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下午的時段的造像是“Bpaang Bpaa Lee Lai”(ปางปาเลไลยก์)。佛伸出手,接受猴子和大象所供養的東西。大象提供清淨的水,而猴子則提供蜂蜜。有一天,僧團裡的比丘A在洗澡後,把所有的水都用完了,一點兒都沒留下。比丘B看到了,就呵斥他,比丘A趕緊道歉。比丘A離開後,比丘B開始把這件事到處跟別人講。結果傳到比丘A耳中,他怒氣沖沖地要去跟比丘B理論。兩人爭得面紅耳斥。佛知道了以後,希望兩個比丘冷靜下來。兩個比丘完全不聽佛說的。佛再請另一個弟子目犍連幫忙。目犍連尊者也無法讓他們冷靜下來。當地人看到這個情況,開始對僧團失去信心。由於這兩個比丘的爭吵,人們對僧團有了極大的反感。佛難過地走進森林。森林空無一人,也自然沒有人能夠供養佛食物,猴子和大象就是在這個時候供養佛。這個造像就是用來記錄這個事件,提醒人們在團體中應該互相幫助和包容,不要引起爭端,否則給人的印象會很差、很差。 星期四的佛造像是“Bpaang Dtrasaruu”(ปางตรัสรู้)。因為佛可以祛除妄想、執著(自己的敵人),所以法喜充滿,證無上正等正覺。他首先悟四聖諦,這讓他遠離對物質索求的狀態;接著他能夠知道世間生滅的的道理(十二因緣);最後,可以檢驗這個生滅的過程,不論這個過程如何流轉(順逆)。突然大地震動,花草齊放。世間萬物都為此感到震奮。 星期五的佛造像稱“Bpaang Ramperng”(ปางรำพึง)。佛站著,並雙手交叉於胸前。佛剛成道的時候後,最初供養、歸依是兩個商人,他們叫提謂(Tapussa)和波利(Bhallika)。佛有一刻覺得眾生非常難教化,甚至不可能知道自己所悟的道理。他對於把這個道理教給別人的作法有一點兒懷疑,也想停止度眾。梵天知道了,就來為世人請求,希望佛可以教化世人。希望世人可以得渡。佛想了想,也想到了過去的佛做過什麼。過去的佛在悟後及入涅槃前,都會將自己所悟得的道理向世人宣說。佛知道世界上的人各式各樣,也許還是有人可以因為教化而有機會跟佛一樣修證得悟。有些人容易教,有些人比較困難。佛用蓮花來比喻不同的人。有些蓮花始終生長在土裡,也有些蓮花講水中或在水面上。人就像這些不同的蓮花。在水面上的蓮花在接受到陽光之後就能夠綻放,這樣的人之所以容易開悟是因為他們的貪慾比較少。也有些人即使接收了教法,進步的幅度比較小,但只要持之以恆地去接觸,仍是可以花開。รำพึง就是「思考」。為了不要讓佛的教法白費力氣,佛在確定教法可以留在世間前,都會持續將教法流布。這是佛的慈悲的展現。 星期六的佛造像是佛在靜坐的樣子,而上頭有天龍八部的龍眾(那迦, Naga)在護法,稱“Bpaang Nakprok”(ปางนาคปรก)。世間萬物都尊敬佛。有個風雨交加的夜晚,龍王把自己的身體蜷疊成七層,並且用自己的頭為佛擋風雨,使佛的身體可以乾淨。龍王的身體不只是為佛擋下風雨,一些寄生蟲、猛獸也都不敢靠近。雨停後,龍王化作人身向佛祈求。 參考來源: https://www.dharmathai.com/birthday-buddhas/https://www.thaiamuletsales.com/buddha-birthday-postures-meaning/https://www.ctworld.org.tw/chungtai/tour/b18.htmhttps://kknews.cc/zh-tw/fo/qb6e5gr.html
Tag: 兩個
在R進行有兩個隨機因子以上的混合線性模式
