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直接

給華語老師的泰語文法結構入門:華語的「和」和泰語的และ的漢泰對比分析

 華語中的連詞「和」早在古白話中就開始使用,但它通常只於連接名詞,即在並列的名詞之間起一種連接作用,受外語(英語、俄語和德語)的影響後,「和」的使用範圍擴大了,也可以連接動詞和形容詞,甚至其位置也受外語(英語、俄語和德語)影響,在並列的多項中,「和」一般都位於最後的兩項之間。華語中的「和」和泰語中的และ在這一方面,其功能和用法是一致的。   然而,華語中的「和」和泰語中的และ也有以下差異。兩者都可以以動詞和形容詞作為謂語,但「和」連接這些成分時有一定的限制條件,และ卻相對自由。   泰:ใกล้บ้านของฉันใหญ่และสวยงาม 華:我家附近的那所大學又大又漂亮。   這時候,華語中就不是用「和」連接「大」和「漂亮」這兩個形容詞,而是用「又…又…」連接。   泰語的และ可以連接兩個支配同一主語的動詞性成分,但華語的連動式卻鮮用「和」來連接。所謂連動式是指兩個動詞性成分所包含的動作是前後相繼,有時間上前後繼承關係的。甚至不平等的動詞性成分,และ也可以作為連接。   泰:นักเรียนยืนขึ้นและพูดอรุณสวัสดิ์คุณครู 華:學生們站起來說「老師早」。   泰:รถติด(待完成) 華:塞車已經將近一個小時了。   這兩句中的และ都連接了兩個動詞,但在華語中卻不會用「和」連結。   最後,และ可以連接兩個並列的否定性成分,包括動詞、形容詞、副詞,「和」卻無此功能。   泰:แฟนของเขาไม่อ้วนและไม่ผอม 華:他的愛人不胖也不瘦。   泰語用และ連結了「不胖」和「不瘦」,但華語卻不是用「和」連接,而是「也」。   華語的「和」的幾乎是可以直接對譯於泰語และ,然而在許多泰語使用และ的地方,無法直接譯為「和」,泰語的และ分布比華語的「和」更廣。對於泰語母語人士而言,除了學習「和」之外,也必須學習「又…又…」和「也」及其相關應用。 參考資料: 刁晏斌. (1999). 初期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臺北: 洪葉文化. 朱俊玄. (2007). 漢語“和”與泰語และ的比較.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 (5), 87-92.

讓服務回歸到服務(亮軒(馬國光))

