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影片

永無止盡的織下去:學會放下

影片中的女主角看到不斷變長的圍巾,於是手也停不下來、不斷地編織。織毛線進入了一個永無止盡的循環,好像一段不忍割捨又盲目的情感;也好像研究生投入三年、五年的論文,等待著我們用剪刀的時刻,剪刀的使用可能是畢業證書的取得也可能是休學申請書的遞件;也好像頂新國際集團,一個夠大、夠有錢的集團,為了營利不斷地編織下去、編織下去,直到這個企業的名聲毀於一旦,也把自己丟到無底洞去了。它讓我們反省生活中,是不是有什麼放不下的東西? 有些人放不下愛情、有些人放不下親情(父母、小孩)、有些人放不下過去而活在懊悔中、有些人想把事情做好而顯得雞蛋裡挑骨頭而龜毛、有些人放不下學業成績、有些人放不下金錢就像織圍巾一樣多多益善。名利、人際關係、網路、外貌、友情……等,有太多生活裡讓人放不下的東西。 關於外貌,有一個故事是這麼說的:有一個相當漂亮的美女時常感到困擾,感到困擾的原因來自於是因為自己長得太美了!無時無刻都有排隊的人龍要和他約會、追求。這一天,美女來到禪師面前,向禪師詢問:「我太漂亮了!我放不下我的美貌,我該怎麼辦?」禪師二話不說,水瓢舀起水來就向美女澆去。美女當下頓悟貌稱:「禪師就是要我『心如止水』,我懂了!我懂了!」禪師接著說:「善哉!善哉!我是要你把妝卸了!」 這學期,我們將向六祖大師學習,希望可以從《六祖壇經》之中,找到答案。

自評和他評:亦見亦不見

華語文教學實習課程,有一門「自評和他評」的功夫,那是把自己教學的過程錄下來,讓自己有機會再去看自己教學的過程,以及讓其它同學看自己教學的過程。藉由這樣的方式,讓自己的教學能夠精進。「自評和他評」是一個讓自己進步的好方法,但是如果我們害怕被其它人評鑑,自己埋起頭來而不願意面對自己的過失,那就永遠都不會進步了。《六祖法寶壇經》〈頓漸品第八〉有一段六祖慧能大師和神會沙彌的對話:師曰:「知識遠來艱辛,還將得本來否?若有本,則合識主,試說看!」會曰:「以無住為本,見即是主。」師曰:「這沙彌爭合取次語。」會乃問曰:「和尚坐禪,還見不見?」師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對曰:「亦痛亦不痛。」師曰:「吾亦見亦不見。」神會問:「如何是亦見亦不見?」師云:「吾之所見,常見自心過愆,不見他人是非好惡,是以亦見亦不見。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則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見不見是二邊,痛不痛是生滅,汝自性且不見,敢爾戲論!」神會禮拜悔謝。 慧能大師讓神會沙彌說說何謂「本」?何謂「主」?神會沙彌拾人牙慧地把從別人那兒聽到的話,再覆講了一次。慧能大師就說神會沙彌這樣的言行只是耍嘴皮子。神會沙彌於是追問:「和尚坐禪,還見不見?」慧能大師答:「亦見亦不見。」這個「亦見亦不見」就如同自評和他評一樣,就是我們能夠持續進步的來源。 我們「亦見」的是什麼?慧能大師告訴神慧沙彌能夠反省、檢討自己的過錯是我們所見。這就像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對於自己和人共事,是否有不忠的地方?對於自己和朋友交往,是否有不信的地方?對於老師所教導的內容,是否有沒有複習的地方?教學錄影的「自評」就像慧能大師說的「亦見」,也像曾子說的「三省吾身」,透過對於自己的覺察、覺照,而清楚自己在教學上的盲點。 那為什麼慧能大師又說「亦不見」呢?慧能大師說要對於自己犯過的錯失檢討,而不是成天檢討別人的錯失,只見他人是非、好惡。美國的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所主張的「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就是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從實踐中去學習的,這過程中自然會犯錯。面對自己的錯誤,我們勇於改正;面對他人的錯誤,我們無需加以說長道短。「他評」就是提供一個讓別人能夠給我們意見的管道,藉由他人對於自己教學錄影的評價,我們也會清楚自己可以改正的地方。然而,如果把「他評」變成「評他」,把這個當成是論人是非好惡的工具,那就會辜負了這個工具的美意,我們也無法從這個地方得到更多的進步。 透過「自評和他評」的功夫,我們學習對自己的教學反省、檢討,同時透過他人對於自己教學的評鑑,我們也坦然接受,把它當成是進步的來源。但是,要自己能夠察覺到自己的不足,也就是「自評」,其實是相當困難的,就像神會沙彌如果沒有慧能大師指點,怎麼能夠成為日後的神會大師。老師對於學生就是最重要的「他評」,所以我也感謝老師對於個人教學影片的評價,這使得我可以一直進步。

