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有人

用RoomGPT裝飾房間我在Housing UBM的宿舍單人房

我曾經住在雅加達的Housing UBM單人房宿舍,一間只有狹窄床鋪、小桌子和狹小衣櫥的房間。當我第一次進入房間時,我以為這就是我未來一年的生活。床鋪的位置只能放在一個地方,小桌子也是如此。我覺得,這個房間除了床上的床單以外,其他東西都沒有任何可以改變的地方。 最後,我發現了roomGPT,這個能夠將相同格局的房間用不同風格來預設裝潢的網站。 「roomGPT」是一個利用人工智慧來幫助使用者設計房間的網站[1]。使用者只需要上傳自己房間的照片,網站就會利用名為ControlNet的機器學習模型產生不同風格的房間[2]。使用者可以在網站上免費每天進行三次重新設計[3]。這個網站的使用者評價非常高,有人表示不再需要請專業室內設計師[3]。 我拍了一張照片,上傳到roomGPT,然後網站就開始運作了。或許,我從未想過,一個狹小的單人房宿舍,也可以有不同的風格和氛圍。怎麼進行設計可以參考電腦王阿達的網站[4]或逍遙的窩[5]。 裝飾後的房間像這樣: 專家風格、現代風格、熱帶風格,你看哪個風格適合我的房間? 就在這時,我想起了一句名言佳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的房間不再是一個單調的地方,而是一個能夠展現個人風格和獨特性的地方。roomGPT不僅讓我看到了房間的不同面貌,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個事物都有不同的可能性,只需要用心去發掘。

我聽陳俊光講「四大狀語」

狀語是句中不能當主語的成分。在英文中,有人叫它adverbials,也有人叫它adjunct,兩個詞有一點點兒差異,簡稱AP(不是AP Chinese!),但我們不是研究者,所以不必細究。依照陳俊光上課的介紹,有四大狀語,依序為情景狀語(circumstantial djunct)、情態狀語(modal adjunct)、方式狀語(manner adjunct)以及連接狀語(conjunctive adjunct)。情景狀語,也稱情境狀語,在句子中,體現過程所處的環境。例如: 一、他在家。(動詞/介詞的「在」)二、他在吃飯。(時貌的「在」)三、他在家吃飯。(同音刪略) 「在家」就變成情景狀語了。 情態狀語,是說話者的態度、判斷、情感,屬於修飾句子的狀語,簡稱「句狀」,可以移到句子外面進行修飾。例如: 一、他肯定會來。二、肯定他會來。 「肯定」為說話者對他的判斷。 方式狀語,中國大陸稱情狀狀語,是屬於修飾動詞的狀語,簡稱「動狀」,不可移到句子外,它會使不完整的句子完整。 *一、他敲著門。二、他敲著門唱歌。*三、火車向前行。四、火車緩緩地向前行。 連接狀語出現在句子中對篇章的組織有意義的地方,作為句子和句子的連接,也是「句狀」。例如: 一、期盼好久,昨天他終於打電話給我了。二、找房子找了好久,今天總算有了著落。 「昨天」和「今天」都是連接狀語。 以上四大狀語來自陳俊光老師綜合前人研究著作所成。

