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我不賣身,我賣子宮」是一部相當有意思的香港國片。阻街女郎,在企街似乎相當大膽的就在馬路上招客,甚至產生小團體,彼此競爭;此外,香港男人到大陸內地包二奶,自以為風流,做愛不戴保險套,搞大了別人的肚子,產生一堆問題。下面分享我看「我不賣身,我賣子宮」的心得: 「我不賣身,我賣子宮」是兩個女人的故事,兩個女人好像有關係,但又不是密切地接觸,不過總能讓人想到母親的偉大。 鐘黎黎,一位性工作者,從小被家人嫌棄,被算命的大仙認為剋父、剋爺爺,就連結婚時,而遭受到不如妹妹結婚時的待遇。之後,染上毒癮,成為性工作者,靠自己的力量,經營人生好一段時間,才和媽媽相逢。 黃蓮花,一個香港男人在內地的二奶,這個香港男人意外死亡,留下一小筆保險金,於是她來到香港,希望能夠在香港留下來,並扶養三個小孩子。 如果我們是一個不分青紅○白的人,我們可能會先入為主地說鐘黎黎自己去吸毒,成了性工作者,破壞社會善良風俗;黃蓮花目己不檢點,和男人亂搞,搞大了肚子就想要移民到香港。然而,當我們去了解這些人的故事後,往往社會結構是造成結果的最大原因。當然,一味地歸咎於社會,也不盡然完全正確,事在人為,人也應當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不論如何,這兩個故事都讓我們知道,媽媽是愛小孩子,只是偶爾因為環境的不允許,而必需讓孩子承受媽媽不忍心的困難。 和「歧路天堂」很像,「我不賣身,我賣子宮」,這電影也道出了一些平常我們很少有機會接觸的族群的心情,雖然對見得是全貌,不過只要我們願意去了解,新移民或性工作者其實也有許多感人、勵志的故事。 該片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提名,也是2008年十大華語電影第四名,5月22日將於台灣上映,下面分享該片的精采片段:

我的劇團

許多人羨慕比爾蓋茲能夠賺很多錢,但當機會來敲門的時候,許多人也會有種種考量而沒有把握機會。今天楊國宇伯伯找大家一起來討論組織一個劇團的構想。這個劇團可以演出那些曾經甚至至今都不被允許的戲劇作品,大家集資完成夢想,當然也希望能夠賺錢。你一定可以細數比爾蓋兹創業致富的條件,你也一定看過書店許多教你創業或致富的書,但總是沒有信心、或沒有機會。 原本以為這個聚會是一個討論劇本的聚會,沒想到伯伯早就有很多組織劇團的想法。伯伯喜歡看日本的歌舞劇,伯伯受日本教育,可以會讀日文,在讀了日本四季劇場的團長淺利慶太的書之後,也想利用相同的模式組織劇團。四季劇場已經上演二十年了,中間偶有間斷但總是有新戲產生。 我之所以想要當這個創業的人之一或者投資的原因有如下:能夠把興趣當成職業是可遇不可求的事,而現在讓我遇到了,當然要把握機會。我對什麼有興趣,我對戲劇有興趣,我對台灣的故事有興趣,更重要的是我對賺錢當老闆有興趣。當然不只是出錢那麼簡單,如果是自己的劇團,在財源不足僱用正職員工的情況下,雖然是老闆,但還是要校長兼敲鐘,我也是要發揮所長做做網路行銷或其它庶務工作。如果導演願意讓我當演員的話,我也是很樂意擔綱演出的。 投資當然不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若賠了就當是作功德,反正納稅人的錢不見了,都可以說是台獨建國基金,這個自己賠了就當奉獻出去的;賺了當然很好,把劇團好好經營下去也不錯。

