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們與東南亞的貿易有季節性,隨著季風往返中國和東南亞。然而,有些地方如巴達維亞得花比較多時間,商人留在那邊的時間就會超過一季了。清朝的國防政策一開始禁止海上貿易,因為東南沿海和台灣都有一些反清復明的勢力。但利之所趨,大家還是偷偷地進行貿易,海上貿易是如此重要,特別是對於那些較富裕的省份,這是不可或缺的生計。 沿海省份在海禁政策下,許多和海上貿易的產業因此得裁員,人口成長加上土地貧瘠刺激勞動力急於輸出,同時中央政府又無法有經濟發展下的稅收,於是乾隆宣佈恢愎海上貿易,這才解決了這些東南沿海省份的問題。輸出的勞動力可能到東南亞採礦或從事農業生產。 於東南亞地區,華人移民、商人可以從三個地方獲得好處,他們分別是歐洲殖民港口、當地王國以及東南亞的稻米農業。華人只要滲透到這個貿易網絡,用現在的話講就是介入通路,與當地的統治者合作,不管是馬來亞的拉惹、暹邏國王或歐洲殖民者,使這些統治者有利可圖並支持外貿,華人就有機會獲利。 工業革命大大地改變了人類的歷史,這包含在東南亞的華人,更大規模地開採被建立,而趨使更多華人移民進入東南亞地區。英國人在海峽殖民地,建立了自由貿易區,由於關稅互信,荷蘭、西班牙和暹邏提供了吸引華商的誘因,亦加速了華人到東南亞地區的移民。 在新加坡,峇峇(原本來自漳州和泉州的閩南人)和其後代主導商業及社會上的事務,這些人是社會的上層階級,英國殖民者也認為這些人比起其它華人「更開化」。於是這些人,成了英國和後來的華人移民者的中間人了。新加坡不只是海峽殖民地的行政核心,它同時是一個華人移民的轉運站。由一群在上層的華人,透過契約,來控制新來的群欠債的華人。 東南亞的殖民系統(不論歐洲殖民、暹邏殖民或越南殖民)若沒有華人移民是沒有辦法建立的。中國東南沿海的居民是很樂意與外國人合作的,所謂的「國家」或「公民」壓根不是華人腦袋裡原本就有的概念。在東南亞各地,不論當地是否有政權,華人總是能在那邊活動並進行貿易。 讀完這一章後,我會用理解歐洲殖民的方式去理解暹邏殖民;但更值得讓人注意的是,除了「工業革命」在物質上影響人類之外,「現代國家」的概念也影響著人類,所幸這些思想上、精神上的影響,是我們能夠控制。
Tag: 語言學習
我讀《Early Colonial Empires and Chinese Migrant Communities》一
華人移民在東南亞擴展華人社群主要透過兩種途徑,一是依服在歐洲殖民勢力下,其它沒有被殖民的地方,則是由當地的王國協助。我先分享前半,也就是由華人和歐洲殖民者互動的部分,這包括馬六甲(Malacca)、馬尼拉(Manila)和巴達維亞(Batavia)。在歐洲殖民者進入東南亞地區前,東南亞的華人有兩種角色,中間人買辦的角色和自主管理的武裝政權。歐洲殖民勢力進入之後,華人是屬於第二階層的,低於歐洲殖民者,但高於當地土著。 馬六甲從葡萄牙人治理開始,先和甲必丹(Kaptian,聽起來有點像船長)開始交易,甲必丹是富有的商人,同時可以管理並受到他的社群的敬仰。荷蘭人進來後,甲必丹變成一種像長官的制度,這能夠在單一政權下維持多族群的社會,這樣的間接統治,只要和華人合作,不必同化華人。 馬尼拉,當時叫呂宋,西班牙人用大帆船,華人用小帆船,兩人在此交易絲綢、瓷器、白銀。西班牙在馬尼拉的政策是將不同文化的社群分而治之,大多數的殖民經濟也多是依這樣的方式。然而,只要華人願意成為天主教徒,就可以和當地同樣為天主教徒的女子結婚,也享有較高的權利。 在巴達維亞的荷蘭人則指派了華人最富有的商人作為甲必丹。歐洲人在東南亞建立勢力,主要因為想和中國進行貿易。在巴達維亞,透過福建經由廈門,許多華人商品進來,而後連日常用品甚至市容都有中國風。