《以現代之名》觀影心得

我想台灣的翻譯算是意境很高的,有一部講韓國「『現代』汽車」在捷克境內諾索維斯(Nosovice)投資蓋工廠的影片,片名為「All for the Good of the World and Nosovice」,翻譯為「以現代之名」。似乎在現代化的趨勢下,人們都不得不投降。下面分享我的心得:捷克,對我而言,是個相當陌生的國家。過去,以英國、法國為首,在東方主義的脈絡下,認識整個西方以外的世界;但是,我們又何嘗不是好像有一個「西方主義」,把許許多多,實質上也是異質的西方國家視為一個整體去認識,不過最近歐債國家的新聞,至少讓我們知道歐洲裡頭至少就有兩種國家,陳文茜稱那是「雙速歐洲」。諾索維斯人們在包心菜田裡工作的樣子,你不覺得很像台灣高山上那些採茶葉的人們嗎? 諾索維斯人從韓國現代汽車工廠下班時,我覺得好像台商在越南的工廠,一到下班時間,人們蜂擁般地傾巢而出。韓國人(也算亞洲人吧?)似乎將起源於西方的那套資本主義掛帥的推土機,推到捷克的諾索維斯。不過,這推土機是有韓國特色的推土機,它沒有西方國家那般重視「契約」,現代汽車和當地的民間團體簽有關於社會責任的意向書,毀約了。不過,卻也很清楚西方人重視契約的文化,讓離職員工簽下同意書,承認自己曝露在危險的狀況下。這應該可以算是我作為一個亞洲人的自我反省吧? 不過,我想西方人、捷克人或諾索維斯人(其實,我們不必然要把捷克人歸於西方人)可能也會有一些文化衝擊。例如在新動土的工程中,擺了蠟蠋、金紙、塞錢的豬頭等,將那個視為「佛教」的儀式,事實上那是屬於民間信仰或者道教儀式。好像諾索維斯人也戴上了東方主義的眼鏡,反正只要不是西方的(這時候,諾索維斯人又是西方人了),就通通是東方的。令人覺得玩味的是,韓國人愛吃狗肉,到底是不是真的? 城市的女孩和鄉下的女孩有什麼不同?城市的女孩會在陰蒂上穿洞,鄉下的女孩的陰蒂上則有蝨子。那麼,諾索維斯的女孩是怎麼樣的呢?讓我引用諾索維斯當地原本以為現代汽車設廠會讓酒吧生意更好,但後來希望落空的酒吧老闆的話:「諾索維斯的女孩既在陰蒂上穿洞而且也長了蝨子。」很酷吧?好像一個同時擁有兩種特質的人,總說不上到底是比較好?還是比較不好?清朝精通西洋科學、語言兼及東方華學的辜鴻銘,在北京大學任教時,梳著小辮走進課堂,學生們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靜地說:「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從西方/東方;現代/傳統;城市/鄉村;全球化/在地化……等,到底要交融還是相斥的現象,老是在我們心中糾結著。 為誰發展?為何發展?如何發展?以「以現代之名」這部電影來看,如果我們所看到的已經是結果的話。那答案就是為「現代汽車」發展;為了賺大錢而發展;透過打清除障礙,例如農田、農夫、傳統等等,來進行發展。不過,我想這不會是最後的結果,因為這並不是主體和客體的關係,而是兩者不斷互動的過程。終會在兩者不斷互動後產生一個。為所有人發展;為了快樂而發展;透過每個人都參與地發展。這過程可能漫長,不過卻會讓人生有意義,正如一個明明就是百萬富翁的農夫為什麼還要去作農,因為這樣人生才有意義呀!

