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設計

Pai:旅人心中的聖地

今天早上睡到十點多才起床。我們在家裡吃過一點點早餐,收拾行李就往Pai出發了!Pai在lonely planet上的敘述是「所有旅人的聖地」。到車站前,我們先到一家蛋糕店買了許多中各式各樣蛋糕作為明天的早餐。 從清邁到Pai(下面我就用「拜」來稱Pai)的路程需要三個小時,而且走得是山路,彎彎曲曲非常驚險。一路上都在睡覺,睡到「拜」。mini bus帶我們招待我們住所主人開的渡假村,再由服務生送我們到主人家。這個地方連廁所都非常漂亮,好像一個漂亮的迷宮,用石頭舖滿作為地板,即便水淋下來,也不會因積水而把腳浸在水裡或滑倒,是相當聰明的設計。 主人的管家開車送我們到「拜」鎮上去租機車,以方便我們在拜的旅行。租車後吃晚餐,Zue還買了雲南耙耙,一片只要十銖,非常好吃。晚餐是當地食物,不過Zue、Vee、Bang和Pipe說,這都是迎合外國人的口味了!並非那麼當地。 晚上就在鎮上的夜市走來走去。買了很像裙子的褲子、圍巾,還吃了許多第一次吃到的東西。也見到許多Kassetsar Uni的同學,似乎大家不約而同地都在這個時候到了拜。回到主人家,洗過澡,我們和主人聊天。我不會聊天,更甭提說聽泰語,所以我只能假裝專心地聽主人說話。當管家開始忙東忙西的時候,我就加入管家去幫忙。晚上管家作莊,開賭局,有人覺得管家有作弊。不過小賭怡情,何況管家為我們做了那麼多事,就當是是管家為我們上一堂不要賭博的課。

南韓:許多國家的綜合體

昨天晚上在旅舍遇到一個台灣大學到韓國蒲項大學交換學生的同學,今天早上又遇到台灣某高中的物理老師,滿有趣的。今天早上雨有點大,我在交誼廳看行程因應雨勢,這物理老師見狀就問我懂不懂中文,哈哈哈。我是chinese from taiwan當然懂中文,而且自認中文造詣很高呢!聊了一會兒,得知景福宮早上十點有中文導覽,我馬上就出門了,儘管雨一直下。 幸虧這雨下不大、不久,我也很快就到景福宮參加中文導覽。韓國政府對國民和外藉人士的歷史教育真是不遺餘力,觀光景點有各國語言的導覽員在不同時間展開導覽,若事先預約還能有更好的待遇。我沒有預約,時間一到,我就在meeting point等導覽員。參考華人海外旅遊的習慣,鮮少有華人(說中文的華人)會參與行程的,所以儘管一天有三個場次,我估計,導覽員真正在導覽的場次一天有一場應該就算多了。我還是在那邊等導覽員導覽,只有我一個人,整場導覽就是我和導覽員一對一的教學,真是vip的對待。 因為有中文導覽,我相當認識景福宮。景福宮應用什麼設計、為什麼如此設計、原理,也學了些歷史。讀萬卷書也沒讀到這些東西,雖然沒有行千里路,不過身歷其境的學習比課堂的想像來得富豐並實際多了。景福宮和中國古代的皇宮佈局差不多,一層一層進去。走到太后的寢宮時,我還問了個蠢問題,太后的老公住哪裡?我想這個蠢問題就讓它留在這裡,說不定有人跟我一樣。問答完,導覽員和我都哈哈大笑。 適逢南韓生日六十歲,許多博物館免費開放。不過星期一只有民俗博物館開放,我也只能到那邊參訪。語音導覽器還滿不錯的,是會自動偵測你走到哪裡,給你適時地導覽,不過這個不太敏感,很多地方都無法聽到。 中午就直接在景福宮對面吃麵,正好在上演中韓棒球賽。在那個麵館,我遇到了個來自老家在上海,就讀四川大學在釜山參加summer program的學生。我們下午就一起走到大學路、明洞、南大門。走走逛逛,聊聊天。這個人叫羅文,羅文的爺爺是過去國民黨員,因此影響他許多對台灣事物的渴望或好奇。羅文喜歡鄧麗君,而且想來台灣,我勸他不要急,再等一等,等簽證的期限再久一點,等不需要押金,等真正直航有點理的機票價格。他向外國人描述中國時稱:「中國有兩個,一個是紅色的中國,一個是藍色的中國。」我相當同意這句話,我以後也會如此向別人介紹。大陸學生的教育並非許多人想像的僵化、一致的思想,在比較好的學校,獨立思考許多人擁有的能力。反倒是台灣,隨著媒體、政治人物起舞,缺乏獨立思考的人才更是不知道該如何和他們應對。台灣許多人認為大陸人是威脅,但對整個社會而言,又何嘗不是進步、提升競爭力的動力。「多角度看問題。」 接近晚上的時候,和羅文道別,與金明勇去南山公園搭纜車由高往下看整個首爾市。南山不高,佔地也不大,感覺是平地中突起的一座丘。許多情侶會拿鎖頭到山上,寫下愛的見證然後鎖上去,我在橫濱也看過這樣的鬼東西。 晚上,我們和金明勇的朋友一起吃飯。這個燒肉叫bulgogi,將肥肉烤過之後,放到生菜上,和醬料裹在一起吃,就像烤鴨和麵皮一樣。韓國的披薩、泡菜…等,林林總總,四萬二千韓圜。之後,到一間bar,這個bar所在的地方有點像蘭桂坊,而在南韓這個地方叫itaewon,梨泰院。原本以為cream soda是一種把奶油加在蘇打水上的飲料,後來才知道,就是一種dad's的飲料,挺好喝的。 在南韓經歷的一切讓我想再次造訪南韓,也因為還有許多地方是沒有去過的,例如冬季戀歌、大長今和藍色生死戀拍攝的地點。明天就回台灣。有點不捨,也有點覺得要回到現實的感覺。晚安哩。

