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個人觀點與評論

初三大四我爱你 ม.3 ปี 4 เรารักนาย

「初三大四我愛你」的女主角和「友誼 我和你 เธอกับฉัน」的女主角是同一個,男主角則是第一次看到的大眼睛帥哥,拍攝地點包含在泰國曼谷以及普吉。在曼谷的場景非常令人熟悉,會把人的記憶拉回曼谷;我沒去過普吉,不過電影裡普吉的房子和新加坡或馬六甲的房子很像,大概有許多華裔移民在那邊落腳生根。下面分享看影片的心得: 對於該電影最大的心得就是「無常」。我們常常認為身邊的人、事、物都是理所當然地存在,然而當一個心愛的人、事或物從身邊消失時,頓時會不知所措,甚至感到不安、害怕。 男主角「梯」是實習醫生,照顧醫院裡的嬸嬸,平常和她掏心掏肺,沒想到在一個假期之後,她突然過世了;梯的弟弟「納」喜歡「珍」,在一次車禍中,珍過世了,小納在到了普吉也是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淚流滿面。珍的姊姊「淳」更是發瘋似地生活亂七八糟。如果人們能夠接受「無常」的道理,或許在遇到逆境時都可以安然渡過。 能夠看到這影片首要感謝暹邏院線,請直接洽暹邏院線。

二○○九台北聽奧開幕大典

我和黃心怡對第二十一屆奧運會夏季運動會開幕大典的售票成績有不同看法。黃心怡認為台北聽奧的開幕大典和高雄世運的開幕式的座位一定剩下許多沒有賣出去;而我認為,售票情況應該如太陽馬戲團或大河之舞一樣,一定馬上就售罄、一票難求,我依據北京奧運及各個國際團體於台灣售票的情況來預測。 去年北京奧運和上海殘奧開幕的時候,我人在日本和韓國,沒有機會從頭到尾觀看。今年高雄世運的時候,我正好到官田新訓,也無緣目睹。這次台北聽奧能夠完整觀看,覺得很有心得。北京奧運開幕由張藝謀指導,經過包括李安等國際團隊比計劃而生;台北聽奧初期未受政府、國家資助,單單由「中華民國聽障者體育運動協會」和世界各國競賽,各國團體傾國家之力在投入,台北僅透過一個組織能夠爭取到實在不容易。爭取到的初期,台北市是馬英九(國民黨)執政,中央政府是民進黨政府,中央對地方沒有足夠的預算,台北市政府從一開始的規劃就相當佶侷,跳水台、游泳池都不符國際賽事標準,游泳比賽不得不移師新竹舉行。連這次開幕大典都是由賴聲川導演無酬演出,可見台北是在經費、預算有限之下才生出這樣的二○○九聽奧。下面為台北二○○九聽奧開幕大典藝文表演的順序: 第一幕:倒數 第二幕:曼達拉獻禮 第三幕:升會旗 第四幕:海與大地的傳奇 第五幕:神秘水塘 第六幕:都會的脈搏-過去與未來的交會點 第七幕:好吃在台北 第八幕:祈福-我就是力量 後面為開幕大典: 第九幕:運動員入場 第十幕:正式禮節 第十一幕:點燃聖火 第十二幕:慶祝

讓愛發光 ขอให้รักจงเจริญ Me…Myself

使用電影進行置入性行銷是相當普遍並容易的事,可能是有意,可能是無心的,一切也看觀看者、閱聽眾如何去解讀。把「人妖」置入電影,使社會產生對第三性友善的氛圍,大概是泰國電影常常有的概念,例如人妖打排球或美麗拳王,我再來分享一部阿南達主演的「讓愛發光」ขอให้รักจงเจริญMe, Myself: 一開始是很老梗的出了車禍,男主角Tan失去記憶,不知道自己是誰、來自哪裡。女主角Oom是秀場的指導,單身,和姪子Ohm居住在一起。女主角Oom就是撞到Tan的人,所以Oom就負起找回記憶的責任了。接著就是日久生情那一套嚕。過程中,有許多蛛絲馬跡可以說在「娘和Man」的量表中,Tan是有點中間偏娘的。Tan協助Oom打掃房間,打架打輸別人…等。 記憶逐漸清晰之後,彷彿晴天霹靂,和Oom好像男女朋友的Tan竟然是普吉島秀場的人妖皇后。這讓Tan去思考「我是誰?」當中Tan說了一些話,我覺得很有意義,記下來和大家分享: 「我是自己期待變成的那個我?還是別人期待我變成的那個我?」好像是有點社會學或哲學的思考,我覺得這部電影滿有意思的,和大家分享如下:

我為什麼學習泰語?

我想很少有人問「為什麼學英語?」或「為什麼學日語?」因為對華人,特別是住在台灣的中華兒女,鑑於和美日的商貿等關係,學習英、日語相當普遍。學習泰語就顯得相當少數而令人好奇其動機了,分享我學習泰語的動機和心得,也鼓勵大家學習更多語言。 我明白語言是很重要的東西,但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有華語和英語就足以應付全世界的旅行行程了。事實上,也差不多是如此,即便我們知道日本人不喜歡說英語,但是英語在日本就算無法暢行無阻,但也不是完全派不上用場,所以英語是很足夠的。 那為什麼我要學習泰語? 我想學習泰語的動機,已經超越「溝通」的需求了。學習語言,都希望能夠溝通,進一步能夠透過語言進行社交活動乃至謀生。 首先,泰國是東南亞國協中首屈一指的國家。東南亞國協欲成立之時,新加坡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依賴其和西方國家的特殊關係,新加坡斡旋西方國家和東南亞國家,成就東南亞國協。當第一次會議召開時,新加坡退居幕後,讓泰國作東。可以想見泰國在東南亞國協中算是舉足輕重的角色。當然,依此觀點作為學習泰語的話,那學習馬來語(可以在印尼和馬來西亞使用)才是更有力的。 第二,泰國的流行文化。New York Times曾經發表過「Tokyo, Watch Out」文章,內容講述東京引領亞洲時尚地位可能不保,因為曼谷很快就會取代東京,成為亞洲的米蘭,設計、時尚的領頭羊。除此之外,電影、廣告行銷或其它設計的東西,曼谷成為創意基地。這時候,學習泰語的動機,就比較像是因為興趣,因為對服裝設計或廣告行銷有興趣,學習泰語。我想我不是對電影有興趣才學習泰語,我是因為學習泰語才看泰國電影。 第三,就是為了社交而學習泰語。我想我是幸運的,我有一群很好的泰國朋友,這些朋友都是能夠用英語溝通,但是耳濡目染,也能夠學到一些泰語,但老是那幾句泰語,就很無趣。為了和這些朋友溝通,也為了能夠和更多泰國人溝通,學習泰語是勢在必行的。今年參加海洋音樂祭的時候,我就能夠和同樣來玩的泰勞對談如流。 最後,再說說學習泰語是否困難。或許對西方國家或那些沒有聲調的母語人士而言,泰語的「聲調」是困難的。但對以華語為母語的人來說,華語有四聲,泰語有五聲,方言如閩南語或廣東語的聲調甚至有七聲、九聲,所以學習泰語的難度大概和學習方言的難度差不了多少。再者,泰語和華語同為漢壯語系,除了記錄的符號(漢字vs泰文)不一樣外,文法、發音是有助於學習的正遷移。歐洲人動不動就會多國語言,因為其方言發達,各自的方言成了各國的國語,由於來自同一個語系,所以不同語言之間的學習就像學習方言一樣,很容易。華語母語人士學習越南語、泰語大概都有這樣優勢。所以學習泰語是不錯的選擇。 我不曉得這是不是讓你想學習泰語或者學習馬來語或越南語,但我相信如果能夠為了興趣學習語言,學習的效果是會很好的。當然,若能夠把興趣變成工作,那人生就會是完美的。現在在非洲開拓疆土的是什麼人?是黃種人,是來自中國大陸的中華兒女。或許黑暗大陸非洲或印度的語言也值得我們去學習。不要為工作而學習,為興趣而學習,反正一定會有工作。