華人勢力逐漸蔓延。 害怕華人的勢力越來越擴張,歐洲人進行了無數次的屠殺,不過在這之前也發生過由華人發起的殺戮,所以或許這是歐洲人先發制人的行動,因為倘若華人勢力過強,先殺了歐洲人,那歐洲人就什麼都沒了。對歐洲人而言,這是相當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歐洲人需要華人,一方面又怕華人反撲。如果華人會反撲,那絕對是來自窮困的苦力,其它富有,作為中間人買辦的華人則寧可長久維持這樣的結構,他們經營賭場、酒、妓女、毒品,這也是華人很容易可以和幫派連結的原因之一。 東南亞的華人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客家人開埠,廣府人旺埠,潮福人占埠」,福建人可以和當地人通婚,生下來的小孩在馬來西亞有土生華人(Paranakan),在馬六甲、檳城、新加坡有有峇峇(Baba),在菲律賓有麥士蒂索人(Mestizo,中南美洲土著與西班牙人的混血兒,也如此稱呼),文化上、血緣上、制度上,福建人都可以像變色龍一樣。
我讀《Early Colonial Empires and Chinese Migrant Communities》二
在大航海時代,歐洲人來到東南亞,殖民了巴達維亞、馬尼拉、馬六甲等地,但仍有一些地方由原本的王國所治理。在這些地方,華人是中間人買辦、城市建立者,也是賦稅的來源,許多地曲如暹邏、越南、柬埔寨、老撾和緬甸還給華人特許的場地去進行貿易。當地的統治者既有來自中國外匯的收入,有來自當地人民的稅收。日本是個較特殊的地方,不過基本上,相較於歐洲人,日本人比較歡迎華人。 中國和暹邏的貿易十三世紀就開始了,到了十八紀紀,甚至有福建人成為負責暹邏外貿的官方部長。暹邏君主的統治體系有點類似歐洲所盛行的殖民政權,這強化了節基(Chakri)政權對當地人的控制。節基政權擴大稅收來源,也解放勞力成為受薪的自由人。暹邏人仍為暹邏人,對於華人也沒有特別的處置。華人可以同時保有中華文化又展現泰國習俗。雙文化和雙語的特質一直是這些華人和中泰混血的資產之一。族群分別的概念都是來自歐洲人的。 越南是另一個華人常常前往的地方,可能因為經濟或政治因素。許多富裕的華人移民不願同化的通常會回中國討新娘。在日本的長崎也有華人商人的活動,德川幕府對這些華人商人高度控制,華人學習存活不易。日本人對外國的影響抱持的懷疑的態度,同時德川幕府不需要由外國中間人買辦來作為稅收的來源。 不同於上述地方,有當地政權和華人商人的互動。婆羅洲有一群來自廣東的華人(多為客家人)建立了獨立的華人政權。婆羅洲的原住民是達雅族(Dayak),和客家人有戰爭也有通婚的複雜關係。擁有亭主、爐主等領導人和公司、秘密社會等組織。
我讀《Maritime Expansion and Chinese Migration》
華人移民的歷史由來以久,從明朝、清朝就開始,使中國有經濟、社會等方面的改變。從明朝開始,鄭和下西洋,除了將中國以外的地方納入藩屬後,更重要的還有貿易路線的知識和海外市場的開拓。中國對外的貿易主要因為對白銀的需求。由於以白銀作為市場流通貨幣,這使得中國政府無法控制其流通的數量,同時加深中國對外貿的依賴,這使得貿易發展逐漸脫離政府掌控。 東南亞地區的王國統治者,大多透過海上貿易來獲利,因此這些統治者,喜歡外來的商人,因為他們害怕來自本地有錢菁英的挑戰,而且外來的商品有比較新加,很容易獲利。華人在這時候就成了東南亞地區的王國與明朝貿易的中間人了。華人也因此在歐洲人到達東南亞前就提前卡位了。 華人除了貿易上的移民外,移民還成為中國家庭求生存的策略之一。