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個人觀點與評論

點評馬英九總統治國週記:發展文創產業,建立文化大國

醫院的院長,不是找一個醫生來做,而是找學醫院管理的人來做,所以文經會(未來的文化部)的主委也不是得找文化人來做,而是找一個能為文化界服務的行政專才。這一週的治國週記是馬英九總統和盛治仁主委的談話,下面為各位點評本週治國週記: 台灣地理位造就多元文化的氣息,在兩岸分治六十年下,台灣發展出一種馬英九總統稱之是「具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我覺得相當貼切。我自己有以下體會,而且都昨天剛發生的事: 一是中台禪寺,二是台中縣青年高中的台灣青年舞團。佛教從印度到中國,因為人民遷徙或使節往返,又到台灣、日本等地方,台灣的佛教奠基在原先的基礎上,有更多元的發展,中台禪寺將佛教科學化、藝術化…等,昨日參觀中台山博物館特別有這種感覺。 另外,到日月潭看台灣青年舞團「蒔哉十載.璀璨明珠」更有這一番感覺。在國際舞台上,台灣常常在遇到中國大陸時變得很沒有信心,為了不和中國大陸競爭,在文化的表現上,中國大一陸提出「中華文化」,台灣總是選擇「原住民文化」並陳。我認為這是相當沒有信心的表現。事實上,台灣有更好的條件和水準在呈現「中華文化」,正如馬英九總統說的「具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 台灣青年舞團的表演就是給我這樣的感覺,全程舞蹈沒有摻雜原住民文化(但部分有西方現代舞、芭蕾舞的舞碼),而是且許多舞碼是傳承東方古典舞的美感和台灣在地文化所呈現的具台灣特色的中華文化。如此就跳脫「台灣文化只有原住民文化」的窠巢。 治國週記裡提到,文化界對文創法大致滿意,往後還有十三項子法,在落後韓國十一年的情況下,台灣要加快腳步。「藝文下鄉」補助藝文團體下鄉長期駐點,往北台灣之外擴散藝文能量。「體驗券」讓負擔不起費用的人可以看到音樂、藝術的表現,除了體驗之外,更有美學教育的附加價值。 我想只要藝文團體或相關科系的學子有對應的產業發展,發展文創產業,建立文化大國是有希望的。 下面為馬英九這兩週的治國週記,自己看影片會比新聞截取的觀點更貼近馬英九(或盛治仁)的想法:

麥可傑克森跳舞曲大悲咒

永杰班要我幫他找找舞曲版的大悲咒,正好讓我好好研究一下「大悲咒」。我有前所未有的發現:我一直以為平常看到的大悲咒和歌曲的大悲咒歌詞一樣,我發現我錯了,下面分享我的發現: 我平常讀誦的東西是「金剛經」,常常有人問我「你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必須先說「經和咒分別是什麼?」 經和咒來自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多在歷代祖師、高僧大德翻譯而成。經是意譯,所以就是依當時的文體記載,就是所謂的文言文;咒是音譯,所以就是以接近梵文的文字(漢字)去作為聲音記錄的符號。以我的學習歷程來看,讀懂「經」是容易的,因為我具備閱讀古文的基礎(我想所有受中華民國教育的學生都有此能力),但對於「咒」僅止於體會其魔力,而無法全然了解意思。知道經和咒的差別,只要知道這個會不會讀文言文,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是不是讀得懂經了。 大悲咒是咒,我沒學過梵語和藏語,自然也無法理解這個音譯的文字記錄,不過從它的名字看來和每次聽到的感覺,這是一個具有慈悲力的文字記錄。 根據梵文學者暨佛教咒語專家林光明所述: 「 在一般佛教徒的世界中,「大悲咒」一詞,沒有很嚴格的定義。狹義的大悲咒,就漢傳佛教而言,應該是指千手觀音系統的咒語;但是廣義的大悲咒,卻可以泛指所有觀音系統的咒語。本文所稱的「大悲咒」,是指千手觀音系統的大悲咒。 」我們常常聽到的梵唱大悲咒(即下面麥可傑克森跳舞那個舞曲大悲咒的梵唱版)是從西藏引進台灣的,既然是咒就無法從歌詞去理解,所以就要看咒的翻譯-「經」。梵唱大悲咒為觀音系統眾咒中的「十一面觀世音神咒」,解咒的經可見「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或「十一面神咒心經」。 下面為梵唱大悲咒音譯的歌詞: 南摩惹納達拉雅雅南摩阿裡雅佳納薩嘎拉貝勒佳納尤哈拉佳雅達他嘎達雅阿啦哈帝桑雅桑布達雅納摩薩嚕哇達他嘎提唄阿啦哈帝桑雅桑布提喂南摩阿裡雅阿哇嚕格帝秀哇啦雅布地薩唾哇雅瑪哈薩唾哇雅瑪哈嘎嚕尼加雅達地雅他嗡達啦達啦提力提力杜嚕杜嚕易笛威易笛加列加列不啦加列不啦加列固蘇美固蘇瑪哇疊易利密利積地作哈啦瑪巴納雅梭哈 一般我們熟悉的大悲咒: 南無喝吶怛那哆吶夜耶南無阿俐耶婆盧羯帝爍缽吶耶菩提薩陀婆耶摩訶薩陀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諳薩皤吶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俐陀伊蒙阿俐耶婆盧吉帝室佛吶愣馱婆南無那吶謹墀醯利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姪他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俐摩訶菩提薩陀薩婆薩婆摩吶摩吶摩醯摩醯俐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奢耶帝摩訶罰奢耶帝陀吶陀吶地俐尼室佛吶耶遮吶遮吶摩麼罰摩吶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吶參佛吶舍利罰沙罰參佛吶舍耶呼羅呼羅摩吶呼羅呼羅醯利娑吶娑吶悉俐悉俐蘇羅蘇羅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俐夜那吶謹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吶耶娑婆訶那吶謹墀娑婆訶摩吶那吶娑婆訶悉吶僧阿穆怯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吶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訶那吶謹墀皤伽吶耶娑婆訶摩婆利勝羯吶夜娑婆訶.南無喝吶怛那哆吶夜耶南無阿俐耶婆羅吉帝爍皤吶夜娑婆訶諳悉殿都漫多吶跋陀耶娑婆訶 最後附上麥可跳舞曲版大悲咒的影片,希望大悲咒也可以和麥可一樣在世界流行:

Boy Meets Boy 少年遇見少年

日本釜山電影節所播放的短電影「Boy Meets Boy」,我先看13分鐘的版,再看導演版的,我覺得滿好看的,和大家分享。 短短的電影是兩個男孩邂逅的過程,一個是學生,一個是成年人。因為相機、底片盒、公車而相遇,或許是刻意、或許是機緣。沒有語言,只有肢體動作和長得怪怪的愛神出來唱歌,是一個滿可愛的小電影。 下面直接分享導演版:  

Wonder Girls Nobody的舞步教學

去年年初的時候到泰國,不論在泰南或泰北的夜店,到處都是播送著Nobody的音樂,韓國的流行音樂行銷無遠弗屆,我也是在那時候認識了這首歌。 回到台灣,「韓」流的侵襲仍強烈,只是在台灣的韓流是Super Junior的Sorry Sorry。由於中華民族的優越,我對Sorry Sorry這韓流非常感冒,而且相當不喜歡。 或許Nobody是在泰國2009年初時就聽到,所以不會覺得反感。(泰國的環境給它加持)去年年底,台灣也開始風靡Nobody了。以前講沒人知,現在講人盡知。我也在聖誕佳節期間,跳了很多次怪怪的Nobody。這次狠下心來,找到Nobody的教學,希望好好把它學一學。 這個影片是我認為最好學的影片,因為透過鏡子,你可以看到前面和後面,而且老師會放慢速度教學。 見影片: 最後再附上原版的MV:

Boys Love 男孩的愛

「相遇、相知、相愛然後分離,這是多麼令人悲哀的故事」。這是「Boys' Love」開頭引用的名言。大概預示著這是一個悲劇的故事。 間宮是一個記者,訪問一個既是學生畫家又是個模特兒的怪咖(如月)。怪咖有一個工作室,是事務所提供的,通常怪咖居無定所。說他是怪咖一點都不為過,因為這個怪咖在第一次和間宮見面,就把間宮拖到廁所裡亂搞! 一次被如月得趁之後,如月又透過經紀人把間宮找來。正好如月剛和一個老男人完事,間宮看到了相當吃驚。 怪咖也是有好朋友(千鳥)的,而且成績還不錯。雨果說:「愛的大部份是信任。」我想千鳥和如月彼此是信任的。因為千鳥的關係,所以間宮更深一層地認識了如月。 莎士比亞說:「如果有能夠分擔悲傷的朋友,悲傷就能夠被治瘉。」間宮認識如月後,不再和男人亂搞,真正過像學生的生活。如月和間宮開始傳簡訊交流、甚至一起游泳。海明威說:「兩個人,只要有一個人在的地方,一定兩個人都在。」 「嫉妒是戀愛的姊妹,就像魔鬼是天使的兄弟一樣。」千鳥覺得如月改變了,甚至跑到間宮住的地方去查訪。如月、間宮和千鳥的關係非常奇妙,總之不離愛情小說那些排列組合,最後悲劇收場,請各位自己去發現。 「約定」是因為破壞而存在?或著是因為遵守而存在?或許我們不必去在乎約定為什麼要存在,而可以去探討遵守約定或破壞約定,哪一個是人們所偏好的。我想人們普遍是希望約定被遵守。否則有了約定卻不遵守,和平協議就不再和平,反而造成戰爭,不如不要簽協議,快點打一打結束戰局。 日本人的口味很重,連拍電影都像拍A片一樣,不過這部電影我覺得有個不一樣的地方,他會在劇情推展時,適時地出現「名言佳句」,彌補演員不成熟的演技,讓觀眾更容易進入狀況。

點評馬英九總統治國週記:讓台灣成為普世價值的輸出國

晚上吃晚餐時,看到三立新聞報導本週馬總統治國週記,接著我再到官方網站看一次影片,我發現新聞所報導的治國週記,和官方網站所公佈的影片內容相差很多。 三立新聞報導本週治國週記內容相當單薄,只拮取一段文字就做成了一個報道,完全忽慮治國週記的本意。 「我們對於中華文化的傳統,我們能夠用我們了解的正體漢字去理解它,這一點是在我們的流行音樂、流行文化中展現出來。各位聽過周杰倫的『青花瓷』、『東風破』,這些歌曲就是從我們古代的文學轉化為流行文化,一樣可以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三立新聞光用上述文字,再加上兩個周杰倫的MV,就作成了一整篇報導了。 馬英九總統治國週記:讓台灣成為普世價值的輸出國: 在我看來,馬英九著墨更多的仍是台灣所擁有的普世價值「人權、和平」。並以幾個形象標籤,希望讓世人想到台灣就有以下的印象:「民主自由繁榮的福地」、「創造和平的智慧夥伴」、「人道關懷的進步社會」、「保障人權的法治國家」、「節能減碳的領先社群」、「綠能產業的創新基地」、「華人優良文化的維護者」。 在三立新聞中,你看到的是馬英九總統對正體字的熱愛和與年輕人流行音樂文化的連結;但仔細觀看馬英九的治國週記,才發現這只是一小部份,卻透過媒體擴大而遺漏了許多內容。 當然只看我的文字點評,也只是我個人的詮釋。我認為最好的詮釋仍是自己觀看馬英九的治國週記影片。(儘管這個影片拍得很爛、很不具吸引力。)後面也和三立新聞一樣,附上周杰倫的MV。 青花瓷: 東風破:

點評馬英九總統治國週記:緊扣普世價值,面對全球競爭

看到網路新聞報導中華民國馬英九總統的治國週記內容,心血來潮搜尋過往治國週記,發現治國週記於兩個網站中有檔案,一個是官方的治國週記,另一個則是寄宿在youtube上的頻道。今天是元月二日,馬總統正好發布週記,將之轉貼於部落格中,順道點評點評。 以下為本週治國週記: 憲法為國家的出生證明書,也彰顯著立國精神,然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常常玩文字遊戲。對自己不利的法律條文,找出相關的憲法條文以申請釋憲,藉此證明該法律無效,這樣子的結果讓人民和憲法的距離很遠。人民對憲法沒有感覺,因為這和生活無關,自己不可能會違憲。 事實上,因為有憲法,法律的制定除了讓人民滿意之外,也能夠有個方向,也就是所謂的「國策」。這週馬總統舉憲法第一百四十一條「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說明「和平」為中華民國的基本國策。 選美比賽時,參賽佳麗似乎都得回答「世界和平」作為自己的願望才符合世界小姐的形象。儘管大家都希望世界和平,卻有很多地方不和平,我相信甚至有些憲法精神是規定要跟著阿拉一起戰鬥的。美國攻打伊拉克或蘇丹達佛內戰顯然都並是以「和平」為基本國策。 我們處在和平的時空,不會感覺和平的重要,甚至有人為了「台灣獨立」不惜奮死一戰。戰爭肯定會有人員傷亡,難道人民的生命(民生)的重要性比不上「台灣獨立」嗎?我尊重每個懷抱台灣獨立理想的人,但若不顧人員傷亡地想讓台灣獨立,這樣子的麻煩製造者、和平破壞者,我認為罪不可恕。 在兩岸關係緩和之後,我們更可以說我們擁有「和平」的普世價值,如此面對全球競爭時,我們能夠少一個顧慮。

2012世界末日vs刺陵

今天下午到南投縣埔里鎮的山明戲院看電影,看的是「2012」和「刺陵」,這兩部沒有什麼共通點,不過正好在連續的兩段時間看,我歸納三個共通點:「閱讀」、「親情」和「所有人的權利」。 閱讀: 我最近剛讀完一本書「語言與人生」(Language in Thought and Action, S.I Hayakawa),這本書說「閱讀或其它文學作品可以使人經驗更豐富」。一個去過日本的人,可能只會看到很多日本人;然而,一個閱讀許多日本文學的人所理解的日本,肯定多於這個只去過日本的人。「閱讀」使我們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地體驗。洪蘭教授日前也以「史懷哲是哪一國人?」被報導要求學生正視「閱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在2012裡,協助美國政府預測、模擬地殼變動的那個地質學家,受到父親的影響,在高中時期便讀了兩千本的書。在登上救命艦艇時,也和協助維護人類文化遺產的總統千金討論道,任何在人類大量滅絕後能夠留下的書藉,將成為經典,儘管他只是一個銷售不到500本的小說! 刺陵在我看來是一個主線不明、結構鬆散的電影,如果不是林志玲和周杰倫,我想這部電影將會一點看頭都沒有。在刺陵裡,藍婷最後成為暢銷作家的原因不明,不過我想應只是因為她經歷那失落古城的冒險。如此,我們不必去經歷那段冒險,只要買藍婷的書,同樣能夠經歷和藍婷一樣的冒險,這就是閱讀帶給我們豐富經驗的原因。 親情: 在2012裡,傑克森由於忙於工作而無法和妻子、兒女在一起,甚至後來分居,導致兒子和自己的感情總是不睦;刺陵中的藍爸爸和藍婷也是如此,藍爸爸終年為考古、歷史找尋寶物,忽略和家人的關係。直到災難來臨時,傑克森屢次和兒子的談話,才挽回兒子對自己的信心;直到藍爸爸過世,再也沒有機會和他說話,藍婷流下眼淚,意識到看天空眼淚不會流下來,乃是因為和爸爸看得是同一片天空。親人對自己的照顧,我們常常看作理所當然,當面臨災難或失去的時候,我們才會知道它的重要。 所有人的權利: 兩部電影中各有一句結構相似、意義稍有不同的句子。2012:地質學家對總統說:「人們有知道的權利。」;刺陵:在叨叨把失落古城的地圖複製了許多份後說:「人們有追尋夢想的希望和權利。」 我對「人們有知道的權利」這句話,特別感到毛骨聳然。在人性本善的前提下,當人們知道我們將面臨災難時,我們會讓出船位,讓對人類文明繁延有貢獻的人上船的;然而,當人性是自私的前提下,暴動和戰爭就會產生,反正世界末日就要來了,在有限的日子讓自己快活是最重要的。當然,人性是複雜的,不是全善或全自私的,所以我對人們是否有知道的權利的存疑。美國牛肉或H1N1疫苗,「知道」和「恐慌」常常是成正相關的,而且常常是將微乎其微的機率擴大解釋的。有機份子,則將其擴大解釋,劃個大餅讓人追尋夢想,於是就能操縱民意,使民主變民粹了。 我覺得在山明戲院看電影的感覺不錯,一票可以看兩片,住在埔里、魚池的人可以去看看。