川普曾經是「服務」業的大享,昨天破產了。但是慈濟、佛光山、創世基金會不會破產,因為這些團體持續「服務」。「服務」這個詞常常被使用,己經不再精確,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牆上毛澤東寫著「為人民服務」,然而中共政權卻殘害著人民。民意代表的「服務」處,政客不只「服務」有更多不入流的事在服務處被揭發。許多詞,如「愛台灣」,開始產生自己的定義。「服務」原先是代表奉獻,但越來越多人去定義「服務」,服務的定義越來越複雜了。下面文章內容來自馬國光(亮軒)的演講,其個人部落格在請點擊http://blog.roodo.com/kkma/ 有一期牛頓雜誌介紹了五個人物的傳記:福特、喬治伊世曼、香奈兒、新力的勝田昌夫和比爾蓋茲。亮軒(馬國光)認為這五個人有一個共同特色,這五個人都服務於最大多數的人。福特尚未發明汽車之前,馬車、黃包車非常講究,福特汽車當初的動機是人人家中都有不用養馬的馬車,就是要讓每個人都有一部車。服務於最大多數的人,顯然產品價格無法太高,否則就沒有人會來買了。 喬治伊世曼是照片底片,成長的時代照相是相當奢恀的行為,每個人照相必定要盛裝打扮。喬治伊世曼當時羨慕能夠照相的人,因為當時照相很花錢,他對自己說:「我以後有一天一定要讓世界上的人都照得起照片。」後來喬治伊世曼發明了彩色底片,因為想要服務最大多數的人。 香奈兒這個女人小時候也很窮,看到法國的上流社會,也是相當羨慕。香奈兒想的是,用廉價的方式,讓每個女人都漂亮起來;三、四十年前,電台的波長只有長、中、短三個波長頻率,因為一個地區無法設立太多電台。過去,廣播是公共活動,沒有個人收音機,無法隨時隨地地聽,聽自己想的電台。有鑑於此,勝田昭夫希望讓所有人都聽到自己想聽的電台,就出現我們現在所用的walkman,塞進去就可以自己聽了。於是也發現物理微波,使許多電台可以在不同波長頻率下,同時架立電台,也因為微波的發現讓物理研究更進步。 比爾蓋茲放棄了百分之九十五的財產,只留二十億,自己使用。這種襟懷是相當了不起的。 在台灣辦學校的人基於兩個要素:一、有能力辦學校所以要辦學校;二、辦學校能夠賺錢於是台灣增加很多學校。大家都想自已辦學校,實力就分散了。教育是非常昂貴的投資,你不知道要培養幾千幾萬個學生,才有一個諾貝爾獎、有一個思想家。現在學校一間一間倒閉了,亮軒先生說:「活該」。我們應該秉持一種做好事不必在我的襟懷。學校真得需要那麼多嗎?把錢直接捐給學校是不是更有效益? 星雲法師靠炒地皮賺了很多錢,是第一個提出「佛教企業化」口號的人,炒地皮炒到世界各地。但他不是川普,不會開賭場,而是開廟,但有許多房間,能夠供應給旅人,也是為「最多數的人服務」。佛光山不會倒,儘管星雲的募款能力大概只有慈濟的四分之一。但若我想要「服務」的話,我也可以委託給星雲法師。我自己不服務了,可以讓星雲來服務。 居里夫人發現了鐳,其知道早就知道發射線對身體不好,得到兩次諾貝爾獎,不斷從碳提煉出鐳。只要有一公克的鐳可以讓醫院使用一萬年的放射線。居里夫人說:「我只是發現者,我不是創造者」於是放棄鐳的專利。服務的目標放遠,服務於眾生。志向若能對眾生,眾生對其回報也相當大。你可以說比爾蓋茲雖然服務大眾,但是壟斷市場,不是個好東西。不過仔細想想,我們只付出一點點錢,卻可以得到全世界的資訊,這又何嘗不是比爾蓋茲想要服務大多數的願意? 楊致遠和其它三個年輕人當時搞出了雅虎這個品牌時,想當熱烈地討論要不要收費?不收費才能發展得快,只靠廣告費維持生存,最純粹的service。在世界經濟崩落時 ,馬來西亞沒有跟著崩落,反而在這一波經濟海嘯,可以幸免於難。大家說,因為他以農立國。弄爆米花的也是一技之長,能夠養活自己,就靠弄爆米花就可以了。個人也可以以農立國,以自己的專長來求生存。我們可以有多錢,但自己的那塊地要自己去耕。 朱邦復設計電腦的中文系統「倚天」,只用兩百萬台幣就賣給華碩。許多人替朱邦復打抱不平。對他而言,兩百萬和二十億沒有差別。曾有一次朱邦復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說,自己沒有太多物質慾望,只夢想「我現在有一個目標,我希望大陸上十幾億的人可以用電腦。」其野心就是讓這些人都可以用電腦。跟電腦說話,就可以讓電腦做任何事。如何克服價格的問題 :設計如手錶大小的發明,只要跟錶說話就可以了和主機溝通。大陸方言眾多如何克服:讓錶學會主人的口音,能夠預測主人表達的意思。 熱衷於「服務」的人勢必對學習相當認真。王貫英靠撿破爛和省吃儉用買書送學校,甚至蓋了王貫英圖書館,其精神可嘉,不過頂多只是個現代的武訓。方法不對,沒有效率,一毛錢、一毛錢的省來辦學。黃冠英或武訓吃虧在沒讀過書。服務應該要好學、好奇。好學所以能夠擁有知識,能夠創新,用最有效率的方法來利益眾生;好奇不一定好學,但好學一定是好奇,好奇心可能只是對於八卦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