教育傳播科技:web2.0

第一次聽到web2.0一詞是在開社員大會的時候。社員當中,有人在被分配到必須獨自完成社團網頁,而開始擔心。電機研究所的學長就回應:「唉呀! 現在己經是web2.0的時代了,用部落格就可以做社團網頁了!」當下大致可以猜想web2.0的概念是每個人都可以很容易自己設計自己的網頁。聽完學姊 的報告後,web2.0的概念摘要有二:一、是由所有使用者共同發展創造;二、對所有使用者收取最低廉或免費的費用(輕用戶端)。 從國中開 始使用互聯網開始,我常常搜集許多網頁素材和語法,探索做網頁的樂趣。到了大學之後,並沒有意識到部落格的發展,竟然可以作為是web1.0和 web2.0的分野,只是覺得現在要做一個個人網站相當容易,有固定的模組,只要加上一點點自己的設計、圖案、音樂,就能夠有自己的個人網站了。 我 曾經去過南投縣信義鄉的達瑪巒原住民重生協會協助,主要工作就是做出一個協會的網站,而後能夠招來觀光人潮。在前往該協會前,我以web1.0那樣,一步 一腳印的方式,做出了網頁,也為其找到了空間;但到了那邊之後,發現這樣的網站無法時常更新,我若離開之後,這個網站就沒有人能夠常常更新,於是我建議他 們使用部落格的形式來做協會網站的界面,一來有文字可以呈現,二來有相簿可以分享。 上學期去訪問四方報,一份在台灣為在台越人發聲的報紙, 碰巧也是以部落格的形式作為該組織的傳播媒介。內容的確豐富,也具時效性並時常更新。但這又產生了另一種問題:由於很容易增加目錄,所以內容既多又雜亂, 若沒有好的分類,對受聽眾而言相當吃力。雖然每個人都能夠輕易設計自己的網站,但同時應該考慮受聽眾的想法,如此才能讓自己的網站成為點閱率高的網站。 隨 著web2.0的開啟,會製作個人網站的人變得不再那麼炙手可熱,這也相當程度的告訴我們網路影響現代生活之大,因為每個人都可以製做自己的個人網站,也 必需製做自己的個人網站,因為這將是別人從網路上認識你的一個很快的途徑。我大概是個互聯網成癮者,每天都必需使用電腦,並且時常確認信件。然而,很長一 段時間沒有使用網路的時候,似乎對生活也不必然產生重大的影響,這時候,互聯網似乎又不是一個必要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