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個人觀點與評論

視覺感知與意象的分離:從視覺失認中學到的事

我們是否能夠在視覺上辨識物體,但仍能在頭腦中想像出它們的樣子?這篇由馬琳·貝爾曼、莫里斯·莫斯科維奇和戈登·溫諾庫爾於1994年進行的研究,正是探討了這個有趣的問題。他們研究了一名患有視覺失認症的患者,這種病症使他無法辨識物體,儘管他的視覺意象能力依然完好無損。 研究方法 研究團隊通過一系列實驗,測試了患者的視覺感知和視覺意象能力。患者被要求辨識日常物品,並在記憶中回想這些物品的形象。實驗還包括讓患者觸摸物品以增強其記憶中的視覺意象,並觀察他在這些情境下的表現。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儘管患者無法視覺上辨識物體,但他仍能夠準確地描述物體的形狀和特徵。這表明,視覺感知和視覺意象可能在大腦中是由不同的機制控制的,並且視覺意象的能力可以在視覺感知受損的情況下保持完整。 啟示 這項研究對我們理解大腦如何處理視覺信息具有重要意義。它表明,即使我們的視覺感知系統受到損害,我們仍然可以保持豐富的視覺記憶和想像力。這對於開發新的康復方法以及進一步研究視覺系統的運作機制提供了新的視角。 Behrmann, M., Moscovitch, M., & Winocur, G. (1994). Intact visual imagery and impaired visual perception in a patient with visual agnosi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Paper 107.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Retrieved from http://repository.cmu.edu/psychology/107

在未知星球上發現創意:天才青少年的團隊合作揭秘

在當今的學術和專業領域中,跨學科合作日益普遍,而創造性在這些合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篇文章探討了不同專業背景的天才青少年團隊在合作繪畫任務中的創造性過程。這項研究由Olesya Blazhenkova和Maria Kozhevnikov進行,旨在揭示不同專業團隊在視覺化過程中的異同,並探討這些過程如何影響他們的創造性產出。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是來自俄羅斯的天才青少年,他們分別來自於視覺藝術、科學、人文學科和多元學科的專業背景。每個團隊被要求在45分鐘內合作繪製一個「未知的星球」,過程中進行錄像記錄並進行協議分析和連結圖法(Linkography)分析。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不同專業背景的團隊在創造性過程中展現出不同的視覺化策略。視覺藝術和混合專業團隊展示了更高的想法整合能力,他們更注重視覺外觀,而科學團隊則更關注功能和概念的清晰性。人文學科團隊則較少使用視覺化策略,更多地關注對已經完成作品的解釋和評價。 這些發現強調了在組建多學科團隊時,考慮成員的視覺化能力和專業背景的重要性。視覺藝術家能夠提供獨特的視覺洞察力,提升作品的藝術質量,而科學家則能提供功能和概念的清晰度。然而,這些不同背景的團隊成員在合作過程中可能面臨協調和組織上的挑戰。 啟示與結論 這項研究提醒我們,在組建多學科團隊時,不僅需要考慮成員的專業知識,還需要考慮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和視覺化能力。這些因素不僅影響團隊的協作過程,還會直接影響最終的創造性產出。對於未來的教育和專業發展,這樣的理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組織和管理多元背景的團隊,以達成更佳的合作效果。 文章引用 Blazhenkova, O., & Kozhevnikov, M. (2020). Creative Processes during a Collaborative Drawing Task in Teams of Different Specializations. Creative Education, 11(9), 1751-1775. https://doi.org/10.4236/ce.2020.119128