當我們只有一個隨機因子的時候,我們可以下面公式表示固定效果和隨機效果(以下公式皆使用lme4套件的lmer函數): correct ~ context + order + (context + order | id)correct ~ context + order + (1 +context + order | id) 上面兩種寫法,傳達相同的意思。兩種寫法中,前半的「context + order」為主要效果;後半的「(context + order | id)」和「(1 +context + order | id)」包含「|」的則是隨機效果。在「|」右邊的是隨機因子(id),而「|」左邊的則是受到隨機因子的影響,為了固定因子所產生、計算的截矩和斜率。 當我們有兩個隨機因子時,我們則必需先考慮這個因子的關係是交叉或套疊,才能撰寫相對應的公式。 當兩個因子彼此是套疊的時候,例如班級因子(class)套疊於學校因子(school),我們將兩者的交互作用另立一個欄位(school_class)去計算,如此我們可以有以下公式,下面兩個公式也是同義的公式: correct ~ context + order + (1 | school/class)correct ~ context + order + (1 | school) + […]
仰光的變與不變;善緣與孽緣:夜間的大金塔(雪德宮,Shwedagon Pagoda)
在仰光的第二天是星期五,也是一星期中最後一天的工作天,我必須在今天將申請泰國簽證的流程跑完,否則我將無法按計劃回到泰國。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在略有情逸致的狀態下一邊遊歷仰光。在享用過緬甸式的早餐之後,我們沿著大金塔(雪德宮,Shwedagon Pagoda)東門附近的市場和參道走。走過菜市場、走過半個參道。最後轉個彎,拐進了靈鷲山在仰光的道場。師父說:「緬甸是個佛國。平常,我們說軍人、長官階級很高,但要見主持師父的時候,事先要安檢之外是必需的工作,也都是抱著恭敬心地跪拜師父。」軍人尊敬師父,上行下效,緬甸這個國家就是佛國。但師父也擔心並勉勵軍人、長官說:「改革開放後,外國人越來越多之後,原先的傳統要能夠堅持住!」這個「原先的傳統」指得就是對三寶,佛、法、僧的敬重。從馬來西亞著名學者黃嬿蓉、當地華人楊大哥到來自台灣於仰光辦道的師父,無一不是見證並擔心仰光的改變。 緬甸自去年九月開始,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的轉捩點,改變許多,不過不變的也有。緬甸和台灣的關係,大概就是屬於這「不變」的地方。緬甸當局並沒有在台灣設有大使館或辦事處,我其實很困惑,台灣人究竟是如何在台灣取得緬甸簽證。我是在緬甸駐泰的大使館申請緬甸簽證,才有機會踏上佛國,費用810泰銖,三個工作天。而且它和越南的簽證一樣,它不會貼在中華民國的護照上,而是用一張很詭異的紙。緬甸的簽證如此難得,所以我也格外珍惜。相對的,泰國的簽證感覺就像是賺觀光財,雖然取得容易,不過泰國似乎也倚仗著自己在觀光上的影響力,有點泛濫的感覺。泰國簽證在各個地方的申請費用都不太一樣,在台北是台幣1100元,在檳城是110零吉,在仰光不是用緬幣計價,而是用美金,要價40塊美元,兩個工作天。緬甸駐泰的大使館和泰國駐台灣經濟辦事處有類似的景象,申請簽證的情況可用人山人海形容,不同的是,在曼谷都是外國人申請去緬甸的簽證,在台北都是台灣人申請去泰國的簽證。曼谷,似乎成了世界各國的旅人進去緬甸的另外一個門戶。 辦了簽證後,我們又去和另外一個德國著名學者彭樂福會面。快速地和彭樂福午餐、下午茶後,我們睡了午覺後,出發前往仰光必遊景點:大金塔。 晚上的大金塔仍然人來人往。大金塔為我們和另外一群人結了善緣,我們又結識了一群美國學者,他們各自有不一樣的背景:力夫(Riff O’Roney),印尼人,建築學專業,目前於仰光國際學校擔任數學教師;加林(Kalim Winata),印尼、香港背景,歷史學專業,出版業、軟體商;藍帝(Randy Wilk),美國人,心理學專業。有緣千里來相會,我們這幾個人就是擁有這樣值得讓每個人從千里來到仰光、來到大金塔相會的緣份。 這善緣又帶著我們到英國殖民時期所建設的十八街、十九街。這裡應該是仰光夜生活較發達的地方,人們就在店門口喝酒、吃碳烤,坐無虛席。 又是大金塔,又是聲色犬馬(不過,請放心,我們因為善緣相聚,所以我們都是不喝酒的人!)的夜市,矛盾卻自在,衝突卻令人喜愛。