讓柯尼出名!《柯尼2012》(KONY 2012):因為柯尼怕出名,豬怕肥

我剛剛看完李四端在訪問龍應台時,聽到龍應台說許多外國媒體的新聞會有為青少年撰寫的部份,而青少年透過這個青少年版的新聞,能夠培養自己的國際視野,建立對國際社會關心的關懷。於是,我上網搜尋為兒童撰寫的新聞,我希望找到華語的兒童新聞或青少年新聞,但一無所獲,後來還是用英語搜尋,找到了英國的《第一新聞兒童報紙》(First News Children’s Newspaper),正好首頁刊的是關於柯尼(Joseph Kony)這個人的,該文章為《約瑟夫柯尼遭起訴綁架了數萬兒童》(Joseph Kony accused of kidnapping tens of thousands of children),用的是適合兒童閱讀的簡單語言,裡頭也附上了影片。我本來不認識柯尼,但是因為《柯尼2012》(KONY 2012)這影片,我認識了他。不得不說,這影片也確實達到它的目的了!讓柯尼出名的目的。 原始的影片在youtube上,在寫此文章的時候,已經有81,315,655觀看,不過我想並非是所有人都從頭到尾看完了該影片,不過我從頭到尾地看完了整個影片。我一直讚嘆該影片的拍攝、後製和剪輯,同時也對於那些遭遇不幸的兒童感到不平。該影片也具爭議地引來許多評論,例如:有人說柯尼已經不在烏干達,這個影片過時了(但是柯尼仍轉往其它國家,繼續抓兒童來當軍人);有人說這是美國覬覦烏干達的石油,正好為美軍派兵到烏干達去找到理由,出師有名(或許這是美國可以摸蛤兼洗褲子的手段);也有人說這個影片相當煽情(當然,總要有些素材才能夠煽情嘛!);該影片的導演自稱因為壓力太大而當眾自慰(我認為這是要為《柯尼2012》炒新聞,就是達到讓柯尼出名的目的)。 有多一點點這樣的影片,就會讓我們多一點點對國際社會的關心。特別是遠在非洲的兒童們。這也許無濟於事,但這比起林書豪或瘦肉精的新聞,能夠培養更多人的慈悲心以及同理心。否則老是在那瘦肉精打轉,老是想到自己桌上的菜肴,聽起來就相當無聊。該影片原始出處如下,配上英文字幕,可以用它學學英文也不錯: 也有熱心民眾翻譯成中文字幕,讓華人世界不在這個《柯尼2012》的事件裡頭缺席:

我上《正義:殺人的道德側面》心得

今天開始上哈佛的大學的開放式課程,課程是有關於正義(Justice)的,我以為是哲學系的課,後來發現麥克桑德(Michael Sndel)是政治學的老師,專門教授政治哲學。今天看完第一講,殺人的道德側面(The Moral of Murder),頗有心得,和大家分享: 麥克桑德說用一個火車事件先問問大家會殺一個人?或殺五個人?假設你是火車駕駛,不料刹車系統故障了,這時鐵道上有五個鐵道工人,你只要變換軌道,就可以使那五個鐵道工人免於死難。然而,變換後的軌道,將撞死另一個在另外一個鐵道上的工人。你如何選擇? 在這麼一個原則下,你可能會如此選擇:殺了一個人,以保全另外五個人的性命。這樣子的想法,可以歸類為是屬於邊沁的結果主義,或者功利主義。 當你現在變成器官移植的醫生後,你有五個病人,他們分別需要心、肝、脾、肺、腎等五個器官的移植。在沒有任何器官來源的情況下,你無計可施。這時有一個身體健康的人就在隔壁進行身體檢查。殺了這一個人,取出他的五個器官,就可以救活其它五個人了。在功利主義的指導下,你是否會作這樣的決定? 功利主義,根據邊沁的說法,就是「正確的選擇、公正的選擇,就是將功利最大化。」而「『功利』本身指得就是快樂和痛苦平衡後的結果。」人性本來就是趨吉避兇,所以功利主義就是要為最多的人求幸福。 然後,麥克桑德再講一個公案,一個真實發生的法律案例。有一艘在靠近好望角的海面上的船遇難了,船上四個人落難,只留下一個小船艇。四個人當中,有一個地位最低,而且也沒有家人、朋友的侍者,對航海知識也最為淺薄。在幾天餓肚子之後,實在沒有東西可以吃了,有人提議把那個侍者殺了?有人提議抽籤決定誰牲犧?但這些提議都是在那個侍者不知情的狀況下。最後,有兩個人殺了侍者。三個人就以這個侍者的血、肉維持生命,直到獲救。回到英國之後,活著的三個人裡,有兩個人是殺人兇手,另一個則控訴另外兩個人為殺人兇手。如果你是法官,到底這樣算不算犯了殺人罪? 如果在邊沁的功利主義指導下,死一個人以換取另外三個人活命,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控訴的一方並不是這麼認為。有三個辯駁的方向,也引導出三個問題。一、眾生都是平等,沒有誰的生命比誰的生命更重要或更不重要;二、缺乏正當的程序,侍者沒有參與提議過程,抽籤或許可以成為這當中的正當程序;三、如果侍者同意被殺,也就是自願受死,就沒有問題。引道出的三個問題即為:一、誰賦予這眾生平等的權利?二、程序正義?三、道德作用? 以上是這個麥克桑德的演講。在這個船上殺人事件來看,我絕對不是邊沁的功利主義,我會是那個控方,而且是那個堅持眾生都平等的那一個。不應該殺了任何人來成全其它人。任何人都沒有權利決定自己或他人是生或死的權利。不過這是殺人事件而言,其它事件再看看。我就把看完這些課程當作放假時的休閒好了!這樣比較不會有虛渡光陰的感覺。 下面為其演講影片:

我憑什麼到印尼亞齊教華語?

