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我們

我們能教會猩猩說話嗎?

在我看來,我們是無法教會人類之外的靈長類語言,如果你和我都同意語言的四個特徵是結構二重性、構詞、詞組結構以及語言生產性的話。我們找來最聰明的靈長類:倭黑猩猩(bonobo Pan paniscus),倭黑猩猩之中的明星坎吉(Kanzi)在沒有被施以食物的強化、利誘,他自然地從他媽媽那兒學到亞克仕「語言」系統(Yerkish),這是專門設計給靈長類使用的語言。坎吉在30個月大的時候,數數兒能力的能力比兩歲大的人類嬰兒還來得好;46個月大時,就學會了五十個符號且可以透過這些符號產生出八百種排列組合,而且坎吉常常有自發性的語言產生(Spontaneous utterances)。我們可以科普書籍《腦,在演化中》(Allman, 2002)所提到的「童形」解釋坎吉為什麼能夠發展得比同年紀甚至更大年的兒童學得更好。童形指的是生物體在發育上加快速度和縮小體型的結果,其造成後代子孫成年期的模樣如牠們祖先的幼年期一般。我們同意人類是靈長類的童形(pedomorphism),換句話說,人類和其它靈長類在變成為成熟個體所需的時間,會長於其它靈長類,也就是人類達到成熟的時間比其它靈長類來得晚。但這仍沒解決我們的問題,究竟坎吉是不是學會了語言? 史汀柏格和佩第托(Seidenberg & Petitto, 1987)在民國七十六年對於坎吉所學到的東西是否能夠稱為語言感到質疑,並有以下的評論:坎吉的行為把「草莓」這個字用來對應「到草莓生長的地方去」、「我要吃草莓」,以及所有用來指涉所有和草莓有關的動作、事件、物品,其中大多數是屬於動作。這說明儘管坎吉能夠認得的符號比人類小孩來得多,但是卻沒有屬於詞類或句法的能力。 透過坎吉的例子,我們知道坎吉的認知能力雖然比人類嬰兒來得好,但是仍無法具備人類一般的語言能力。因此,我認為我們可以教其它靈長類語言,只是結果可能是徒勞無功。

如何馴服你的龍?

如何馴服你的龍?「喊叫」是對龍有研究的教授提出的答案。但在我看了「如何馴服你的龍?」之後,我的答案是「溝通」。北海小英雄維京人給我許多教訓,我希望把這本書的讀書心得和大家分享。 龍,不管在西洋或東洋都相當神秘的動物,牠一直存在於某個角落,只是我們不知道。和人一樣,龍是自私,如果龍的主人不再是有勝算的概率的那一方,龍會選擇離開。維京人對龍最普遍的管教方式是「喊叫」。使用和雷聲差不多大小的大喊,能夠震攝龍的心理,使龍臣服。然而,我認識一個維京人,他是族長的小孩叫小嗝嗝,他和龍的互動不是喊叫,而是溝通,因為是溝通他的龍會和他討價還價,不過也因此這是一隻講道理的龍,而且有感情的龍。 和人一樣,當你能夠和龍溝通的話,你可以理解龍的想法,分享他的想法,龍也會因此學會感激。可能荀子說的沒有錯,人性本惡,一開始人都會有防禦的心理,不願意接受別人的想法,不過一但你和某個人交心之後,這個牆會瓦解,人和人的距離會拉近。龍和人都有這樣的特質。 在我還沒找到龍之前,我得先練習和人溝通,只要我學會了溝通,下一步就是成為北海小英雄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