋。 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IAT)的實證研究 這項研究通過應用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IAT)來探討日常生活中的欺騙行為及其背後的原因。研究目的是驗證aIAT在區分真實情況與白色謊言之間的效能,以及識別謊言背後的真實動機。以下是研究的具體進行方法: 參與者 研究招募了20名健康的志願者,包括10名男性和10名女性,年齡範圍在23至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歲。所有參與者都具有正常或矯正到正常的視力,並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材料 在進行測試之前,參與者需要在預備的書面問卷中描述他們曾經告過的一個白色謊言及其對應的真實情況。他們被要求回報至少一個月前所說的白色謊言。例如,一名參與者可能會報告她對朋友說的一個謊言是看到某人獨自回家,而實際上她看到的是那人與另一個女性一起回家。 方法 自傳式隱性聯想測試(aIAT) aIAT包括幾個分類塊,其中包含單獨對真實和虛假句子進行分類的塊,以及將這些句子與始終為真或始終為假的控制類別句子結合在一起進行分類的混合塊。這些控制類別句子與測試時刻和地點的真實性有關,而自傳式事件句子則代表受試者報告的真實情況和白色謊言。 數據分析 使用D指數作為依賴變量,這是一個量化測試中兩個關鍵塊(即與真實事件相關的塊和與虛假事件相關的塊)反應時間差異的指標。D指數的計算方法是將兩個塊的平均反應時間相減,然後除以這兩個條件的標準偏差。 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aIAT能夠有效區分參與者報告的真實情況與白色謊言,並且能夠準確識別出謊言背後的真實動機和假造的動機。這項研究證明了aIAT作為一種工具,在理解和偵測日常生活中的欺騙行為及其原因方面的有效性。 透過這項研究,我們不僅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人們為何在日常生活中說謊,還能夠看到使用心理測量工具來揭示和分析這些行為背後的複雜動機和心理過程的可能性。

介紹UFW (The Uncomplicated Firewall) :Ubuntu下的簡單防火牆

UFW(Uncomplicated Firewall,簡單防火牆)是Ubuntu預設的防火牆配置工具。它旨在簡化iptables防火牆的配置過程,為用戶提供一種易於管理IPv4或IPv6基於主機的防火牆的友好方式。 UFW的主要特點: UFW入門 預設情況下,UFW是禁用的,以防止不小心阻斷網絡流量。要開始使用UFW,首先需要啟用它。 啟用UFW 在終端機提示符下輸入以下命令以啟用UFW: 配置UFW UFW允許添加簡單的規則,例如開啟或關閉端口,以及更複雜的配置,如允許特定主機或網絡的訪問。 開啟端口 例如,開啟SSH端口22,命令如下: 使用編號格式添加規則 為了更精確地控制,可以按編號添加規則: 關閉已開啟的端口 要拒絕訪問之前開啟的端口: 移除規則 要移除現有規則,使用: 高級配置 UFW還支持更複雜的規則,例如允許來自特定主機或網絡的訪問。 允許來自特定主機的訪問 例如,允許來自特定主機的SSH訪問: 要允許來自整個子網的訪問,將IP替換為子網表示法: 使用–dry-run測試規則 在應用新規則之前,可以使用–dry-run選項進行測試: 管理UFW 禁用UFW 要禁用UFW: 檢查防火牆狀態 要檢查UFW的當前狀態: 獲取更詳細的視圖: 或查看帶編號的規則: 小貼士 結論 UFW為用戶提供了一種不犧牲功能或靈活性的簡化防火牆管理方式。它是從初學者到高級用戶的絕佳工具。想要了解更多詳細信息,請參考UFW的手冊頁面。

Moodle vs. e-campus:哪個更適合英語寫作課的教師?