在創意的世界裡,誰是主宰?藝術家、科學家與人文學者的對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創造力”這個詞,但創造力到底是什麼?不同領域的人又是如何運用他們的創造力呢?一篇由Blazhenkova和Kozhevnikov於2016年發表的研究試圖揭示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們通過比較視覺藝術家、科學家和人文學科專業的團隊,來探討這些不同背景的團隊如何在創意任務中表現出創造力。 研究方法 研究對象是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高中生團隊,包括視覺藝術、科學和人文學科。這些團隊被要求合作完成一個創意任務:繪製一個“未知的星球”。研究者觀察和分析了他們的繪圖作品,並請專業人士對這些作品的“藝術質量”和“概念清晰度”進行評價。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不同專業的團隊在創造力的展現上有明顯差異。視覺藝術團隊在作品中更多地展示了物體的細節和顏色的豐富性,這與他們的藝術創造力密切相關。而科學團隊則更專注於空間結構的準確性和概念的清晰度,這反映了他們在科學創造力方面的優勢。人文學科團隊則相對不太重視視覺細節,更多依賴文字來表達意圖。此外,混合專業的團隊顯示出結合物體和空間可視化的能力,創造了獨特且豐富的作品。 啟示 這項研究不僅展示了不同專業背景對團隊創造力的影響,也強調了在團隊合作中,成員的多樣性如何促進創新的出現。對於想要提升團隊創造力的領導者而言,理解和利用團隊成員的多樣性是關鍵。 Blazhenkova, O., & Kozhevnikov, M. (2016). Types of creativity and visualization in teams of different educational specialization.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8(2), 123-135. https://doi.org/10.1080/10400419.2016.1162638

視覺的缺席:心盲症與記憶之間的奇妙聯繫

有沒有想過有人無法在腦海中想像圖像?這並不是科幻小說,而是一個真實的心理現象,稱為「心盲症」(aphantasia)。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這個現象以及一項有趣的研究,該研究揭示了心盲症患者在記憶上的特殊之處。 什麼是心盲症? 心盲症是一種無法自願形成視覺意象的狀態。也就是說,患有心盲症的人無法在腦海中「看見」物體或場景,即使他們有正常的視覺能力和認知功能。儘管如此,這些人往往在其他認知任務上表現良好,這讓科學家們對他們的記憶過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研究方法 一群研究者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的在線研究,邀請了61名心盲症患者和61名對照組(擁有正常視覺意象能力的人)參加。參與者被要求觀看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圖片,然後從記憶中繪製這些場景。接著,研究者分析了他們的繪畫,評估了其中的物體細節和空間精確度。 研究結果 研究發現,心盲症患者在記憶物體的細節方面存在顯著缺陷。他們的繪畫中通常缺少顏色,且物體的細節較少。然而,這些患者在記憶物體的空間位置上表現得和對照組一樣好,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更少出現記憶錯誤。 這意味著,即使心盲症患者無法想像出圖像,他們仍能精確地記住物體的位置和空間關係。這也暗示了我們的大腦可能有獨立處理物體細節和空間信息的不同系統。 研究啟示 這項研究提供了對心盲症這一心理現象的深入理解,並展示了記憶和視覺意象之間的複雜關係。心盲症患者能夠通過符號或文字代替視覺意象來記憶信息,這也讓我們重新思考記憶的本質。 Bainbridge, W. A., Pounder, Z., Eardley, A. F., & Baker, C. I. (2021). Quantifying aphantasia through drawing: Those without visual imagery show deficits in object but not spatial memory. Cortex, 135, 159–172. https://doi.org/10.1016/j.cortex.2020.11.014

探索語言與視覺思維的奇妙關係:你大腦中的兩種模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思考不同的事情,有時候是用語言來表達想法,有時則是透過圖像來構思場景。那麼,這兩種思維模式是否互相獨立,還是存在某種關聯?一項有趣的研究探討了這個問題,揭示了語言思維和視覺思維之間的奇妙關係。 研究方法 研究人員進行了兩項實驗:行為實驗和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研究。在行為實驗中,參與者會收到一個提示,然後被要求要麼在腦中生成一句句子,要麼想像一個場景。他們接著要評估生成的句子或圖像的清晰度,以及是否伴隨另一種形式的表現。在fMRI實驗中,參與者回憶熟悉的句子或圖像,或是在控制條件下閱讀句子和觀看圖像。 研究結果 結果顯示,當人們進行語言思維時,比起視覺思維,他們更容易生成清晰的語言表現。然而,不論是語言思維還是視覺思維,視覺圖像的生成程度都相似。這表明,即使我們的意圖是進行語言思維,我們的大腦也會自動生成視覺圖像。 這項研究的啟示是,視覺思維可能是一種更基本的思維模式,因為它在語言發展和人類演化中出現得較早。我們的大腦似乎更容易生成視覺圖像,這可能影響我們對未來的預測和抽象思維的能力。 參考文獻 Amit, E., Hoeflin, C., Hamzah, N., & Fedorenko, E. (2017). An asymmet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verbal and visual thinking: Converging evidence from behavior and fMRI. Neuroimage, 152, 619-627. doi:10.1016/j.neuroimage.2017.03.029