我和八千個孩子:撿珍珠、一個孩子一個蛋
陳文茜的節目這一陣子在播送「我和八千個孩子」的記錄片段,也許有朝一日會集結成記錄片發行。我看到兩個新華愛心基金會的努力:一是「撿珍珠計畫」,二是「一個孩子一個蛋」的計畫。只是口頭或文字較無法感受其農村、山區貧窮需要資助的狀況,透過影像畫面,讓人感覺到社會的溫暖。 在大陸,「撿珍珠計畫」挑選一些因為家貧無法念高中的優秀學生,資助他們上高中,透過和當地的中學合作,將各種費用直接付給學校,開設「珍珠班」,每月由學校轉給每個學生250元的生活費。「一個孩子一個蛋」則是為了補充山區、農村小孩營養而設計。這些小孩每天尚未吃早餐就得千里跋涉走到學校去上學,並不是因為起床起得晚才不吃早餐,而是因為沒有錢去吃早餐。此計畫,給予上學的小朋友一個蛋當作早餐,許多小朋友一年只有生日那天才能吃到雞蛋,計畫開始之後,上學就能吃到雞蛋。 王建煊為現任中華民國監察院長,在他上任前,他在新華愛心基金會服務,這也是由他創辦的,後來由張君達,一個退休珠寶商,接替後續的工作。台灣商人在大陸除了投資之外,慈善事業大概可以作為第二春,繼續為大陸服務。 新華愛心基金會只是一個透過中天電視為人所知的慈善事業,還有許多默默耕芸的基金會、個人都在為這個世界、社會,在不同面向如貧窮、環境生態、弱勢努力。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能夠超越種族、疆界地進行有智慧的思考,並以人飢己飢的精神進行慈悲的行為,修福修慧就是最圓滿的人生。
地藏菩薩的故事
大家對地藏菩薩的刻版印象是其只會出現在地獄,為解救地獄眾生的菩薩。昨天上社課,看了地藏菩薩的故事,知道地藏菩薩為解救眾生的心願令人感動。下面分享心得和影片: 該影片有三段故事:婆羅門女、兩個國王和光目救母的故事,下面簡述三個故事內容和心得。 婆羅門是印度種姓制度的產物,有一個生在婆羅門的女孩從小就很討媽媽歡心,可是媽媽相當不喜歡婆羅門女親近佛法。每當婆羅門女想要禮佛、供養僧侶、誦佛經,每每被媽媽打斷,甚至冷嘲熱諷。當媽媽臨死前,才相信婆羅門女說的話,悔心信佛。媽媽死後,婆羅門女傾盡家財供養佛,並全心唸佛而能到地獄見到媽媽的情形。 兩個國王則是憂心旁邊國家沒有佛法,國家內殺、燒、擄、姦、淫、盜…等。於是兩個國王發願,救渡這些眾生後,才成佛! 光目救母則是在媽媽死後,透過阿羅漢的指示,知道媽媽生前殺生,所以現在在地獄接受審判,阿羅漢建議光目畫佛像、造佛像,將功德迴向給媽媽,在光目的修善下,母親重新投胎成為婢女的女兒,其利用只有十三歲的光陰,行善積福,而後能夠升天繼續修行。 三段故事內,都是地藏菩薩故事,分別在不同世現身。因為看到別人苦難,把發願救渡眾生的側隱之心發揮到極致,地藏菩薩是最好的典範。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送行者」頂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的光環,似乎能夠吸引更多票房。第一次聽到送行者這部電影,是林佑威扮禮儀師為送行者宣傳;第二次聽到送行者,是陳文茜在電影得獎後,在世界週報上的介紹。碰巧有喜滿客的電影卷,就到電影院看送行者一片。我看的電影前一個場次,正好是龍巖集團的包場,這些人生旅途最後的送行者,的確令人感佩。 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男主角的樂團解散了,被迫回到故鄉山形縣,找到了「旅程」服務的公司,應徵後才知道是擔任禮儀師,負責納館的工作。男主角的老婆不能諒解,於是離開男主角。然而,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太太看到男主角那份對得工作的熱誠和負責任,兩個人又和好了。 