我最愛的歌手之一:Ice Saranyu

待會我要去上「全球音樂文化」,心情好,來分享我很喜歡的歌手之一最近的新專輯和過去他曾經出過的好聽的音樂。我最喜歡的歌手之一來自泰國,叫Ice Saranyu,第一次認識他是在第一次去泰國的時候,我在pub常常聽到他的歌。在曼谷街頭,很容易走一走就遇到明星。原本只喜歡Ice Saranyu的歌曲,後來看到他長得很像Tee(一個我要好的泰國朋友),我於是也喜歡他。 Ice Saranyu最紅的歌曲Khon Jai Ngai被翻唱成中文和日文,同時曹西平上大小愛吃的時候,也有表演這首歌。btw,我在泰國的時候,有遇到曹西平大哥,而且我們還聊了很久,我跟他說我很喜歡他和小甜甜上吵架王那一架的康熙來了。日文還是由他自己唱,開拓日本的市場;中文由黃曉明演唱的my girl。最好聽的還是,泰文原版的。下面發佈三個版本的MV。 泰文原版Khon Jai Ngai: 日文版KOI NANJA NAI?: 中文版My Girl(黃曉明): 最後獻上Ice Saranyu將在十月推出的新歌I see You,同樣是快歌。  

我愛釜山一日遊

kyle真是一個貼心的寶貝,他給我房間的鑰匙,讓我隨時可以回到他家領行李或休息,事實上,我只待一天,我大可直接把行李帶出去,就不再回來。在kyle家作客,可能會有那麼點不自在,畢竟他無償地給我許多資源,讓人相當害羞,我還知道他的女朋友住在不遠處,真擔心我的到來使他和女朋友的相處少了一天。這也讓我想到以前我是如何相信tee,我讓tee在台北的這一段期間得到最好的照顧。這樣的couch surfing真得讓人和人的距離拉近。 隨便整理整理之後,我出門去了。路上看到有人在賣便當,最貴的也不過2500圜,我點樣本來找了個最好吃的,準備帶到梵魚寺吃。買了one day pass出發,只要3500圜,相當划算。還沒走上寺廟,我就餓了,馬上打開便當來吃,就在等公車的地方。走一段小上坡,按圖(韓國觀公光社)索驥,找到了九十號公車,有另一個阿伯帶我去梵魚寺beomeosa,韓國人的友善好客不遜於泰國人。 梵魚寺建於公元六百多年,應該也是世界遺產之一。計有大雄寶殿、毗盧殿、羅漢殿、地藏殿、普濟殿還有一個僧伽大學。另外有說法殿,看起來是納骨的公寓。入寺門前,有像日本廟宇洗手的泉水,這個水可以喝,我也裝了一壺路上喝。還提供齋飯,韓式齋飯,也讓我憶起了某一輩子我應該是韓國人,喜歡把吃的飯菜通通拌在一起,在這裡就能看到。我們的鐵餐盤好大,可以裝湯、裝菜、裝飯。不過出家人的口味總是清淡,有人自備辣椒,和飯拌在一起一定很好吃。 吃過午齋後,經過釜慶大學再到海雲台海灘。今天不是週末,但海雲台卻是人滿為患。許多活動在這邊舉行,有一個電動衝浪的機器,只要上去玩就有紀念品,我放棄了,因為摔得不好的話,會弄溼了身體。另外一個開酒的wii,只要手一直轉,就可以過關,我比我的對手慢,於是我輸了,但對手把獎品給我,那是可以在海灘上坐的墊子,我帶不回來台灣,送給kyle了。 離開海灘和kyle告別,我就前往碼頭了。在碼頭拿了票之後,去國際市場走一下,在路邊吃了辣辣的東西,馬上回到碼頭。一到碼頭就準備通關,搭船的通關和飛機不一樣,一通關就必須往船上走了,因為走道只有一個,下一批通關的旅客就是下一艘船發的旅客。 這個船相當高級,就是一艘遊輪,我在這裡渡過一晚,「好幸福哦!」我的房間裡有四個韓國人,一個荷蘭人,另有一個想混進來的美國人。哈哈哈。我也在這艘船的房間裡,寫下前幾天的記錄。不想寫了!我想出去玩了!哦!從進來到現在三個小時了,船還在碼頭,尚未出發。但我一點也不急,因為慢慢來,反正這艘遊輪就是要慢慢享受、慢慢體驗。

