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不同

詩山華僑經濟連結:雨傘產業與鳳山寺的跨境影響

閱讀陳志明與吳翠蓉的《詩山跨境與經濟活動》,讓我對中國福建南安詩山鎮的歷史與華僑貢獻有了更深的認識。詩山因雨傘產業而興起,並且在不同時期獲得海外華僑的資助,從民國初年到改革開放,這些資金與技術的流動,深深影響了詩山的經濟發展。 鳳山寺的歷史與海外華人的貢獻 詩山的鳳山寺在海外華僑社群中佔有重要地位,包括東南亞、台灣、香港和澳門的鳳山寺都源於此地。然而,文革期間詩山鳳山寺遭到破壞,後來在菲律賓與新加坡華僑的倡議下得以重建。其中,台南的信眾更是捐資建造了大雄寶殿,這充分顯示了華人對家鄉信仰文化的支持。 雨傘產業的興起:僑鄉經濟的典範 除了宗教與文化的維繫,詩山也因海外華人的經濟支持而成為「中國雨傘城」。這一產業的起源,與台灣的華人企業家有密切關係——許多台胞資助當地親屬,提供資金與技術支援,促成了雨傘製造業的發展,使詩山成為中國重要的雨傘生產基地。 僑鄉投資:情感與經濟並存 海外華人對僑鄉的投資不僅是情感聯繫,更涉及經濟考量。僑鄉作為華人文化與經濟的橋樑,讓投資者能夠利用社會資本,建立穩固的商業網絡。而這樣的關係,也讓詩山與海外華人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 我是海外華人嗎? 回顧自己的家族歷史,我不禁思考:「我算是海外華人嗎?」祖籍可能在福建莆田,但曾祖父已在台灣扎根多代。然而,家族墓碑上仍刻著「莆田」,族親們的調查甚至能寫成一本書。這種身份認同的問題,或許是許多華人共同的經歷,也反映了僑鄉文化的延續與變遷。 詩山與海外華僑的連結實例 高雄苓雅區曾恭迎來自中國大陸詩山鳳山寺的廣澤尊王,這顯示了兩地之間仍然保持著深厚的文化與宗教聯繫。這些跨境交流,無論是宗教、經濟或文化,都是華人社群維繫的見證。 結語 詩山與海外華僑的關係,既是文化的延續,也是經濟的合作典範。透過對鳳山寺的重建與雨傘產業的興起,我們可以看到華人社群如何影響家鄉的發展。這樣的故事,也讓我們對「僑鄉」的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你對詩山的華僑文化有什麼看法?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

視覺的缺席:心盲症與記憶之間的奇妙聯繫

有沒有想過有人無法在腦海中想像圖像?這並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個真實的心理現象,稱為「心盲症」(aphantasia)。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這個現象以及一項有趣的研究,該研究揭示了心盲症患者在記憶上的特殊之處。 什麼是心盲症? 心盲症是一種無法自願形成視覺意象的狀態。也就是說,患有心盲症的人無法在腦海中「看見」物體或場景,即使他們有正常的視覺能力和認知功能。儘管如此,這些人往往在其他認知任務上表現良好,這讓科學家們對他們的記憶過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研究方法 一群研究者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在線研究,邀請了61名心盲症患者和61名對照組(擁有正常視覺意象能力的人)參加。參與者被要求觀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圖片,然後從記憶中繪製這些場景。接著,研究者分析了他們的繪畫,評估了其中的物體細節和空間精確度。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心盲症患者在記憶物體的細節方面存在顯著缺陷。他們的繪畫中通常缺少顏色,且物體的細節較少。然而,這些患者在記憶物體的空間位置上表現得和對照組一樣好,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更少出現記憶錯誤。 這意味著,即使心盲症患者無法想像出圖像,他們仍能精確地記住物體的位置和空間關係。這也暗示了我們的大腦可能有獨立處理物體細節和空間信息的不同系統。 研究啟示 這項研究提供了對心盲症這一心理現象的深入理解,並展示了記憶和視覺意象之間的複雜關係。心盲症患者能夠通過符號或文字代替視覺意象來記憶信息,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記憶的本質。 Bainbridge, W. A., Pounder, Z., Eardley, A. F., & Baker, C. I. (2021). Quantifying aphantasia through drawing: Those without visual imagery show deficits in object but not spatial memory. Cortex, 135, 159–172. https://doi.org/10.1016/j.cortex.2020.11.014

