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個人觀點與評論

Discovery的《建築奇觀:上海世博園》觀後筆記

在后里看電視的時候瞥見Discovery發現探索頻道的《建築奇觀》製作了世博特輯,叫《上海世博園》,放假的時候已經播出過了,所以上網找影片看,我認為這對建築專業領域的人才有很大的啟發,也開啟人類對未來城市的想像。裡頭介紹了幾個克服巨大困難而現在才能呈現在上海世博會的建築。 中國館的《東方之冠》,由下而上是從小而大,抗震結構反覆測試。建築使用中國大紅色,這考驗負責選色的美術師,紅色長時間觀看體有綠色的視覺殘留,這和眼睛內的視錐細胞對色彩的敏感度有關。透過北京故宮和諧的紅色啟發,設計者使用七種紅色才緩和視錐細胞造成的視覺殘留。 《世博軸》的陽光谷面臨的是極端天氣考驗的測試和漏斗型的鋼骨架構。在極端天氣下,即使剪斷18根鋼索,世博軸能不會塌下來,漏斗型的鋼骨架構由於是像喇叭花地向上弧形無法一體成形,於是得用五角形、六角形等幾何圖形拼湊出來,但這又不像足球這樣對稱,所以每一片鋼骨連結角度、尺寸都是獨一無二的。為此,建築師發明機器來使連結點誤差極小化。 外灘改造是世博另一個大工程,把十一條車道通通塞入地下,並同時使老建築的地基能夠穩固,補強打新的樁是這個工程的新功夫。 此外,氫電池(副產品:水)汽車和法國具大的室內垂直花園(透過人工干預的澆灌系統:水培法,將傳導營養液的管線埋在建築裡),都將成為引領綠色產業、潮流的新產品。 下面分享網路上的視頻,《建築奇觀:上海世博園》:

2010上海世博會場館主題曲比一比:台灣、新加坡、香港、台北

2010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如果說2008年北京奧運是讓世界看見中國,那2010年的世界博覽會就是讓中國看見世界。華人在世界上,不論在國內、國外,各個角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各自發展出自己的特色,2010年上海世博會也依各種名義參展。下面搜錄幾個華人地區/國家/城市場館的主題曲和大家分享: 台灣(中華民國)館,《台灣心跳聲》,蔡依林演唱: 新加坡館,《感動每一刻》,孫燕姿/蔡健雅/林俊傑/阿杜演唱: 香港館,《無限之城》,張學友/孫耀威/謝安琪/張敬軒/Mr/麥家瑜演唱: 台北館,《一見你就笑》,王力宏演唱: 不知道是我個人的情感,還是事實如此,我總覺得《台灣心跳聲》最好聽。有沒有其它地區,非台灣地區的網友也覺得《台灣心跳聲》最好聽呀?新加坡的《感動每一刻》我覺得很有南洋風,和其所在位置大概有關,也顯示其在東南亞發展出自己的特色來了!香港的《無限之城》沒有拍MV,用粵語演唱,節奏輕快,歌名就說明香港是個小小的城市卻有無限潛力。台北的《一見你就笑》,把無線網路和資源回收通通演到MV裡。 除了各場館的主題曲外,上海世博會自己官方也有主題曲,除了之前被爆抄襲的《2010等你來》之外,還有 《2010等你來》,成龍/劉德華/楊瀾/劉翔/李寧/李冰冰演唱: 《Better City, Better Life》(城市,讓生活更美好),Siedah Garrett/Jonathan Buck演唱: 《2010等你來》在「抄襲!?《2010等你來》vs《そのままの君でいて》」這篇文章已經討論過了。《Better City, Better Life》歌曲中,唱著Ala nong就是上海話的我和你的意思,整個歌曲很有歌舞劇使用的那種歌曲的感覺,我很喜歡。