年輕人的哥本哈根會議

格陵蘭和南極的冰緣融冰加劇,現在的南半球是夏天,從紐西蘭或澳洲就可以看到融冰了。最大的冰山足足有半個台北市那麼大。南極偖存了世界上三分之二的淡水,若開始融化,對人類文明的衝擊將會有很大的影響。預計北極將會在二、三十年內融化迨盡。這是這一次在哥根哈根會議,由IPCC(氣候變遷小組)所提出的報告。此外,IPCC還提出,亞洲在二○二○年前會有最高十二億的人面臨水困境,南亞殼物將大量減產,大陸金三角珠江、長江流域經濟活動也將受到衝擊。 氣候變遷的議題不只屬於那些在哥本哈根會議裡的政治領袖,這些老人家會比年輕人早一步離開地球,地球的將來是屬於年輕人的,是那些三十歲、二十歲或者剛出生的新生兒。我認為透過影片、音樂和網路讓更多年輕人參與氣候變遷這樣的議題。 透過滴答滴答網(tcktcktck.org/zh-hans/)可以連署向世界上的政治領袖表明:世界已做做好了準備,期待他們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制定一份有魄力的氣候公約。新好男孩透過免費的演唱會(Hopenhegen Live),希望年輕人關心這樣的話題。 下面分享哥本哈根會議開幕時所播放的影片(文茜將之取名為「洪水女孩」)以及新好男孩於哥本哈根的表現: 洪水女孩: 新好男孩Backstreet Boys在哥本哈根:

男人香 Little More Than A Year Ago-adored, Diary Of A Male Pron Star

「男人香」是一部義大利電影,很久之前就知道這部電影的存在,但因為它是義大利語為主的電影,所以當時並沒有想看之的動機。電影是關於一個色情電影,也就是A片的演員的故事,而且還是個專拍同性戀A片的演員。我覺得滿有意思的,和大家分享: 男主角「里奇」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但家族的人都不清楚他是幹什麼吃的。直到他的哥哥試圖去理解這個弟弟,才開始喜歡里奇的生活態度。鏡頭透過居家環境、交友、休閒、工作來表達里奇這個有趣的人。而我對他遇到「巴巴」,和巴巴在床上談話的內容覺得比較有意思。 巴巴親眼目睹母親在車禍中死亡,外公外婆相當擔心這個小孫子會留下陰影。然而,事實證明,大人往往覺得小孩子不懂事,但小孩子通常懂得比大人更多,也更容易、大方去接受新事物。巴巴的媽媽跟巴巴說過,世界上有男生喜歡女生,也有男生喜歡男生,也有男生既喜歡女生又喜歡男生。巴巴懂很多有的沒的東西。外公外婆擔心巴巴和里奇在一起,會被里奇影響,所以不喜歡巴巴和里奇在一起。 或許很多人嘴巴說不排斥同性戀,甚至支持同性戀結婚,但如果自己的兒子、女兒是同性戀,肯定都巴不得把他們的腳打斷,甚至斷絕親子關係。外公外婆大概也是不希望巴巴和一個既是同性戀又是色情電影演員的里奇在一起,才如此想。儘管如此,巴巴還是很想和里奇在一起,因為他實在很有魅力。 今天早上聽了陳文茜的節目,說到國民黨是一個沒有核心價值的團體,不像民進黨有「台獨」作為核心價值。龍應台也說過,作為世界公民,應該找一個自己會去關心的議題。陳文茜和高爾的議題就是「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民進黨的議題是「台獨」,我想這個里奇的議題就是「同性戀色情電影」,任何人只要能把自己的議題作到最好,就可以是很有魅力的人。 我覺得這是很有意思的電影,雖然是義大利語,不過還是滿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