澳門與墨爾本: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龍舟/端午節觀點比較

這篇文章名為《從文化活動到體育活動:龍舟比賽中的文化真實性案例研究》[1],探討龍舟節從中國漁村傳統私人道教儀式轉變成國際賽事的情況。作者在澳門和墨爾本舉辦的國際龍舟節的參與者中進行了一項案例研究,揭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活動的動機和看法可能不同。文章討論了在將文化活動轉化為體育活動時保持文化真實性的重要性,因為文化活動越來越被用作旅遊目的地的市場推廣策略。文化背景被討論為旅遊目的地吸引力的主要決定因素。通過檢查過去的文化和真實性,本文提供了關於這些類型的活動作為旅遊景點的文化可持續性的見解。 這篇文章研究了來自澳大利亞和中國澳門參加國際龍舟節的人,並比較了這些參加者的動機和對活動的看法,揭示了文化背景可能對觀點產生差異。(p.7, 9, 11)文章強調了文化正統性在文化活動轉變為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的重要性,在這些類型的活動作為旅遊擬定市場和推廣策略方面越來越受到重視。(p.7)文章提供了在文化可持續性和目的地旅遊吸引力方面的深入了解。 (p.14) 澳門舉辦的國際龍舟節起源於傳統的道教儀式,現已發展成為國際性賽事(p.4)。龍舟節對於澳門人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年度社區活動,還作為一種促進和推廣澳門旅遊業的方式(p.4)。在澳門的龍舟節中,大部分的隊伍都是本地的(p.4)比賽中舉行的慶祝典禮和儀式包括祈福儀式、揀艇、掛青、燃放鞭炮等(p.13)。這項研究還發現,對於參賽者而言,在澳門的龍舟節中,文化的真實性和傳統性比在墨爾本的龍舟節更受重視(p.9)。由此可見,澳門舉辦的國際龍舟節兼具文化和體育的特點,將傳統和現代融合,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本地文化活動,也是一種旅遊促進和市場推廣策略。 祈福儀式是指在龍舟比賽前通過道士祈求神靈保佑比賽順利進行(p.7, 11, 13)。揀艇是指選出龍舟比賽中表現最好的人擔任龍舟的領航員(p.7)。掛青是指在龍舟船頭掛上菜葉,象徵著生命的延續和安全,希望賽事平安(p.13)。燃放鞭炮是一種民間傳統文化,旨在求神拜佛、祈盼平安(p.11)。 而墨爾本舉辦的國際龍舟節通常是在每年三月舉行,地點是在雅拉河(p.4)。此活動同樣免費提供龍舟予參賽者,而參加的隊伍通常來自墨爾本、維多利亞州、其他地區和國際(p.4)。節日通過合併社區參與慶祝墨爾本的河流與運動活動,以及龍舟文化和儀式的傳統特色,來實現這一目標(p.4)。相同的是,墨爾本與澳門一樣,有些參賽者認為龍舟節是一個保持身體健康的方式(p.9)。 文化背景可能對觀點產生差異,意思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同一個事件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評價。根據文獻(p.11) 在澳洲和澳門的龍舟節中,參加者對文化內涵、傳統性、激動人心和表演性等方面的看法會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產生顯著差異。例如,在問卷調查中,對於龍舟節是否符合傳統、真實等文化內涵的看法,澳門參與者的比例更高(p.11)。此外,參加次數和文化背景也會影響參與者對事件的看法和評價,例如,在澳洲,參加次數對參與者對傳統和真實性的看法會產生影響(p.12)而在龍舟節中,亞洲文化背景的參加者更傾向於認為事件具有地方性和社區性特徵(p.14)。 這個研究採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分別在中國澳門和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辦的國際龍舟節上研究參加者的動機和對文化真實性的看法。研究者設計了一份問卷調查,包括參與活動的動機、對該活動的看法以及前導和後導龍舟比賽期間進行的傳統和宗教儀式。問卷採用定量研究方法並使用SPSS進行統計分析,分析變異數和獨立樣本平均數t檢驗用於比較不同參加次數和不同文化背景之間的參與者的動機和看法的差異(p.7, 8). 研究結果顯示,文化背景是決定旅遊目的地吸引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者強調在轉變文化活動為運動活動時保持文化真實性的重要性(p.7). 在對比澳洲墨爾本和中國澳門的龍舟節參加者的調查中發現,亞洲文化背景的參加者比較重視活動的文化真實性和傳統性(p.7, 14)。因此,可以認為亞洲文化背景的人比較重視文化真實性。

