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地震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在台灣尚未上映,我有幸在《唐山大地震》上映期間旅遊大陸,我先看過《唐山大地震》了。《唐山大地震》還在宣傳期時,我人在上海,我就盼著它上映。到了江蘇南京,也想找時間去看,無奈時間不夠。到了福建福州,總算有時間了,先看吳建豪主演的《等著你回來》,隔天再看《唐山大地震》,其能創造上映首日超過《阿凡達》的票房,我想是無庸置疑的。下面分享,我的觀影心得: 「地震」總是糾結著所有中國人的心,從唐山地震、九二一地震,到最近的四川地震…等,每次地震都召來了各路救援弟兄,就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唐山地震發生時,沒有受到太多的支援,四人幫包括毛澤東在鬥劉少奇,四人幫還發聲明「我們鬥的是八億人的事」,言下之意,唐山地震的受難者似乎還比不上「八億人的事」。不論如何,地震發生,就《唐山大地震》電影的描述,解放軍亦投入了救援。 《唐山大地震》裡,地震使唐山人的生活如過山車般的翻轉,小女孩方登更遭受被母親不得以地放棄的雙重打擊。人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事情,我想是無可厚非。尤其在被母親放棄的情況下,產生對母親的怨恨,不是當事人一定很難理解。沒有人可以解釋,為什麼當初在兩姊弟都被壓在石塊下,為什麼媽媽選擇「救弟弟」。 方登恨媽媽,媽媽對方登也感到愧疚和抱歉。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父母會放棄自己的子女。無奈就是地震發生,家破人亡就造成了。 地震,就是佛家說的「無常」。平常或常常,就是相對於「無常」,這不是你預料中會發生的事。地震是無常,喪夫喪女是無常,就連女兒失而復得也是無常。人生真得是無常。人生如果是平常或常常,人就不會學習,不會進步。方登因為地震發生在自己身上,學會了尊重生命,當自己懷了學長的孩子後,毅然決然地退學去生小孩、養育小孩。方達因為斷了手臂,為了不讓媽媽擔心,出外打拼賺錢,還帶了個漂亮的媳婦回家孝順媽媽。我不敢說,「無常」對每個人都有鼓勵積極向上的作用,不過人若能從「無常」中學起教訓,那人生肯定更光明。 僅管,《唐山大地震》有人批評紅牛飲料或捷安特Giant腳踏車入鏡是不符合時代背景的,但我認為瑕不掩瑜。有人批評才會紅,希望《唐山大地震》在台灣上映時,也開出好成績。

四川大地震

大家都知道四川發生了大地震,但對大地震的發生,有人不動於衷、事不關己,也有人覺得這是台灣敵對的國家-中國發生的事,不需要在意,況且中國自己就有那麼多錢,我們把錢給中國,中國只是拿去發展武器。而且這還是許多社論(自由時報)的論調。這雖然無可厚非,但把自己縮小一點,世界就會更大,看到別人受到苦難,為什麼自己不能盡己所能,給予一些幫忙呢? 四川的地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幾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經歷過九二一大地震的人,一定對地震的情境印象深刻。九二一發生的時候,我還是國中生,當時在南投縣魚池鄉,就在震央埔里的隔壁鄉鎮。天搖地動一陣子之後,爸爸、媽媽叫醒我和妹妹,開車直奔國小的操場。(感覺爸爸、媽媽還滿有防災的sense的。)我們不是第一口家子到操場的,當時己經聚了一些人,大家都只靠車子發電,對外聯繫只有Radio。地震真得是很可怕的東西,雖然我不至於有創傷後症候群,但這還真是一個相當可怕的經驗。 將心比心,地震又發生了,而且是在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中國。台灣投入救災刻不容緩。第一、語言相通,由台灣人投入救災,不需要翻譯;第二、地理位置近。災難的發生就像戰爭,黃金時間分秒必爭。金錢、物資永遠不嫌多,台灣內政部的捐款帳號可以100%抵稅,一般慈善團體的捐款帳號可以抵20%的稅,但不論如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