此電影的配樂相當好聽,看到片頭就知道原來是「久石讓」負責配樂。很奇怪的是,「送行者」這樣「可能」會哭的電影,整個電影卻能讓人感到詼諧的幽默,但這不是搞笑,且仍能感覺到那份對長者、亡者和長屬的關懷。 我們不必要執著身體,但人還活著的時候會吃、會喝、會排洩,這就是為了身體的正常運作;人死了之後,這念心已經不在身體上,但人們總是希望它漂漂亮亮的,就像生前一樣,家屬看了也能安心地「送行」。 禮儀師或送行者就負責這個「漂漂亮亮」的工作,或許生前沒有時間、精力、金錢去打扮,但在人生旅途的終點,至少要畫上一個完美的句點。然而,這樣的工作卻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勝任的,這樣的工作有時候甚至是讓人瞧不起的。我們必須感謝喪葬業者的默默付出,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沒有任何一個職業是對社會沒有貢獻的。 下面為預告片:
Patunam:泰國的五分埔
早上約莫九點半起床,因為Zue要上日語課。搭計程車是最快且不會遲到的方法之一。Zue似乎也開始對曼谷熟悉了!他買了bts smart student card也用他的學生證幫我買一張。學生卡有一個月效期,一個月內可以用二十次,每次十七元。 我先去big c裡面的superrich換錢。今日美元匯率為34.20,不確定這是不是最好的匯率,不過據說這是最好匯率的地方,於是我先換了兩百元。換了錢就能隨意買東西了。買了裝手機的小零錢包,也買了炸雞皮和椰漿飯。這些通通使用泰語。我的泰語實習也在這幾天正式展開。 下午遇到Zue的朋友Som。先去寄了幾包香菸,然後沒有目的地隨便亂走。接著到朱拉隆功的圖書館。朱拉隆功雖然離暹邏廣場很近,但仍然和kaset大學很像,只要一進入校園,就是那舊舊的感覺,似乎很適合拍鬼片。 離開圖書館,bei載我們到PATUNAM買東西,這裡專賣wholesale,就像台灣的五分埔或韓國的東大門。不過這個地方比五分埔和東大門都好太多了!還有food court在這裡。順帶一提,在這裡認識了兩個人,jei和vee,都是zue的朋友。 買了一件西裝外套和一個襯衫,做用批發價,分別是六百元和一百八十元。之後我們每個人都在food court吃了兩餐。搭glab的車先回zue的房間,再到star coffee,就是現在撰寫文章的地方了!很可愛的地方。 ในวันที่เราต้องไกลห่าง – Lula
台大人,笨笨笨(李敖)
李敖演講開始先說自己為什麼在研究所時休學?原因是李敖當學生的時候,寫文章批評了許多人,校長、學務長…等,不想讀了。李敖,今年七十四歲,卻還沒死!自認不是冒充聖人。李敖引用王陽明說的話:「我做聖人做不到,但聖人做我未必能做到。」大概自許是王陽明一樣,雖非聖人,但也是個怪咖。下面文章為李敖在台大的演講,講題為「台大人,笨笨笨」: 有人問過李敖,到台灣喝了四十年的台灣水、四十年的台灣米,還不會講台灣話,是什麼心態?李敖回答,就跟四百年來台灣的閩南人,到現在都還不會講高山族的語言是同一個心態。全世界有五千六百萬人講閩南話,假設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都講閩南話的話,至少還有三千三百萬人還在講閩南話,新加坡還有大陸地區福建省的人民。除了新加坡外,就是福建省的人了,說閩南話是台灣話,講匪區的話,是自欺欺人,講人家的媽媽講的話。愛台灣,卻講匪區媽媽的話。這是台大人第一笨。 普通話就是國語,國語就是普通話。台灣的國語,有台灣的特色。北京、上海的普通話,也各有其特色。表達感情的語言因地區而異。山東被打不會說唉喲!會說fer。語言是後天的,我們講的也不純粹的國語,我們說打烊了,是學習上海人的說法;說軋頭寸是來自蘇州。老是把閩南語當成台灣話,把匪區的話當成自己的話,台大人一直相信,那就是笨。