探索多語言手語生成的新紀元

在現代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我們見證了語言模型在各種應用中的卓越表現。然而,手語這一重要的溝通工具在數據科學領域的研究卻相對較少。鑒於全球有數百萬的聾啞人士依賴手語進行日常交流,如何利用人工智慧技術提升手語的生成和翻譯成為了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本文介紹了一項突破性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首個全面的多語言手語資料集——Prompt2Sign,並基於此資料集開發了首個多語言手語生成模型——SignLLM。 SignLLM模型不僅能夠從文本或提示生成精確的手語手勢,還能支持美國手語(ASL)以及德國手語、瑞士德國手語、瑞士法國手語、瑞士義大利手語、阿根廷手語、韓國手語和土耳其手語等八種手語。這一創新模型結合了基於強化學習的損失函數和模塊設計,顯著加速了模型的訓練過程,並在多語言手語生成任務中達到了最先進的性能。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Prompt2Sign資料集的構建過程及其獨特性,並詳細介紹SignLLM模型的設計原理和技術創新。我們相信,這項研究不僅為手語生成和翻譯技術帶來了新的突破,也為未來的多語言手語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讓我們一同走進這個充滿潛力和希望的領域,探索手語生成的新紀元。 手語模型的建立與其他語言模型的不同之處 SignLLM模型的建立方式與其他語言模型有幾個顯著的不同之處: SignLLM模型的創新之處在於其多語言支持和強化學習的應用,使其能夠更有效地處理大規模、多語言的手語數據,並且在多語言手語生成任務中達到了最先進的性能​​。 未來應用 SignLLM模型的未來應用潛力巨大,特別是在以下幾個方面: SignLLM的多語言支持和強化學習能力,使其在上述各個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並為聽障人士創造了更多的機會和便利​​。 Fang, S., Wang, L., Zheng, C., Tian, Y., & Chen, C. (2024). SignLLM: Sign Languages Production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preprint arXiv:2405.10718. https://doi.org/10.48550/arXiv.2405.10718

什麼是計劃漂移?探討決策執行的陷阱

這篇文章「Program Drift: The Rational Road to Policy Perversity」的主要內容包括: 總體而言,這篇文章強調了政策制定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以及如何在政策執行中避免計劃漂移。 加拿大非營利住房計劃 加拿大非營利住房計劃(Canadian Non-Profit Housing Program)是一個旨在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提供經濟適用住房的計劃,與傳統的公共住房不同,其特點在於非營利組織的參與和管理。以下是該計劃的主要特徵和目的: 然而,該計劃在運行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和困難,包括: 總體而言,加拿大非營利住房計劃在提供經濟適用住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需要應對一系列挑戰,以確保它能夠有效地實現其社會目標。 使計劃漂移的關鍵偏離 加拿大非營利住房計劃最初的目標是提供經濟適用的住房,促進社區融合,並通過非營利組織進行管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該計劃發生了幾個關鍵的偏離,這些偏離導致其與最初目標不一致: 這些因素共同導致加拿大非營利住房計劃的偏離,減少了其提供經濟適用住房和促進社區融合的能力。解決這些偏離的挑戰需要更好的政策設計、持續的監測和評估,以及確保非營利組織的社區基礎特徵得以維持。 官僚化的管理方式的影響 更官僚化的管理方式通常指在行政和決策過程中增強的規則、程序和層級制度,導致管理變得更加僵化和缺乏靈活性。在加拿大非營利住房計劃的背景下,這種官僚化的管理方式可能包括: 這些官僚化的特徵會削弱非營利住房計劃的初衷,阻礙該計劃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提供有效服務的能力。克服這些問題需要簡化規則、增加社區參與,以及建立更靈活和反應迅速的管理體系。 解決方案和預防措施 解決方案和預防措施可以幫助非營利住房計劃避免官僚化管理方式的負面影響,並保持其初始目標。以下是一些建議的策略: 這些解決方案和預防措施可以幫助非營利住房計劃在保持其原始目標的同時,避免官僚化管理的負面影響,並確保計劃能夠有效應對社區需求和環境變化。 Carroll, B. W. (1995). Program Drift: The Rational Road to Policy Perversity. Canadian Journal of Urban Research, 4(1), 21–41. http://www.jstor.org/stable/44320904