這篇文章[1]是關於在大學寫作課堂上使用一個免費的、開源的跨平台課程管理系統Moodle的應用。文章首先介紹了Moodle的基本安裝和主要功能,接著探討了Moodle的社會建構主義觀點。然後,文章詳細說明了與寫作教學相關的重要功能,並簡要解釋了中華大學為何選擇在現有的e-campus平台之外使用Moodle。最後,文章討論了英文寫作教師在選擇在課堂上使用Moodle時可能面臨的教學挑戰。該文章強調了Moodle如何提供一種將技術和網路技巧納入語言教學的方法,並支持語言學習中溝通技能的發展。 中華大學之前使用了一個專有的CMS叫做“e-campus”,但是對於英語寫作課程這樣小組教學的課程並不太適合。而Moodle則是一個免費且使用方便的CMS,能夠幫助英語寫作老師靈活地管理教材、方便地查閱學生的作業,還能在學生和老師之間促進同步和非同步的溝通(p. 3, 7, 11)。相較之下,“e-campus”更強調作業的評分,但沒有Moodle方便使用(p. 11)。綜合而言,Moodle對於小組教學的情況可能更適合。 e-campus是一款專有的課程管理系統(CMS),早在中國華僑大學就已經使用了多年(p. 7)。e-campus的最新版本比以前的版本好得多,但是對於口語和寫作相關課程的老師來說,這個系統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說,英文寫作課程被分成三個小組,由三個老師在同一時間進行授課,但是課程號卻是相同的,這給老師和學生都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和混淆(p. 7)。因此,Moodle成為了一個可行的選擇,特別是對於被劃分成小組的課程(p. 8)。 中華大學已經採用了自有的遠距教學平台“e-campus”,但它在口語和寫作相關課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當一門課程分成三個小組同時上課時,課程編號實際上是相同的,給老師和學生帶來了極大的不便。(p. 7, 8)。因此,Moodle成為當前一個可行的教學輔助選擇,特別是對於分組教學的課程來說。此外,Moodle也提供更多的用於寫作指導的特點(p. 1)。 Moodle是一個免費且開源的課程管理系統,透過它,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藉由文字線上交流,而這份文件聚焦於在大學寫作課堂上運用Moodle的情境。Moodle支援同步和非同步的計算機中介溝通,學生和教師之間可以使用諸如論壇、聊天、Wiki等工具進行多對多的交流(p. 8)。通過Moodle,教師可以與學生以及學生之間進行同步或非同步線上互動,並可以在不受地點和時間的限制下進行文章評定(p. 8)。所有的文字交流都可以保存在系統中,讓教師方便地追溯學生的學習情況(p. 8)。此外,Moodle還支援電子郵件功能,讓教師可以集體發送訊息(p. 8)。在Moodle中,教師可以發佈與學生互動的多媒體文件,例如影像、聲音、甚至影片(p. 8)。然而,在使用Moodle於寫作課堂時,教師可能會面臨一些技術問題和教學挑戰,例如軟體使用問題、電腦設備問題、以及錯誤處理問題(p. 9)。 這個文章的結論是Moodle是一個免費且易使用的課程管理系統,可以幫助英文寫作教師靈活管理和編輯他們的教材,輕鬆存取學生的作業,並顯著促進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同步和非同步溝通。Moodle也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實際的選擇,以補充他們現有的遠距教學系統。然而,Moodle並不是針對英語課程設計的,更不用說針對英語寫作課程設計了。對於高等教育機構的英語寫作教師來說,Moodle將是一個完美的教學工具,如果教師可以編輯一些可編輯的「評論庫(comment bank)」模組,教師可以輕鬆使用下拉選單給出「罐頭評論」。然而,如果英語教師在沒有IT專業人員的技術支持下安裝和使用Moodle,在其課堂中使用Moodle將面臨技術問題和教學挑戰。儘管如此,即使Moodle已經是一個有用的課程管理系統,英語教師還應有效地將其整合到寫作課堂中。

印尼耶穌升天節(Feast of the Ascension, Yesus Kristus/Kenaikan Isa Almasih)的宗教儀式與傳統

升天節[1]是一個基督教的節日,慶祝的是耶穌基督升天的日子。耶穌基督是基督教的創始人,他來到世界上,教導人們愛和關心彼此。他有很多追隨者,人們稱他們為門徒。 升天節發生在復活節之後,大約是在四十天後。在這一天,耶穌告訴他的門徒,他將返回到天堂,回到他的父親神的身邊。他告訴門徒們要繼續散播愛和福音,並且承諾將會派遣聖靈給他們,幫助他們完成這個任務。 升天節通常在教堂舉行特別的儀式來紀念這一天。人們會聚集在一起唱歌、祈禱和聆聽關於耶穌升天的故事。有些地方會有舉行遊行或者其他慶祝活動,人們可以一起慶祝和享受這個特別的節日。 對於基督徒來說,升天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提醒他們耶穌基督的教導和愛的力量。他們可以學習如何效法耶穌的行為,並且在自己的生活中傳遞愛和關懷給其他人。 升天節是一個全球性的基督教節日,因此在世界各地都有地方會慶祝這個節日。以下是一些慶祝升天節的地方: 這只是一些慶祝升天節的地方,實際上,在世界各地都有基督教社群會紀念這個節日。每個地方的慶祝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是為了紀念耶穌基督升天的重要時刻。 在印尼,升天節(Feast of the Ascension)被稱為”Kenaikan Yesus Kristus”,是基督教社群中的一個重要節日。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穆斯林國家之一,但也有大量的基督徒社群,他們會以各種方式慶祝這個節日。 在印尼,基督徒會在教堂舉行特別的宗教儀式,紀念耶穌基督升天的時刻。這些儀式包括唱詩、禱告、讀經和傳講。人們會穿著盛裝前往教堂,並在儀式中表達他們對耶穌的敬意和感謝之情。 除了教堂的儀式,印尼的基督徒社群也會舉行其他慶祝活動。例如,一些地方會舉行宗教遊行,人們會穿著傳統服裝和彩色衣物,並攜帶旗幟和標誌,以慶祝升天節。這些遊行常常吸引了許多人來觀看和參與,創造出歡樂和熱鬧的氛圍。 此外,印尼的基督徒家庭也會在升天節這一天舉辦家庭聚會和宴會。他們會一起享用特別的節日美食,分享快樂和祝福。 印尼的升天節慶祝方式可能會因地區和社群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但整體上,它是一個重要的宗教節日,基督徒們將以各種方式慶祝並紀念耶穌基督的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