由於中國引進來自「新世界」的糧食作物如蕃薯、花生,人口激增,農民與土地和當地市場的連結就更緊密。人們透過「旅居」(sojourning)的方式,暫時離開家但連早會回到家鄉,以求生存;時至1850年代,旅居的人數仍少於以勞力作為出口的人數。 華人家庭結構有對於華人移民有兩個作用,第一提供物質及心靈上的支持,第二鼓勵他們從最底層幹起,因為這是所有移民者都會經歷的寒徹骨。並非所有移民者都僅僅為了生存,也有遊走於各國之間,尋找投資和利益的商人。移民的原因除了自然災害、戰爭、政府迫害外,土地人口壓力也是原因。 中國嶺南和東南沿海地區有這樣過渡的進程:從離開鄉村到城市工作,著成為售貨員、店長到區域甚至跨區域的買賣。另外,透過高度的凝聚力,透過相同方言或親屬關係形成安全網絡、彼此互利、商業合作。 華人透過海上貿易的擴展和移民,使你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都看到華人的存在。隨著時代推進,上世紀7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大陸分別出現兩次移民熱潮,如今的移民主體不再是知識分子或技術工人,而是富人;他們帶走了在中國國內賺取的大筆財富;轉換國籍後,子女留在國外,富人回頭繼續把中國作為掙錢發財的主場,有人說這是第三波移民潮。移民很有意思,對個人而言可以有新的生活、新的環境,所以我想移民不再是以往那般充滿悲情,只為了生活的移民,而是因應全球化的發展,人們來往於各國之間沒有阻礙,到處可以定居、生活才是。
2010台北花博攻略(下)
若你要決定到大佳河濱公園區,你在美術館附近的接駁站搭乘到大佳西或大佳東兩個接駁站;若你決定往新生公園區,你可以穿越迎客坊附近的花之隨道到新生公園區,也可以搭園區內接駁車到新生接駁站。大佳河濱公園區和新生公園區有什麼值得參觀的呢? 大佳河濱公園區有一個蟲蟲巨蛋,我看了3D模擬圖後,覺得滿醜的,裡面一樣是劇場演出。另外有生態劇場、大佳碼頭、藍色公路和嘉年華大道。我建議你大佳東接駁站或G5大佳出入口進去。一樣會先看到大地花海: 大地花海→行動巨蛋→兒童探索區→親子休憩區→生態劇場(希望噴泉)→蔬果饗宴區→台灣文化植物區→花圃競賽區 這樣走也差不多走到新生公園區了,從新生接駁站開始,會經過: 花茶殿→閩式庭園→台灣美食區→未來館→天使生活館→夢想館→養生館→怡情園→花夢廣場 若依照以上行程,你可能會遺漏林下花圃花海區和迷宮花園,你可以自行針酌要不要去。幾個值得去的展館摘要如下: 花茶殿: 花茶殿是改建的古厝,為中國傳統四合院閩式風格建築,格局嚴謹、雕刻典雅,至今已擁有超過200年的歷史。內部則展示傳統文物,還可以品茗。 未來館: 未來館秀出了人類、環境與植物的關係,發揮本體綠建築的功能,以運用綠色科技及人性化環境的空間,用生態棲息地的手法,展現教育與遊憩兼具的展覽型溫室。 天使生活館: 「天使生活館」以藝術結合科技與人文,館內展演空間與擺設處處充滿驚喜,例如:運用挑高建築展現空間層次的「藝術門廳」,為國際視覺藝術展演、交流的絕佳場合。還可以看到「生活智慧中心」與「生活藝術品」的品牌交流、發表以及表演藝術。 夢想館: 展現臺灣尖端科技的數位互動展館。這裡有很多人和科技互動的新玩意兒,你可以在這邊遊戲,我覺得這是會吸引最多人潮的展館之一。有一個我覺得很有趣,你走過去會把你的影子投影出來,然後會跑出翅膀、觸角,自己的影子就變成昆蟲。這個我在上海的法國館有看到過,很有趣。 養生館: 養生館是原本的小白宮,都是一些養生、藥用植物。 我很認真地瀏覽了一下台北花博的展館、展區後,這還不包括每天可能替換的表演,我覺得台北花博相當豐富,我已經準備好要去一探究竟了。想去的人請約我,哈哈哈!