 我就讀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的東南亞研究所,同時修習「國際華語學分學程」,曾經在大學時期參加國立政治大學華語文教學中心的「華語師資培訓週末基礎非學分班」並取得結業證書。有幸遇到YES 台灣青年數位服務協會選送華語老師赴印尼亞齊大學擔任華語教師的機會,我要把握這機會,推廣台灣文化、華語教學。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和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對於「教學」和「傳播」「推廣」有多方面的學習與實踐。我深深體會,「教學」必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如此學生會有學習的動力,學習的成效也就顯著;而對於「傳播」、「推廣」方面,我善於利用新興網路科技,在許多非營利組織實踐過推廣活動。我擁有許多推廣、傳播的經驗,我想有助於將台灣的華語教學到印尼。   知道亞齊是南亞大海嘯受重創的地區,讓我認為有義務前往亞齊提供所需要的服務。我來自九二一地震受災區,明白南投重建十年都不見得能夠十全十美,更何況海嘯至今只有六年重建時間。「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影響身心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特別在亞齊這個經歷過南亞大海嘯的地區。希望在擔任華語教師的同時,也能發揮「公共衛生」的社會關懷或心理支持,以作為華語教學外的邊際效益。   我有以下工作經驗:   1.國立台灣大學進修教務組/期間(94-07~98-06)/行政助理/打字、公文傳送、影印; 2.國立台灣大學微生物學王維恭老師實驗室/期間(96-12~98-06)/實驗助理/試管潔淨; 3.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王麗君老師研究室/期間(96-10~98-06)/研究助理/投影片製作、文獻檢閱; 4.中華民國陸軍五八砲指部防一營營部連/期間(98-07~99-06)/火砲光學士/光學儀器保養   還有以下志工服務經驗:   1.育仁兒童發展中心/協助老師關懷自閉兒童; 2.達瑪巒原住民重生協會/社區總體營造、網站建置; 3.台灣國際醫學聯盟/青少年反菸計劃; 4.台灣大學海外服務學習團/越南海外志工服務; 5.南投縣魚池農會/農業推廣實習; 6.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崑明院區/愛滋病防治計劃; 7.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青年旅遊志工 我想這都有助於我於印尼亞齊大學進行華語教學工作。 

看浙江小百花越劇團《藏書之家》之我感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藏書之家》一開始就吟唱這卦辭,好好聽,直到劇終仍餘音繞耳。有幸到南投縣私立普台高中看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表演,覺得非常開心、也非常珍貴,前一天才看到中天新聞台在廣告放送這個消息,今天就有機會目睹果然名不虛傳,滿富教育意義、文化氣息。下面分享心得:   越劇是中國僅次於京劇第二受歡迎的劇種,「越」是浙江的簡稱,越劇發於浙江和京劇有很大不一樣的地方,越劇唱腔、辭藻較婉約;京劇則樸實、厚重。越劇伴奏以絲竹樂器為多;京劇則是以鑼鼓為主。這也多多少少表現出中國南北方劇曲或文學的特色。這次看的《藏書之家》是由浙江小百花越劇團演出,團長茅威濤和其演員都是女生,在法國演出的時候被稱是「一瓶來自中國的神秘香水」,韓國媒體則稱小百花的越劇「擁有柳枝般的美麗」。中國大陸由國家、省級扶持的方言劇團共有2500多團,加上其它私人的劇團共有好幾萬團,而「小百花」是這些劇團中的佼佼者,許多演員都是國家一級演員。   《藏書之家》是以在寧波的天一閣為背景所建構的故事,我去過寧波,但沒有機會去天一閣,如果那時候已經看過《藏書之家》肯定要一遊天一閣的。天一閣是一個收書、藏書的地方,蒐羅各種奇書、禁書,許多地方也有樣藏書的地方,但藏書總是有風險的,因為你若藏了禁書,可是要殺頭的。所以歷代守著天一閣或其它書閣的守閣人都是冒著殺頭的風險只為保存文化。   當然,這個劇是要我們懂得感恩由於有歷史上為我們保留典籍,所以我們至今仍能和過去的文學連結;由於有人在戰亂期間不惜個人生命只為文化傳承,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現在能夠讀書的機會。不過我想我帶著一點點後現代的文學批評來說說這個《藏書之家》,斷章取義地截取片段來說說,《藏書之家》的全劇,你可以在後面影片的連結看到,當然最好的情況是親赴現場觀賞。   范家是天一閣的守書家族,家規是女子不得登樓(天一閣)讀書,花如箋嫁到范家,既嫁給范家人,也為范家書,豈料家規不容許她登樓讀書。范家這時沒錢買書,才想娶花如箋以得到嫁妝來買書,一番波折後,花如箋也沒能登樓讀書,後來還守寡。守寡不打緊,還為了范家蒐集禁書的心願,離開范家。女生的利益在家族的結構下,總是第一個被犧牲的。一開始就不準登樓讀書,後來又為了范家去嫁給孫知府。這個小百花劇團團員都是女生,觀眾群中年輕女性、大學生和知識分子佔大多數,大概就是其可以帶來多方面的反思吧!   我相當喜歡《藏書之家》這劇碼,下面為土豆網上面的影片,和大家分享:

Discovery的《建築奇觀:上海世博園》觀後筆記

在后里看電視的時候瞥見Discovery發現探索頻道的《建築奇觀》製作了世博特輯,叫《上海世博園》,放假的時候已經播出過了,所以上網找影片看,我認為這對建築專業領域的人才有很大的啟發,也開啟人類對未來城市的想像。裡頭介紹了幾個克服巨大困難而現在才能呈現在上海世博會的建築。 中國館的《東方之冠》,由下而上是從小而大,抗震結構反覆測試。建築使用中國大紅色,這考驗負責選色的美術師,紅色長時間觀看體有綠色的視覺殘留,這和眼睛內的視錐細胞對色彩的敏感度有關。透過北京故宮和諧的紅色啟發,設計者使用七種紅色才緩和視錐細胞造成的視覺殘留。 《世博軸》的陽光谷面臨的是極端天氣考驗的測試和漏斗型的鋼骨架構。在極端天氣下,即使剪斷18根鋼索,世博軸能不會塌下來,漏斗型的鋼骨架構由於是像喇叭花地向上弧形無法一體成形,於是得用五角形、六角形等幾何圖形拼湊出來,但這又不像足球這樣對稱,所以每一片鋼骨連結角度、尺寸都是獨一無二的。為此,建築師發明機器來使連結點誤差極小化。 外灘改造是世博另一個大工程,把十一條車道通通塞入地下,並同時使老建築的地基能夠穩固,補強打新的樁是這個工程的新功夫。 此外,氫電池(副產品:水)汽車和法國具大的室內垂直花園(透過人工干預的澆灌系統:水培法,將傳導營養液的管線埋在建築裡),都將成為引領綠色產業、潮流的新產品。 下面分享網路上的視頻,《建築奇觀:上海世博園》:

抄襲!?《2010等你來》vs《そのままの君でいて》

我對即將於2010年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感到非常期待。這場以「節能減碳」與「城市」為主題的盛會,不僅展示了各國與地區的特色建築,更讓人有機會一窺不同文化的創意與未來想像。在我心中,參觀世博的意義與價值遠勝於前往迪士尼樂園。 今天放假回來,看到新聞標題〈山寨版?上海世博推廣曲被爆涉剽竊日曲〉,引起了我的好奇。我馬上搜尋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曲《2010等你來》以及被指控抄襲的日本歌曲《そのままの君でいて》(岡本真夜的《不變的你就好》),一聽之下,兩首歌的旋律確實十分相似。 以下附上主題曲與相關報導的影片,大家可以自行比較與判斷: 🔹 上海世博會主題曲《2010等你來》 🔹 相關報導

美國總統歐巴馬給大家拜大年

過了一個大年頭一天,初一給大家拜個大年。不只我向大家拜年,美國歐巴馬總統也向大家拜大年。今年是虎年,虎年就要虎虎生風、福虎生財,下面貼出歐巴馬拜年全文以及大陸朋友製作、加工的歐巴馬拜年影片和大家分享: 歐巴馬總統拜年的影音檔: 拜年全文:    Michelle and I send our warmest wishes to Asian Americ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the people of Asia, and all those around the world who are celebrating the Lunar New Year.     As people of all cultures and faiths welcome the Year of the Tiger, let us all give thanks for family,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