從小就被騙。 被誰騙?蔣介石騙你。李敖恨蔣介石,被關在牢獄中,不能看書。李敖問獄卒:「可不可以看三民主義、五權憲法、蔣總統全集?」獄卒同意了!於是李敖在牢獄中,關讀了許多書。看了蔣總統全集(儘管李敖知道這都是別人捉刀的),但李敖發現了一個東西:一九五○年,三月十三號,我們現在的中華民國早就亡國了,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就在秘密談話中說中華民國亡國了。 依國民黨說,要返聯公投?依民進黨說,要入聯公投?我們被騙了。中共在安理會中有否決權,返聯或入聯都無法改變什麼。二七五八號決議中,聯合國趕出蔣介石團隊,並沒有趕走台灣。台灣一直在聯合國裡面,你們這些兩千三百萬人神經病呀?林濁水說蔣介石主張漢賊不兩立,而導致退出聯合國,才使台灣落得今日這地步。美國檔案早就公布,蔣介石同意有兩個中國,並以普通會員在聯合國裡面,是美國總統從中作梗。你還一直相信美國人會幫助你台灣人嗎?這是第二笨。 美國和英國變成兄弟之邦,打了八年的戰,才成為兄弟之邦。李敖當初在立法院用瓦斯噴人,就是反對軍購。我們的愛國者飛彈有什麼用?共匪一顆飛彈一萬,愛國者飛彈一顆三百萬,攔截一顆需要三顆。台灣那些混蛋說:「不買武器不愛台灣!!!」台灣人以為美國會保護我們,於是我們把錢往美國送。 歷史上,美國有四次逃之夭夭,背叛中華民國的記錄。中美斷交前一天,駐華大使向宋楚瑜說要見蔣經國總統,宋楚瑜立刻安排安哥治和蔣經國見面。美國國務院只給台灣三個小時處理中美斷交,安哥治因為和宋楚瑜有私交,多給台灣七個小時。美國是如此保護我們的。 怎麼辦?自救!大學生,作為高層知識份子,本來應該救這些群眾。但現在自身就被騙,別人救不了,自救先。答應演講時,李敖提出了兩個題目一個是「草莓再野還是草莓」、另一個就是「台大人笨笨笨」,後來承辦演講的人選了「 台大人笨笨笨」。對李敖而言,根本沒有差別,因為不論講「草莓再野還是草莓」或「台大人笨笨笨」兩個內容是一樣的。高高在上的學生有沒有民胞物與的精神去救人,那就是水肥大隊了!看台灣大學的陳維昭就知道,自肥條款。搞不下去了,找個怪力亂神的來當接班人。 我不鼓勵你們像我李敖這樣有種。梁啟超聽了康有為說話之後,影響了整個中國的現代史。今天我給你們建議:當了英雄好漢才覺得空間渺小,林義雄就是坐牢坐得頭腦壞掉了。政治犯可以很快樂的過活。有一個日本作家叫「坪內逍遙」。就是在一坪的空間內,仍能很逍遙。李敖坐牢時能夠很逍遙,在蔣介石死後,李敖要求國防部,開放之前的關他牢房,發現已經滿地的荒草,坪內逍遙積了一個硬幣厚的塵土。被關起來的時候才知道空間多麼小,時間多麼長。不過老蔣也死了,李敖還能站在台上繼續罵他。 奉勸各位:大徹大悟,洗面革新。能夠遠走高飛就遠走高飛,不能遠走高飛,至少不要被騙。從來沒有人以中國人的身份得了諾貝爾獎,只有一個人,達喇,但達喇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高行健以法國國藉得諾貝爾獎;李遠哲以美國國藉得到諾貝爾獎。 愛因斯坦說:「百科全書上能看到的數字,我都不記。」李敖說:「電腦有太多的垃圾。」物理對物理學家來說太難了,因為物理學家不懂數學。化學對化學家太難了,因為化學家不懂物理。我們可憐在於台灣被弄得烏煙瘴氣。為什麼李敖沒有騙?因為李敖能夠開發自己。我們都是被騙的小可憐。你們今天沒有希望了,我離開台大五十年,有學術成就的人有,不過只有我恰到好處又恰到壞處。美國傑佛遜說:叛個小亂是好的,會吵的小孩有糖吃。台獨只能是個工具。 中華民國是一具死屍,對整個中國而言,台灣只有千分之三。共產黨叫馬英九看好中華民國這具死屍,而民進黨要借屍還魂。大家在搶中華民國,馬英九要跟小蔡說:「死屍還我。」蔣介石說光復大陸不靠武力,我們等了好幾年,都是一場夢。好的日子要來了,今天你聽了李大師的開示,說台大人笨笨笨,希望台大人開悟。不要再相信外面的鬼話了。
人生的十字路口(天下雜誌:蔡明明經理演講)