愛久彌新 ความจำสั้น แต่รักฉันยาว Best of Time

結訓假計有六天,除了看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之外,還看了一部泰國電影愛久彌新 ความจำสั้น แต่รักฉันยาว Best of Time,我覺得相當好看,非常可愛的電影,下面和大家分享心得: 狗醫生和樹醫生是一對年輕男女,嬸嬸和伯伯是一對資深(年長)男女,狗醫生因為酒後駕車被罰公益服務,於是到長青班擔任電腦老師。電影裡的嬸嬸和伯伯的心比青年人還年輕,學習Word已經落伍了,現在嬸嬸、伯伯們已經要學寫部落格、用MSN和HI5了。 狗醫生和樹醫生因為在八年前就打過照面,但沒有深交,因為當時樹醫生是狗醫生好朋友的女朋友。 老人家也有春天,劇中思想開放的嬸嬸和伯伯反而像小孩子一樣,被自己的兒女管得死死的,連和別人交往都深被自己的兒女知道。父母和子女的角色好像對調一般,非常有趣。 下面分享該電毠,非常好看,尤其當老人家在使用網路或數位相機時,你會對成人教育產生信心的: 愛久彌新 ความจำสั้น แต่รักฉันยาว Best of Time

台南官田新訓雜記一

沒有國哪裡會有家?因為國家的存在,我們需要國防;因為需要國防,我們要有軍隊、軍人來作為國防的人力資源。世界各國有各自軍人來源的制度,中華民國使用募兵制和徵兵制並行的方式,作為軍隊的來源。(不久之後,將全面改為募兵制)在徵兵制走入歷史前,我仍然有服兵役的義務。從七月十五日入伍接受新兵訓練(新訓地點:台南官田),到現在約莫一個月的時間,來分享一些心得和記錄。 新兵訓練作為「由民轉兵」的三十七天訓練,然後再透過抽籤或選兵,讓每個新兵到各自的單位。對台灣南部一直有的刻版印象是「天氣很熱」,這下終於體會到這種感覺,每天都很熱,沒有雨,就算有雨也是一陣一陣,很快太陽又出來,環境就像蒸籠一般,反而更熱。尤其在這個時間當兵,日頭正熱,叫我怎麼不想念在冷氣房的日子!我已經無法記得在官田的頭一兩晚是怎麼渡過的,總之就是整晚翻來覆去。所幸,在幾次的反應之後,在熄燈之後,會有約莫兩個半小時開放冷氣。 不同於其它人的經驗大概就是,我們這一梯在新訓期間遇到了「八八水災」颱風的侵襲。颱風對台灣人來說,是個稀鬆平常的天氣異象,但沒想到這次颱風造成如此大的影響,其傷害甚至不下於九二一大地震。在颱風期間,風雨交加,我們上室內課,學習使用防毒面具和將六五k2步槍分解再結合。水淹滿連集合場,走廊上也積著水,就算在屋簷下,仍能體會下雨的感覺。不曾在台南長居過,以為這是台南颱風的常態。放結訓假時,看到新聞才知道這是幾年來相當嚴重的災害。(新訓期間,我們沒有看新聞的機會,沒有任何外界資訊進入,所有消息管道只能從幹部口中得知。) 新兵訓練是一個體驗,我相當珍惜,不過問我是否想再次體驗,我想還是算了吧!就讓我順利、平安地渡過剩餘的軍旅生涯就心滿意足了。新訓期間認識許多朋友,使我新訓期間相當開心。我用另一篇來記敘。