2010台北花博攻略(上
很多熱心網友為了上海世博寫了攻略,讓不住在上海的朋友透過攻略可以很容易地遊覽世博,雖然現在台北花博還沒開始,我也試圖寫個攻略,或許可以讓大家對花博有多一些些興趣。 台北花博設有四線免費接駁車,不過我想搭捷運還是比較方便的,因此此攻略就從捷運圓山站開始,因為這不需要轉乘,一出站口沿著指標就可以走到花博會場入口了。捷運圓山站有兩個鄰近入口,我會從最近的G1圓山出入口進去。有鑑於參觀世博的經驗,我認為應當先規劃好路線,利用最有效率的方式走過一次花博園區,也順便留下一些展館相關資訊,我想台北花博不至於會有像上海世博那般有大排長龍的情況,每一個展館,大概都值得參觀個一到兩個小時,所以若要一天看完花博,我想是不太可能的。若只有一天時間,我想你可以針酌哪些館是一定要去的,或者就減少在每個館逗留的時間。 台北花博分有四個區:圓山公園區、美術公園區、新生公園區和大佳河濱公園區。 從圓山出入口進去之後: 爭艷館→七道彩虹→流行館(遠東環生方舟)→國外花卉特展區 爭艷館: 會有花卉界之奧林匹克「國際室內花卉競賽」,裡面展示著九項主題特展,包括「觀花植物特展」,以中秋為主題,融合花、月、影、聲、舞;「花姿秋色特展」,融入文學意境,展示中式、日式、法式、英式詩情意涵;「年宵花特展」,以中華花藝表現年節、元宵主題,呈現新春吉祥、喜慶的熱鬧與繁華;「舒活、樂活特展」,營造「禪、風水」,與玄學連結,舒解壓力,灌注美學能量。 流行館: 「流行館」以竹編為建築主結構體,並採用回收環保建材PET寶特磚做為建物外觀,由內而外皆具備環保概念,成為一座真正符合環保概念的綠建築,同時結合環保與時尚概念。「流行館」在夜間有特殊的燈光效果,PET Crystal水晶牆如同一艘發光的方舟,十分亮眼,晚上到這個地方,一定也會有不同體驗。 接著穿越地景花海後: 地景花海→名人館→真相館→文化館 名人館: 小鄧迷不能錯過!名人會有以享譽國內、外的音樂仙子鄧麗君小姐做為代表人物,魅力行銷臺灣。裡面還有設置新奇有趣的「封面人物」影像合成裝置,讓參觀民眾即時拍下照片,躍升花博虛擬「名人誌」封面人物!這雖然是個不起眼的裝置,不過我參觀世博時,這些小玩意可是很多人排隊來玩。 真相館: 真相館是3D劇院,讓你能從「面對環境真相」與「如何解決問題」二面向切入,深入瞭解進而關懷生態環境。這3D劇院為大尺寸IMAX螢幕,民眾只要戴上3D眼鏡,即可享有3D感受。我非常期待這個電影。 文化館: 文化館可以看到閩南、粵東建築,是「梨園藝宴」的大宅門,有著老房子的新生命。這裡有很多表演節目,有戲曲、音樂、舞蹈、陣頭、雜技功夫等交匯出684場瑰麗多元的表演盛宴,愛看表演的人不能錯過。目前以知有《牡丹花神》和《花神醮》兩齣為花博量身打造的戲劇。此外,還有花碗盤、紙雕、果雕等。 以上是圓山公園區你能看到的展館,接著穿越文化館旁邊的行人地下道,可以到美術公園區: 故事館→美術館→風味館→舞蝶館 故事館: 園區內唯一的一棟古蹟,也是台灣唯一的英國都鐸式建築。(現有) 美術館: 一系列「大自然與花卉」美術展出與競賽活動。(現有) 風味館: 買花博紀念品的地方,如果你不打算買一堆有的沒的紀念品,大可跳過這個地方。不過可以買些紀念品送給沒來過的朋友。 舞蝶館: 為大型藝文表演場地,所以只要看好表演時間再過來就可以了! 你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參觀以上四個場館,畢竟前故事館和美術館是本來就存在的,而風味館是販售紀念品,舞蝶館若沒有表演,過來也是沒什麼好看的。不過接著你得做判斷,往新生公園區或大佳河濱公園區。點此繼續看新生公園區和大佳河濱公園區。
《非常完美》的《命中註定》Sophie&’s Revenge VS บังเอิญ รักไม่สิ้นสุด As it happens
《非常完美》是中國大陸生產的電影,《命中註定》是泰國生產的電影,戀愛的過程或許不是那麼完美,但似乎都有種命中註定的感覺,就是結局都得在一起的樣子。下面分享心得: 《非常完美》英譯是Sophine's Revenge,蘇菲的報復。女主角蘇菲因為男朋友移情別戀,於是想要把他搶回來之後,再甩了他;《命中註定》男女主角在登山的巧遇,當下並沒有認識彼此,之後再不同時間、空間卻又突然相遇,真不知道是緣份或巧合。經歷一番波折兩個電影裡頭的女主角都找到了真愛。此兩部電影相同在於都站在女主角的角度,或許這和男女人口失衡有關。據新聞報導,商業化程度越高的地方,男女人口失衡越研究。以中國大陸來說,100個女生會有117個男生,所以男生追女生,女生就挑男生,挑來挑去,乾脆就不結婚了!一個不結婚,兩個不結婚,本來就缺女生,現在又不結婚,女生就更缺了,造就了一堆「剩男剩女。於是男生要去娶外藉新娘,甚至搞同性戀。嘖嘖嘖…我還看過一則說未來女性可以不需要男性就能夠生小孩,延續生命。如果世界只剩下女生沒有男生,那會是怎麼樣的景象呢? 我覺得這兩部電影滿有意思的。其中《非常完美》有韓國影星蘇志燮、范冰冰、林心如、何潤東等;《命中註定》的男女主角都是新面孔,以前沒見過的。