我的法國印象

法國,對許多人而言是一個浪漫的國家,是文化的國家。老是用其它國家來批評台灣的我,並不特別喜歡法國,可能是因為不了解,可能是因為沒有造訪過,甚至我不喜歡看法語發音的電影,因為聽不懂該語言。(雖然也不太懂泰語,但住過泰國一陣子,而且和尼泊爾一樣都是漢藏語系下的達羅毘荼語系,所以還會看一下泰國電影。)「巴黎,我愛你」是我目前想到且觀賞過的法語電影,和阿莫多瓦導演過的一部義語電影一樣,是許多小故事組合而且,這大概也是我對法語片的刻板印象。另外,還有「愛在巴黎日落時」一部一刀未剪的電影,節奏很慢很慢,從早到晚,一氣呵成,我看到一半就離開電影完了,因為著實看不懂。 我認識兩個法國人。第一個法國人是在柬埔寨的暹粒認識。在暹粒的日子當然就是要去吳哥窟,早上去了吳哥窟,黃昏日落從吳哥窟回到市區,和任飛賢伉儷在夜市攤子吃晚餐。從越南到柬埔寨,我千想念、萬想念的就是FRUIT SHAKE,即便到了金邊市區,仍不放棄地尋找FRUIT SHAKE,雖然前一天上吐下瀉,但今天還是一條好漢,還是點了FRUIT SHAKE,這次點蘋果加香蕉,雖然都是常見的水果,但還是難忘那個滋味。離題了!我們在那個攤位上和一個外國人坐一桌,那老兄點了盤炒麵,我自以為是地認為老外也聽不懂中文,就和任飛夫婦說:「那個麵好香!」豈知他老兄,居然懂中文,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法國人,專長中國與法國關係,還是學生,猜想應該是碩士或博士生。更巧的是,我和他居然是住同一棟旅館,他住宿舍兩塊美金一張床,我住個人房十塊美金一晚,當下真得是搥心肝後悔沒有多詢問旅館主人還有沒有宿舍,一下就接受以為很便宜的十塊美金。我們去按摩,聊了一下天,這個研究中法關係的老兄,居然不知道台灣和中國使用不一樣的貨幣,法國人的國際觀也不過爾爾。當天晚上,我們回到旅館,他的相機忘在公用電腦前,再回頭時己經不見了。向櫃台詢問,櫃台人員均回答沒有看到,直到我們決定叫警察,另一個櫃台人員才睡眼惺松地拿出相機。他老兄隔天要去吳哥窟,請櫃台人員五點半給他morning call,這花了他老兄好大一番功夫,還請另外一個白人朋友轉述才聽懂。這個事給我幾個印象:A.法國人的英文也沒有那麼好,大概跟我差不多,說不定我還好一些些。B.法國人真得是像公雞一樣,對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驕傲,有種族優越的感覺。當然比起美國人,我還是比較喜歡法國人,雖然看好萊嵨電影,但美國人真得是很不討人喜歡。 第二個法國人,是參加法國在台協會的講座,由該協會的主任主講,從演講認識的法國人。法國「政策」具文化包容性,接納來自各個不同國家的電影、表演團體、音樂。因為其環境佳,也使藝術家會往這個國家發展。主任也試圖讓大家知道法國,除了浪漫、文化之外,法國也是有其它長處,例如對人權也相當關心,當天安門事件發生的時候,給予當事人政治庇護;或者美國攻打伊拉克時,也是第一個發難反對。法國政府常常是很有主張,在第一個時間提出立場的國家,也許是高中畢業那一年必修哲學的關係。法國人口佔約全球人口百分之一,卻提供全球百分之五的經濟生產。主任認為,法國人喜歡公雞,其自豪或者驕傲,他從自身做起,想給大家對法國人有新的想法。 我沒有想過要去法國,但身為一個世界公民,有朝一日,我也是會造訪法國的。不過法國文化的源頭在義大利,我也一定會去義大利的,因為義大利有披薩和通心麵可以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