我的3G行動上網人生

  手機上的3G服務,我已經啟動好幾天了,但是今天才算是真正開始使用。怎麼說呢?請待我娓娓道來。我使用的服務是預付一個月799泰銖(含稅之後是849泰銖),30天3G吃到飽的方案。我在台灣沒有用過3G行動上網服務,所以我也無法體會使用3G網路合理的速度為何?加上這幾天,我的房東王律房到寮國玩去了!所以我也沒有人可以諮詢。所以,一開始3G上網的幾天,我相當怨嘆這個無法使用實體線路的龜速網路,龜速就算了,遇到尖鋒時刻,能不能連上又是另一個問題。這樣斷斷續續的龜速網路,我連收個信都有困難,更甭提上youtube看文茜的世界週報了!這樣子的生活過了幾天,而且還是在一邊生病中渡過。 直到今天早上,我的貴人回來了!(其實,他昨天晚上就回來了!只是我早早就睡死了!)他借給我一個能夠使用3G上網的手機,我將這個手機發揮到極致,我將我的SIM卡放進去後,透過3G訊號再分享出WiFi的訊號,讓我那不能使用SIM卡、3G的平板電腦也可以使用WiFi訊號。 依照目前的網路配置,我原先能夠上網的設備是筆記型電腦(Ubuntu,使用實體網路線)和平板電腦(安卓,使用WiFi);轉換成,透過王律成借我的手機(安卓,使用3G上網,並分享出WiFi)和平板電腦(安卓,使用來自3G分享的WiFi)。這樣的轉變,深深影響著我的工作,畢竟我還是習慣使用筆記型電腦工作。不過,交換學生的日子應該擁有比過去多一點點放假的權利,所以我也要慢慢將「辦公模式」轉為「邊渡假邊學習模式」,輕輕鬆鬆地進入「行動上網」的時代。 我在公車上思考,我是否已經成為那個長江後浪推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前浪?我總以為「行動上網」並不是適合我的生活。在台灣,我上網的時間就是在桌上型或筆記型電腦前面,使用平板電腦是微乎極微,甚至沒有上網也沒關係的。(我用我的平板電腦看電子書的時間,應該是多於上網。)你會發現,我花很多時間在有網路的桌電或筆電,因為這對我而言是最具生產力的組合。有著網路的安全感,你可以在天外飛來一筆的困惑或新點子時,馬上google一下;在文茜的世界週報播出後,或硬是被推出的新聞中,在第一時間掌握也是另一種安全感,前提是我有一些固定且可信賴的來源,而且這就是要必須坐在電腦前面慢慢吸收;還有一種要讓大家找得到的安全感,透過在臉書發訊息就是一種讓人知道你存在的安全感,但我不僅僅於此,有時候在收到別人的訊息、信件後,在最快時間回應就會有一種安全感,除了這個時效性外,準確性也很重要,所以標點符號也不可少,因為這是為了正確也表達語氣和情感(當然比起面對面聊天或講電話,這還是無法完全精準的表達語氣和情感);我還訂閱了世界各國電台的播客(Podcast),只要打開程式,一有更新的源頭,檔案就一直推到你的電腦裡,不需要很大的頻寬,但起碼是一般付費有線網路最低的頻寬。我簡單地結論一下,網路和電腦的組合對我的重要性:一、在習慣的工作環境(電腦)下可以解決問題(網路);二、可以在習慣的環境(電腦)下看到最新的消息(網路);三、使用習慣的輸入方法(電腦)散佈、回應及等候來自眾親友的訊息(網路);四、使用習慣的環境(電腦)接受世界各地的電台音訊(網路)。這似乎是長久以來的「習慣」,也似乎是我這前浪註定要死在沙灘上的致命傷。因為有這樣的習慣,「行動網路」是無法滿足我這樣的習慣,所以我也一直沒有進入行動網路一群。 不過,種種條件不具足的情況下,我似乎也要強迫自己將工作模式轉為休閒模式。從今天起,就開始享受「行動上網」的新生活。行動上網有一些特色,它具有隨時隨地解決問題的功能(但是怎麼樣讓手機或平板電腦知道你的問題還是不有賴於輸入方法,語音搜尋當然也是一個選項);它也具有取得最新消息的功能(但是在頻寬不足的時候,斷斷續續地看視訊,倒不如不看);它也具有和親友聯絡的功能(聯絡的方式有兩種,文字和影音,前者靠輸入方法,後者就靠頻寬);它也可以接受許多音訊(在泰國公車上聽到台灣電台廣播,我想這是行動上網唯一能夠讓我想要改進「舊習慣」的地方)。 很多人會覺得我很奇怪。習慣行動上網的人會認為我是老古板,不會與時俱進;對網路沒有什麼依賴性的人又覺得我是網路成癮。但我認為「電腦加網路」是一個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它不是一般人能夠理解的。

我愛中華民國

如果你要三秒鐘反射出一個愛國詩人,你會想到的是誰?同樣的問題問Google,最多、排行最前面的是屈原。但我想到的是辛棄疾,可能是受高中國文課本的遺毒。那麼,要你反射一個愛國音樂人,你會想到的是誰呢?我想大概就是劉家昌莫屬了。 最近,我和劉家昌有兩次懈逅的機會。一次是我在製作「介紹台灣的看板」,我想作一些梅花當點綴,於是上網搜尋「梅花」,找到劉家昌作詞作曲,鄧麗君演唱的愛國歌曲梅花;第二次是在看台灣政論節目時,劉家昌站出來說,這一次在台灣選總統的候選人,都不敢說他要競選的是「中華民國總統」,連國民黨的馬英九都成立「『台灣』加油站」,而不是「『中華民國』加油站」,他還說如果都沒有人的口號是「中華民國」的話,他就要親自下海競選中華民國總統了!誰人敢說,他比劉家昌更愛國?更愛中華民國? 如果從講話的內容和對於提及中華民國的次數來衡量愛不愛國的話,愛不愛國可以是比較級的,劉家昌最愛國,國民黨或馬英九較愛國,民進黨較不愛國。下面是幾波馬英九的競選廣告: 國旗歌: 愛國旗篇: 再附上鄧麗君演唱的「梅花」。 梅花:

我是愛吃素又愛吃炸雞的小朋友

二月份參加月會的時候,劉宗靈班長進行專題報告,內容是「節能減碳」之類的,其中一個鼓勵大家去做的是「多吃素,少吃肉」;從上週一開始,我所在的團體每週一都會是吃素的好日子,以前只有學佛的人、修道士或老人在初一十五會吃素,現在能夠每週一吃素,我覺得對身體健康有莫大的幫助,讓我們從各個角度來看看「吃素」,再來決定自己是不是要「吃素」: 健康(環保)和財富(經濟)常常是並列或比較的兩個面相,就從這兩個說起。 我們很清楚「吃素」的人比較健康,因為少了什麼膽固醇、脂肪…等,但我們對「吃素」有助於減節能減碳持疑。關於「吃素」和「節能減碳」,你可以透過google去找到一堆訊息,所以我只簡單地,以我的認知去說吃素如何夠節能減碳。簡單地說,就是當你不去吃肉,就不會有人為了你而必須去養牛、豬、雞,畜牧業正如石化工業一樣,產生大量溫室氣體。吃素不僅是體內的健康(環保),也是體外的健康(環保)。 倘若不需要養這麼多牛、豬、雞,將生產給牛、豬、雞吃的農田拿來生產供人類食用的糧食作物,我們將有更多的糧食能夠給與第三世界國家那些沒有飯吃的小孩子。在解決貧窮、創造財富方面也是有助益的。「吃素」在健康和財富是雙贏的,理性的人應該選擇吃素。 以佛教「眾生皆有佛性」或者動物權(動物有和人一樣的權利)來看,我們沒有理由去殺害另外一個生命。因為這些牛、豬、雞和人一樣是有感覺的,刀子割開動脈時會痛苦,都相當愛惜自己的生命,而有強烈活下去的慾望。不要讓動物們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慾也犧牲了,然而牛、豬、雞們往往都是因為人類的口腹之慾而犧牲。 上面這些都是我個人理性思考下的內容,但我必須承認我非常喜歡吃炸雞。這似乎有點認知和行為上的不協調。歸根究抵,就是「貪吃」、「貪美味」。 有人說:「素食有很多好吃的料理。」事實上,素食在台灣的發展,相較於其它國家,也的確有更多變、美味的料理。沒有吃素習慣的人是雜食的(和豬一樣,葷素不忌),雜食的食材(因為有肉食和素食)和純素食相比,有較多的食材可以選擇,因此我們也不能否認雜食比較美味。 其實,我們都清楚吃素的好處,只是因為肉太好吃了,也習慣和豬一樣地雜食,所以會想很多理由來反駁吃素的好處。我們無法一下子改變雜食(吃肉和吃菜)的習慣,正如我們無法一下子從每天消費石油變成不消費石油,因此致力尋求替代能源和發展綠色產業。從偶爾吃素慢慢過渡,說不定以後真能永遠吃素了。

我愛釜山一日遊

kyle真是一個貼心的寶貝,他給我房間的鑰匙,讓我隨時可以回到他家領行李或休息,事實上,我只待一天,我大可直接把行李帶出去,就不再回來。在kyle家作客,可能會有那麼點不自在,畢竟他無償地給我許多資源,讓人相當害羞,我還知道他的女朋友住在不遠處,真擔心我的到來使他和女朋友的相處少了一天。這也讓我想到以前我是如何相信tee,我讓tee在台北的這一段期間得到最好的照顧。這樣的couch surfing真得讓人和人的距離拉近。 隨便整理整理之後,我出門去了。路上看到有人在賣便當,最貴的也不過2500圜,我點樣本來找了個最好吃的,準備帶到梵魚寺吃。買了one day pass出發,只要3500圜,相當划算。還沒走上寺廟,我就餓了,馬上打開便當來吃,就在等公車的地方。走一段小上坡,按圖(韓國觀公光社)索驥,找到了九十號公車,有另一個阿伯帶我去梵魚寺beomeosa,韓國人的友善好客不遜於泰國人。 梵魚寺建於公元六百多年,應該也是世界遺產之一。計有大雄寶殿、毗盧殿、羅漢殿、地藏殿、普濟殿還有一個僧伽大學。另外有說法殿,看起來是納骨的公寓。入寺門前,有像日本廟宇洗手的泉水,這個水可以喝,我也裝了一壺路上喝。還提供齋飯,韓式齋飯,也讓我憶起了某一輩子我應該是韓國人,喜歡把吃的飯菜通通拌在一起,在這裡就能看到。我們的鐵餐盤好大,可以裝湯、裝菜、裝飯。不過出家人的口味總是清淡,有人自備辣椒,和飯拌在一起一定很好吃。 吃過午齋後,經過釜慶大學再到海雲台海灘。今天不是週末,但海雲台卻是人滿為患。許多活動在這邊舉行,有一個電動衝浪的機器,只要上去玩就有紀念品,我放棄了,因為摔得不好的話,會弄溼了身體。另外一個開酒的wii,只要手一直轉,就可以過關,我比我的對手慢,於是我輸了,但對手把獎品給我,那是可以在海灘上坐的墊子,我帶不回來台灣,送給kyle了。 離開海灘和kyle告別,我就前往碼頭了。在碼頭拿了票之後,去國際市場走一下,在路邊吃了辣辣的東西,馬上回到碼頭。一到碼頭就準備通關,搭船的通關和飛機不一樣,一通關就必須往船上走了,因為走道只有一個,下一批通關的旅客就是下一艘船發的旅客。 這個船相當高級,就是一艘遊輪,我在這裡渡過一晚,「好幸福哦!」我的房間裡有四個韓國人,一個荷蘭人,另有一個想混進來的美國人。哈哈哈。我也在這艘船的房間裡,寫下前幾天的記錄。不想寫了!我想出去玩了!哦!從進來到現在三個小時了,船還在碼頭,尚未出發。但我一點也不急,因為慢慢來,反正這艘遊輪就是要慢慢享受、慢慢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