職場中的壓力面面觀:不同職業環境下的控制結構對工人尊嚴和情感狀態的影響

控制結構指的是組織在工作場所中使用的控制方式和技術的組合。(p.3)這種結構包括直接監管、任務劃分、自動化、規則、在職培訓和參與等六種控制方式。其中四種是基於對工人權利進行明確約束的 (即直接監管、任務分割、自動化和規則)。另外兩種 (即在職培訓和參與)則更間接地操作,通過調整利益來激活工人的利他導向和社會控制(p.3)。研究表明,在不同的職業環境中,控制結構的配置會對工人的尊嚴、情緒狀態和行為產生不同的影響(p.2)。在專業人士中,控制結構對自我表達、承諾和自豪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也造成了高度的壓力(p.2)。然而,在手工和服務行業中,控制方式限制了工人的自我表達和自豪感,甚至有可能導致工人被去人性化並燃盡(p.2)。總之,控制結構是指工作場所中的各種控制方式和技術的組合,對工人的工作體驗和行為具有不同的影響(p.2)。 這篇文章[1]研究不同控制組合對於不同職業環境中工人的尊嚴、情感狀態和行為的影響。作者通過對154個職業群體進行田野調查,包括生產、服務和專業領域的工人,來評估包括直接主管、任務分割、自動化、規則、在職培訓和參與等不同類型的控制對工人的影響。研究得出結論,專業人士面臨具有說服力的控制結構,可以自由表達自己、承諾和自豪,但由於與工作的密切聯繫,壓力也很高。相比之下,生產和服務職業的工人面臨強制性的控制結構,這些結構會剝奪工人的人性化並導致疏離和倦怠。然而,額外的限制措施可以緩解這些控制束縛,幫助維持工人和雇主之間的保護距離,限制剝削和情感壓力。最後,相比於專業領域,生產和服務環境中的說服性控制結構效果更小。研究為最小化每個職業類別中遇到的控制結構的負面影響提供合理的討論,並強調迫切需要解決專業人士的壓力問題。 生產領域的職業包括工人、技術工人和機器操作員,在這些職業中,勞動力通常受制於直接監督和嚴格的規定,這些控制方式會剝奪工人的自主性,使其產生失人格化的感覺,並可能導致疏離和燒盡。在這些職業中,額外的限制可以幫助工人維持與雇主之間的保護距離(p.14)。 服務領域的職業包括售貨員、快餐店工人和酒店服務員,在這些職業中,自動化程度相對較低,工人需要接待顧客,這意味著他們的工作時間可能受到別人的影響。此外,他們也面臨著嚴格的工作規定和監督,這些限制對工人的自主性和尊嚴造成了打擊(p.23)。 專業領域的職業包括醫生、律師和工程師等高技能職業,這些職業的控制結構相對較為單一,通常由規則和自我監督組成,鞏固了專業主義。這些職業的工作要求高度的有創意和自我表達,通常存在於創作性工作的早期階段(p.11)。然而,在這些職業中,工作壓力非常高,並可能導致燒盡和情緒困擾(p.11)。 研究表明,不同工作環境下的控制組合對工人的尊嚴、情感狀態和行為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專業人士面臨著有助於自我表達、承諾、自豪的具有說服力的控制結構(p.2)但由於與工作的高度認同而產生高壓力(p.2, 11, 20)。相比之下,手工和服務職業的工人面臨著剝奪尊嚴、使工人變得非人性化,並導致疏離和倦怠的強制性控制(p.2)。然而,這些強制束縛受到其他限制的緩解,這有助於保持與雇主的保護距離,限制剝削和情感壓力(p.2)。另外,手工和服務環境中的具有說服力的控制結構不如專業人士中出現的控制結構好(p.2)。至於影響,強制性控制在手工和服務職業中能限制自我表達、努力和自豪的表現(p.2)。而在專業人士中可能導致強大的自我批判和壓力(p.11,20)。 根據文獻(p.2, 20)專業工人往往面臨模糊邊界的挑戰,他們在任務、利益、情感上與雇主相互糾纏。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壓力高、疲憊不堪。文獻(p.20)指出,許多專業工人通過持續評估自己的成功和失敗,以及在身份規範的背景下進行身份工作,來模糊自己與任務和雇主之間的邊界。這些過程會使專業工人“自我調節”,並從工作中獲取無法量化的內在滿足感,這些滿足感使得工人願意源源不斷地工作。然而,這個無情的自我調節過程會導致專業工人失去自我,並使他們缺乏同事間的支持網絡。因此,專業工人需要注意保持邊界並在工作中爆發情感(p.20)。 總體而言,受控制方式的限制最少的專業職業最能滿足工人的自我表達和尊嚴,而生產和服務職業的控制方式對工人的自主性和尊嚴造成負面影響(p.8, 12)。需要針對每個職業類別中遇到的控制方式減少負面影響(p.2)。同時,也需要重視專業領域中的工作壓力(p.20)。 專業領域的工作壓力是普遍存在的,這往往來自於該領域的控制方式以及專業身份與工作之間的模糊邊界(p.11, 20))。專業人員常常需要在自我認同和身份塑造之間進行平衡,以及在長時間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投入和品質,並因此面臨壓力和焦慮(p.11)。此外,由於專業人員通常需要在高度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工作,他們的壓力和不安感也會隨之增加(p.5)。 針對專業領域工作中的壓力,必須釐清工作身份和自我的邊界,並為這些邊界建立保護機制,從而減少消耗專業人員的精力和情感能量(p.14)。同時,專業人員可以通過增加同事之間的支持和協作來緩解壓力,這需要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展現出更多的真誠、理解和支持性(p.20)。專業人員還需要更多地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擔憂,並將其轉化為共同行動的力量,以推動專業領域的發展和改進(p.20)。