今天「人力資源發展」課程,老師邀請了天下雜誌人力資源部門的主管蔡明明班上講「職涯」發展有關的議題,同時介紹「天下集團」。或許會聽到許多老生常談的內容,不過由一個人力資源部門的主管來演講,就是會讓人想多聽一些,大概有如研究方法說的「權威」的迷思。下面簡述心得: 就業或升學似乎是畢業的十字路口,國中畢業時會遇到一次、高中畢業時也遇到一次、大學即將畢業又將面臨一次。蔡明明認為如何在十字路口上考慮自己的方向有兩個需要自己檢視的重點,分別為外在環境和內在優勢。外在環境如:全球暖化受到重視,於是節能減碳有關的腳踏車工業又興起;內在優勢則每個人不一樣,也許現在不具備,在畢業都還能夠加強充實自己。 就我這個不看電視新聞、雜誌,只看google的首頁新聞來看外在環境,目前外在環境應該就是越來越多人在學中文的趨勢;而內在優勢則是我會說中文和英文,目前因為喜歡泰國開始學習泰語和泰文。因此,我希望畢業後能夠在泰國當中文老師。上面的邏輯看來似乎成立,不過也有可能我先立下「在泰國當中文老師」的志願,然後才找相應的外在環境和內在優勢。再仔細想一想,這個似乎是「複製」過去全世界都在學英文的時候,許多英語系國家的年輕人到世界上需要英語老師的角落去擔任英語老師。「創新」才會有機會,不過我相信語言教育的領域中,數位教學總是不及母語使用者的面對面溝通,文化或習慣是長久累積,就目前環境看來,「老師」這樣的工作應該還是有需求的。 有目標、有系統、有紀律的學習加上謙虛、傾聽、包容的態度,大概就能「成長」。我們看了王建民和謝依旻的成長影片,兩人各自有目標(成為職業球手和高段棋士)、系統(到北體讀書和赴日本學圍棋)加上紀律(持之以恆地學習),兩個人,至少目前看來,都是相當有成就的。 為天下雜誌的人可能會有的價值觀就是「正直」,為台灣社會奮鬥。天下雜誌同時擁有社會責任,例如認養公共藝術空間「松江詩園」,不定期會有團體在該場地提供免費表演的欣賞;推動偏遠地區小學的希望閱讀等。能在天下雜誌工作,也算是為華文社會盡一份心力。能夠在天下雜誌工作大概都會具備以下的條件:能力、熱情和理想。 順帶一提,天下雜誌總部附近有一個天下雜誌另闢的複合式餐飲「書香花園」,裡頭有書、有食物,也推薦給大家。下面附上演講中,觀看的影片,由於大家對王建民比較熟悉了,僅附上謝依旻的影片,謝依旻是台灣到日本發展的18歲女棋士;影片後為「張忠謀:大學生要做的十一件事」: 謝依旻成長紀實影片:淬鍊 張忠謀:大學生要做的十一件事 張忠謀:大學生要做的十一件事 View SlideShare presentation or Upload your own. (tags: life)
還在呼吸的古城:慶州
今天的計劃是到慶州,然後往首爾。我一早就起床,昨天睡沙發,蚊子都愛咬我。搭九點三十分的車子到慶州約一個小時,租了腳踏車之以就開始在慶州的旅行了。 慶州和吳哥窟或亞育塔亞很像,是以前的政治中心而且留下許多活古蹟,官方的文宣寫「是還在呼吸的古蹟」。但以我今天騎腳踏車的經驗,我想慶州不適合用腳踏車旅行,因為佛國寺距離挺遠的,若只有在城內是可以的,不過要到佛國寺還是搭公車的好,我來回騎了四十公里。@@” 佛國寺和之前的梵魚寺相較,是宏偉、古老許多,不過是收費的,而且沒有提供齋飯。真的是給觀光客參觀用的。 慶州城內包括觀星塔、王塚…等,都和住居交錯混雜,正如亞育塔亞一樣,是在呼吸的古蹟。 約莫四點多鐘,我就離開慶州,到首爾了。 首爾的地鐵交通相當發達,人也相當友善,不輸泰國。我投宿的地方在安國站,搭地鐵到安國站之後,我找不到我投宿的地方,兩個韓國女孩看我迷路狀,主動前來詢問,並協助我找到我投宿的地方。我想這是我在台灣也對會遇到的情況。真是謝謝這兩個女孩。 住宿的地方又一個日本人休假一個星期跑來首爾玩,明天就回去了。有點心神不寧,憍憔的感覺。我想他需要一個人和他講話、聊天。唉…我要去睡覺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