華人版的Couch Surfing:ihaoke我好客
上一週在台中火車站前的諾貝爾書局看到雜誌介紹才知道這個網站,我想這個網站有資格被稱為「華人版的Couch Surfing」。眾所皆知,Couch Surfing是讓大家在出外旅遊時,有一個投宿的地方,除了減少住宿費用的支出,也認識當地朋友,能夠對當地有更深入的體驗。Couch Surfing也有中文版,但不知為何,ihaoke有較多的台灣人註冊。 我只有兩次沙發衝浪 (Couch Surfing)的經驗,在沙發衝浪界還算是個新手,一次擔任主人、一次擔任訪客。擔任主人那一次,我帶一個美國人到陽明山軍艦登山、踏青;擔任客人那一次,是在韓國釜山,住在一個加拿大人的家裡。 沙發衝浪,「英語」是主要的溝通語言,我認為以國中或高中畢業的英語程度大概都能應付所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對話了。昨天,擔任任安全士官,副連長一時興起要我以英語去向營戰情通報要開通信庫房,我想了想,中文是「營部連安全請示開通庫」,整句的文眼是「請示」, 所以我直覺得翻譯是"asking for opening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storeroom." ,雖然不準確,但我想應該也可以猜出那是要開通信庫房的請求。反正,就是亂講一通嘛!不然就比手劃腳的body language也是可以表達的。 以前,住在學生宿舍,無法任意接客人;現在回到南投魚池,住在家裡,鄰近日月潭、埔里等著名景點,有更好的機會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也能夠把魚池鄉的特產、景點介紹給大家,歡迎大家透過Couch Surfing或ihaoke來我家住宿,或者讓我為你導覽日月潭。這是我的Couch Surfing和我的ihaoke,歡迎你到我家玩。 下面是擔任主人和擔任訪客認識的朋友:
十月奏鳴曲 รักที่รอคอย October Sonata
《十月奏鳴曲》有點像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都是大時代下的小人物,許多看似和政治、國家體制無關的感人故事,卻因為政治、國家體制也造成的悲劇。泰國政府在一九七○年代到一九八○年代,掃盪共產主義者,兩人因此無法在約定的時間、地點見面。片中的男主角拉維,長得有點像丁春誠;女主角幸珍則演過悲戀三人行,我覺得這是滿感人的愛情電影,和大家分享: 「愛情」的力量很大,幸珍為了拉維半工半讀上夜校,學泰文。幸珍本來就會泰語(嘴巴會說),但讀不懂泰文、不會寫泰文,「聽、說、讀、寫」中,只能「聽、說」無法「讀、寫」,因為拉維留了一封信給幸珍,幸珍為了讀懂這封信,她去上了夜間學校。泰文相較於華文,我認為是比較容易學習的,泰文為拼音文字(事實上,全世界還被使用的語言只有漢字是不是拼音文字,因為我們已經學會全世界最難的文字之一了),所以沒受過教育的幸珍可以「聽、說」,「讀、寫」的學習則建立在「聽、說」的基礎之上,很快就能上手。 學會「讀、寫」可以說是開啟思想重要的一步,拉維曾經對幸珍說過「每個人的價值都是一樣的,不管在戲劇裡他飾演的是好人或壞人」,然而,真正讓幸珍體會到這涵意,還是幸珍從書本上學到「人生而平等」的價值。 我喜歡這電影除了感人的愛情故事外,還揉雜著泰國人民識字率不高或共產主義的社會氛圍。當然,這些都是過去的泰國了。特別是曼谷,已經華麗地轉身,成為泰國第一女主角了! 看看噗友的回應,或許你會對此電影更有興趣:
Sun Moon Lake Surrounding Bus Stops Mapping
Sun Moon Lake is a beautiful place. Although it's not a big place, you still need some trafiic tools. Bicycle and shuttle boat is one choice to travel SML, and Lake-sourrunding Bus is another choice. According to official announcement, you can get on the bus on the route anywhere, anytime, as long as you wav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