台南官田新訓雜記二

當兵有機會認識許多人,這些人的共同點是住在相近的地方。我的戶藉地在南投,我們這一連(肆嗶意西)的人員來自南投和彰化。我們這一班(二班)大多數是南投人,幾個彰化人。鄰近班(一班和三班)常常和二班有互動,所以交往較深,後面幾班(共九班),說實在的,還真不太熟。 我是36號,鄰兵35號余銘祥非常好笑,是新訓期間結交最好的朋友之一。建國科技大學畢業,主修室內設計,特徵是會把嘴巴弄成像蔡康永般的「厚斗」而不自覺。互助合作能夠省下許多力氣,一個人上樓拿兩件雨衣,另一個人就能夠在連集合場喘口氣。 另外,整個二班是一個相當「孽」的組合,所以部隊抽籤,抽到許多東引或野戰砲兵等怪怪的東西。二班的人很好笑,從十九號開始是「愛笑的」、仕禧、021、教育班長、小戴、變態、凱凱、Shibu、小智、昇哥(自稱:白爛仔)、阿哲、黑皮、福委、劉俊偉、阿泰、阿瑋、祥祥,我是最後一號036。大家來自四面八方,各有專長、特色,同時被分配在「外圍班」作室外環境的清潔工作。 床位也是依號碼分配的,我的號碼036之後,接得就是第三班,所以正好我的床位就在二、三班的交界。從床位來看,我們那一整排是中山路,二班座落於中山路一段,三班的就住在中山路二段,由於我能自由地遊走於中山路一、二段(二、三班)兩邊,二班的說我是住中山路一點五段,三班的說我是秦假仙(某次的莒光電視教學有秦假仙,其遊走於中原和胡族兩邊,是兩面討好的怪咖)。 中山路二段開始,037是李名言、洪惟仁、陳益民、小葛、孟葦、冠新、炮哥、天天、小五,還有一個想當警察的猛男。 沒有時間、機會和每個人相處,不過仍能零零散散地認識一些朋友,我想這就是緣份。因為緣份,在結訓假的第一天,大家相聚埔里吃飯、唱歌。我珍惜這些友誼,希望所有同梯的朋友能夠光榮退伍。

「購物狂的異想世界」來自「錢不夠用2」

今天看了兩部和「錢」、「消費」有關的電影,一部是在泰國就很想看的「購物狂的異想世界the confession of shoppholic」和新加坡電影「錢不夠用2」,一個表現美國的消費社會,一個是新加坡華人的孝順文化。兩個電影都很好看,下面分享心得: 「購物狂的異想世界」中,女主角每每在購物的時候能夠得到快感,因此累積了龐大債務。然而,這樣的債務女主角卻不願意讓別人發現,包括自己的父母、愛人、朋友。一個謊言接著一個謊言,直到瞞不住。借錢卻不敢面對債務,縱然不能被接受,但鼓勵消費的社會、環境也應當反省這是不是值得推廣的價值觀。 「錢不夠用2」是一個家族的故事。Mother有三個小孩,老大雖然沒有大事業但長期照顧Mother;老二為房仲業,靠高風險賺錢;老三作直銷也是風光一時。然而,在事業陷入困境時候,三個小孩都紛紛向Mother借錢,Mother不因為把棺材本拿個三個小孩而傷心,反而擔心的是自己無法提供足夠的錢給三個小孩使用。儘管如此,Mother還是被送到老人院、為了救孫女而自我了斷。 或許是已經有「孝順」先入為主的觀念,「孝順」的價值觀並不會讓我去思考是否人應該是本位主義地只想到自己,可以連父母都不要?孝順父母和讓自己快樂是不相違背的,因為孝順父母也會快樂。別人快樂,自己就會快樂。我們只是以為有錢就會快樂,遂以為賺錢是人生的目的。 即便在美國這樣的社會,當女主角因為信用卡債務無法生活,父母仍然意傾家盪產來給女兒解圍。這些人年輕的時候奉獻社會,老了卻又因為兒女而煩惱。作兒女的怎麼捨得? 附上一些馬來西亞國家石油股份有限公司Petronas,每年農曆春節時製作的廣告,只挑兩年和老人有關的: 孤單的父母: 我們的兒子:

いつかの君へ 何日君再來

我看了一部日本電影,是關於雙胞胎的電影,片名叫「いつかの君へ」,片長約六十分鐘而已。有點生命教育的感覺,又帶著同學和女友之間的抉擇。 我們以為雙胞胎心靈相通,常常想法是相同或至少是相似的。但電影中的主人翁,是一對個性迥異雙胞胎。哥哥害羞內向,弟弟活潑外放,命運也是截然的不同。 哥哥因為弟弟送的相機,而對攝影感興趣,進到藝術大學學習攝影。他有一個關心他的同學,因為在一次溺水的事件中,哥哥幫這位同學作了口對口人工呼吸。原本這位同學原本的女朋友,因為哥哥和這位同學的關係變好,而漸漸遠離。這個同學和哥哥的感情逐漸發展,而讓這位同學發現哥哥更多秘密。 這一段,保留劇情,不透露。 我們常常很討厭一個人,恨得牙癢癢,巴不得他馬上去死。當事情發展如自己所預期,真得讓自己所討厭的人死去之後,才發現自己並非真得希望讓一個人死。詛咒人死是很可怕的心念,每個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而我們卻容易因為自已的利益而想要一個人死。 下面分享「いつかの君へ」影片,這帶著一點點同性戀的愛,和大家分享:  

從韓國搭船到日本;從釜山搭船到福岡(博多)

從去年開始,我一直變胖(好聽一點的說法,叫「發福」),正好讓我想起我還欠網友一篇「從韓國搭船到日本」的文章,為了不要「食言而肥」,我現在應該快點把文章完成,不然眼看就要當兵了,再不寫就沒有機會了。 一般到韓國的朋友會從搭飛機到仁川機場,以首爾(過去的漢城)為第一站,我也不例外。從首爾到釜山有許多方式,火車或巴士都是選項之一。而且從仁川機場就有巴士可以直達釜山。不過,那一次去首爾時間很晚,巴士已經停開了,於是我先到首爾火車站,等搭隔天最早的火車往釜山。 過去高雄港還是數一數二的大港時,釜山還排名很後面。然而,從二○○○年起,兩岸沒有三通的往返,中國大陸投資建造上海港。隨著高雄的沒落,上海港和釜山港就浮現了。 在釜山搭船可以到許多地方,除了日本福岡之外,還可以到日本廣島和大陸天津。這些船都是定期航班,不是像基隆那種季節性停靠的遊輪,而且有許多航線都有兩、三家船公司在競爭。 我搭得是從釜山到福岡的船,叫Camellia,和它行駛同一航線的有Beetle和Kobee,下面為其網頁: Camellia http://www.koreaferry.co.kr/ Beetle http://www.jrbeetle.co.jp/english/ Kobee http://www.mirejet.com 不過看不看那網頁,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這些網頁大多以日語、韓語為主。當初,我還用翻譯軟體一個一個字看呢!而且網頁也沒有提供網路訂票的服務,所以網頁的價值僅止於價格比較。根據我比價的結果,若你是有時間但沒有錢的人,建議你搭Camellia;若你有錢,但是時間緊湊,建議你搭Beetle。 其實有沒有訂票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位子總是有餘裕,只要船出發前三個小時去,都可以買到船票。我大概在三點左右到港口check in,然後再到距離兩個捷運站之外的市場吃小吃,約莫五點回到港口,準備通關。(行李是不能拖運的,所以我是帶著行李到市場,又回到港口。) 下面是一些在船上照的照片,和大家分享。經濟當中,帶著豪華,我相當喜歡這趟海上之旅。 回搭依同樣的方法到福岡的博多港搭船即可,在博多港搭船要另外付港口使用券(有點像曼谷東廊機場的機場稅),下面是登船證和港口稅的票券。 搭船的旅行,趣味多多。除了省錢之外,體會那種慢慢地感覺也是一種享受。睡一覺就到了目的地,比搭飛機那種擁擠的座位輕鬆太多了。兩岸三通了,希望高雄和台北都能打造國際客運碼頭,不只到大陸,還要有國際線,到韓國、日本、越南等。台灣人是海洋的子民,過去曾經擁有的光榮應該重新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