合艾:台中一廣的加強版

  合艾並不是宋卡省(Songkla)的省會,但因為其地理位置,它甚至比宋卡更有名。經由陸路從曼谷到馬來西亞,不論你搭火車或公車,一定會經過合艾(Hat Yai)。藉由到馬來西亞辦簽證的機會,順便去合艾玩。從曼谷南線巴士站可以到合艾,我搭乘私人營運的巴士,一等車要價747泰銖。這似乎是公定的價格,不同家但相同路線也是這個價格。從合艾可以到檳城去,有箱型車可以搭,也算舒服,去程我買了390泰銖,回程買了30零吉,差了快要三分之一的價格。 合艾比較熱鬧的地方就是李氏花園(Lee Garden)廣場,從那附近往外擴張有許多商場,大多有華文標示,應該都是華人經營的商場。商場的內外很像台灣台中的第一廣場,氣氛也很像。你可以在這附近找到很多旅社,從廉價到高檔。合艾旅社的風格和檳城旅社的風格有相當大的差別,合艾的旅社燈光昏暗,感覺隨時會有什麼事發生一樣;檳城的即便旅社也是舊舊的,但至少通風、光明。 除了在李氏花園附近可以找到住宿的地方外,也可以在公共汽車站附近找到住宿。而且公共汽車店附近有個夜市,我一直到要離開合艾的前一個小時才發現它。因為它在一間7-11的後面,讓你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合艾有世界第三大的臥佛,在合艾乃寺。雖說泰國是個信仰佛教的國家,但合艾乃寺的香火甚至不如檳城的泰國佛寺的香火,而且荒煙漫草,推測是自泰國南疆爆炸事件以來,加上有人進入佛寺殺害僧侶,所以才落得這番景像。儘管如此,還是有一些堅定信仰的信徒和師父,以微薄的人力維持寺廟的運作。我光是偶爾疑心病地想起炸彈就坐立難安,更何況這些信徒和師父是常久待在寺廟裡,真不得不叫人佩服。 宋卡在合艾的東北方,有公車可以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