探索語言工具的無障礙設計:六大詞典網站的設計與功能分析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線詞典的網站可訪問性和信息訪問問題,並提出了一些改進線上詞典用戶體驗的建議。主要聚焦於「感知性」和「可理解性」這兩個網絡內容可訪問性指南原則。文章首先探討了「訪問」和「可訪問性」這兩個概念在詞典和可訪問性研究中的不同應用。其後,檢視了六個主要的英語和西班牙語詞典的網站,分析了它們在設計和結構上如何促進或阻礙信息訪問。 文中提到的主要問題包括詞條結構、文本替代品的使用、排版選擇等,並指出這些元素如何影響用戶尋找和理解信息的能力。此外,文章建議採用易於理解的語言和清晰的定義,以改善語言學習者和有閱讀障礙人士的詞典使用體驗。 總之,這篇文章為如何改進線上詞典提供了實用的見解和策略,以更好地服務於不同需求的用戶,包括殘疾人和社會少數群體。 「感知性」和「可理解性」 「感知性」(Perceivability)和「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是網頁內容可訪問性指南(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WCAG)中的兩個重要原則,這些原則旨在確保所有用戶,包括殘障人士,都能有效訪問和使用網絡內容。 這兩個原則在實現網站的無障礙訪問中起著核心作用,不僅幫助殘障用戶,也改善了所有用戶的瀏覽體驗。通过實現感知性和可理解性,網站可以達到更廣泛的用戶基礎,並促進信息的公平訪問。 「訪問」和「可訪問性」 「訪問」(Access)和「可訪問性」(Accessibility)這兩個概念在詞典製作和可訪問性研究中有著不同的應用和涵義,對於理解如何提高線上詞典的使用效率和普及性尤為關鍵。 在詞典中的應用 在可訪問性研究中的應用 透過這兩個概念的不同應用,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在詞典編纂還是在廣泛的可訪問性研究中,都強調了為所有用戶創造平等訪問機會的重要性。詞典作為語言學習和日常查詢的重要工具,其訪問性和可訪問性的改進對於支持語言教育和文化參與具有重要意義。 六個詞典網站 在分析六個主要的英語和西班牙語詞典網站的設計和結構對信息訪問的促進或阻礙時,以下幾個例子可以突顯它們如何處理感知性和可理解性,以及其他可訪問性問題: 1. 劍橋英語詞典(Cambridge English Dictionary) 2. 西班牙皇家學院詞典(Diccionario de la lengua española) 3. 麥克米倫英語詞典(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4. 梅里亞姆-韋伯斯特詞典(Merriam-Webster) 5. 牛津學習者詞典(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y) 6. 簡易詞典(Diccionario fácil) 這些例子展示了不同詞典如何在設計和功能上實現或限制了不同用戶群體的信息訪問。 Arias-Badia, B., Torner, S.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website accessibility and lexicography: information access […]

如何提高低成就大學生的學業表現:自我效能的角色

本研究的背景集中在探討大學生的學業低成就問題,特別是關注學業低成就者的自我效能來源。學業低成就被定義為學生的實際學業表現低於其預期或潛能的情況。這種現象在教育領域被視為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它可能導致個人和社會的潛在貢獻流失,並增加學生面臨社會和心理問題的風險,如藥物濫用、抑鬱等。 研究聚焦於大學學生在學習框架課程中的自我效能感,特別是那些被識別為學業低成就的學生。自我效能是指個體對自己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的信念,這對於學業表現和學生的整體學習經歷具有重要影響。研究採用混合方法,包括定量調查和質性分析,以深入瞭解影響學業低成就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各種因素。 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學業低成就學生自我效能感的來源,並比較低成就與高成就學生在自我效能感及其來源方面的差異。透過這種方式,研究旨在提供改善教育策略和支持學業低成就學生的洞見。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透過混合方法進行,結合定量和質性研究方法來探討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來源。具體研究步驟如下: 透過結合學生的主觀經驗(日記條目)和客觀測量(自我報告調查),這項研究試圖深入瞭解低成就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形成的背景因素。這種混合方法的研究設計有助於全面了解影響學業低成就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多重因素。 研究發現 研究發現強調了精通經驗對於低成就學生建立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性。主要發現包括: 綜上所述,研究表明,為了幫助低成就學生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學業表現,重要的是要提供增強精通經驗的機會,並通過有效的口頭勸說來支持他們。此外,幫助學生發展自我調節學習技能也是提高他們學業成就的關鍵。 Note: 精通經驗(Mastery experiences)指的是個人通過直接完成任務或活動而獲得的成功經歷,這種經驗是建立自我效能感的最重要來源。當人們成功地完成某項任務時,他們會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更有信心。對於低成就學生來說,缺乏精通經驗可能會導致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缺乏信心。 口頭勸說(Verbal persuasions)是指他人(如老師、同伴或家長)給予的積極反饋或鼓勵,這可以增強或減弱個體的自我效能感。這些勸說通常通過言語表達,如鼓勵、稱讚或批評。口頭勸說對於提升或維持個體的自信和動力有顯著影響,特別是當個體對自己的能力有疑問時。在研究中發現,低成就學生在接受口頭勸說方面比高成就學生少,這可能影響他們對自己學業能力的看法和信心(Fong & Krause, 2014)。 Fong, C. J., & Krause, J. M. (2014). Lost confidence and potential: a mixed methods study of underachieving college students’ sources of self-efficacy.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17(1), 181-202. DOI: 10.1007/s11218-013-9239-1

讓GnuCash成為你咖啡廳的財務超級英雄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商業世界中,擁有一家風格迷人、顧客滿意的咖啡廳固然令人夢寐以求,但在背後有效地管理財務則是成功經營的關鍵。無論你是剛剛踏入咖啡廳業的新手,還是尋求更好管理現有業務的老手,GnuCash 這款免費且強大的會計軟件,將成為你的貼心助手。從追蹤每日銷售到管理供應鏈費用,再到準備財務報表,GnuCash 為你提供了一站式的解決方案。今天,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利用 GnuCash 讓你的咖啡廳財務管理工作變得輕鬆而高效,確保你可以專注於提供最好的咖啡和客戶體驗。 GnuCash GnuCash 財務軟件的使用手冊,提供了如何使用 GnuCash 來追蹤個人或小型企業的財務資訊。手冊涵蓋了從基本介紹、開始使用、帳戶設定、交易操作、業務功能、工具與助手、報表與圖表,到自定義 GnuCash 的詳細說明。它還包含了關於如何設置和編輯帳戶、處理交易、使用業務功能(如應收帳款、應付帳款、員工薪資),以及如何創建和自定義報表和圖表的資訊。此外,還提供了一些關於使用 GnuCash 進行財務管理的小提示,並包含了對 GNU 自由文件許可協議的說明。整個手冊旨在幫助用戶有效地使用 GnuCash 軟件來管理其財務。 為什麼開咖啡廳需要GnuCash? 一個咖啡廳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利用 GnuCash 財務軟件來管理其日常運營和財務。以下是一些具體的應用例子: 透過以上這些功能,GnuCash 為咖啡廳提供了一個強大且靈活的財務管理工具,幫助它們有效地管理日常財務活動,並支持長期的財務規劃和決策。 利用GnuCash為咖啡廳進行初始設定 在使用 GnuCash 管理咖啡廳時,您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操作來應用上面提到的各項管理任務: 透過上述步驟,您可以有效利用 GnuCash 軟件來管理咖啡廳的日常財務活動和長期規劃。這需要一定的財會知識和對 GnuCash 功能的熟悉,因此建議初學者仔細閱讀 GnuCash 的幫助文件和教程,並在實踐中逐步提升使用技巧。 咖啡廳交易於會計科目間的轉帳 咖啡廳在日常經營過程中會進行多種類型的交易,這些交易反映了咖啡廳的收入、成本、支出和資金流動。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交易例子及其在不同帳戶間的轉帳方式: 1. 銷售收入 2. 商品購買 3. 員工薪酬 4. 租金和公用事業支出 5. 設備購買 6. 折舊 7. 銀行貸款 管理上的考慮 在管理這些交易時,咖啡廳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通過有效地管理這些交易,咖啡廳可以更好地掌控其財務狀況,優化經營策略,並提升盈利能力。 GnuC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