今年是我的宅經濟元年

「宅經濟」這個名詞,說是隨著網路科技發達,人們不必出門就能在家進行window shopping,window不再是實體的櫥窗而是接二連三開啟而能夠快速比價的tab。以前,我對這個名詞不太有感覺,總覺得「宅經濟」不是宅男的專利就是那些喜歡看網拍衣服的妹妹們的特權。現在,我深深體會到「它」的重要性和便利性,我猜測主要原因有二:一、離開台北都會區;二、當兵之後,自由的時間受限。 這一年應該可以算是我的「宅經濟」的開展元年吧!其實,從高中開始,我就喜歡上雅虎拍賣買東西,這純粹是零星、偶爾的購物。但今年,我進行了很多非得從網路購物才能完成的交易。下面進行案例宣導: 一、透過facebook的廣告買了腹肌塑型內衣 這是一件能夠讓身材不好的人穿了之後產生腹肌的內衣。(我先聲明,我不是因為太胖才買它!我一點都不胖,我只是沒有腹肌)買了之後,覺得太大件了,所以跟本也沒有塑型、加壓的效果。不過,facebook根據我們給它的個人資料,個人化地出現廣告,我認為大大增加了網路交易行為。 二、透過三民書局網站買上海旅遊書 我對旅遊書有一個偏好,就是先看楊春龍寫的自由旅行精品書,不管任何國家、地區,我就是相信這個人的品牌,同樣上網索驥,找到三民書局有販售,而且是大約7~8折左右的價格。我買的是《上海地鐵:自由旅行精品書》,於是它同時推薦了《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官方導覽手冊》給我,看到價格和實用性,我也買了下來,正好湊個免運費的價格,一口氣就買了兩本書。這是我在實體書店永遠不可能發生的行為。 三、透過攜程網www.ctrip.com買大陸地區國內機票 如果只是買台灣地區的國內機票,可以直接向航空公司訂購,但大陸地區的國內機票就無法如法炮製了。從網路上買國內機票大概是最容易的方法。許多網站如「去哪兒?http://www.qunar.com/」和「酷訊網http://www.kuxun.cn/」都可以找到許多便宜的機票,唯這兩個網站不支援大陸境外信用卡。攜程網可以使用VISA和Master網上刷卡。今天早上我先買了台灣→香港→福州→香港→台灣的機票,再上攜程網分別買福州→上海和南京→福州的機票,這樣就讓我的旅程可以是台灣→香港→福州→上海;南京→福州→香港→台灣。 網路讓生活變方便,也讓人即便在日月潭這樣幾乎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也能輕易地世界接軌。

宋祖英能接下鄧麗君的棒子嗎?

今天下午在幫老爸安裝電腦(安裝的是gOS),老爸在看于美人的《國民大會》,主題是和鄧麗君有關的,一邊安裝電腦,一邊跑去看電視,覺得這個主題滿有意思的。鄧麗君溫婉的氣質和歌聲,即便翻唱別人歌曲,仍能使人們認為鄧麗君就是原唱;同時,到金軍等離島勞軍,對中華民國或中華民族也有很大的鼓舞。 我們知道鄧麗君唱過《甜蜜蜜》、《小城故事》、《在水一方》或《我只在乎你》,但今天看了《國民大會》還有一些新聞片段才知道,當時鄧麗君還唱了許多閩南語的歌曲: 《阿嬤的話》: 《燒肉粽》: 鄧麗君大概足稱為整個民族(中華民族)的共同記憶吧!台灣人認識她、大陸人認識她、東南亞的華人也認識她。鄧麗君之後的演唱家大概就是宋祖英了吧!不過鄧麗君甜美的歌聲畢竟和宋祖英是大相逕庭,這是宋祖英在上海世博開幕式演唱的《和諧歡歌》: 讓鄧麗君和宋祖英唱同一首歌就可以看出其差別了: 《四季歌》:

ECFA雙英辯論暨馬英九於CNN專訪

上一週是中華民國馬英九總統和民進黨蔡英文主席對ECFA進行辯論,上週沒有機會看到,因為可惡的HGYX,這週上youtube看,看了幾段後,切換到其它視窗,只用聽的,一邊做自己的事、一邊聽辯論。除了雙英辯論之外,馬英九總統還上CNN接受Amanpour專訪,由於兩事隔不遠,許多媒體都有相關報導。 雙英辯論,媒體民調是馬英九總統勝蔡英文主席,但在我看完(聽完)之後,原先支持ECFA的我,對ECFA也產生一些質疑,但這不影響我支持ECFA的立場。整個辯論聽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馬英九總統將「民進黨定位為來亂的,不參與立法院ECFA報告、鎖國、為反對而反對、恐嚇民眾」;蔡英文主席則比較專業、理性地進行ECFA辯論,說了許多我沒有聽過的東西。如果像這樣的攻(在野黨)防(執政黨)能夠出現在立法院,那麼議事水準提高,審立法案也更周全,老是用一些亂七八糟的手段搶新聞焦點或杯葛議事實在很不討喜。而民進黨過去透過廣告恐嚇民眾ECFA也和蔡英文主席在辯論台上的理性發言格格不入,民進黨應該是民粹黨。國民黨是「從中國走向世界」,民進黨則是「和世界一起走向中國」,至少我們了解民進黨是有大陸政策的,儘管我覺得這只是賣弄文字。下面是辯論的完整影片,把它當廣播聽聽也不錯。或許原先一昧反對ECFA的人會變得同意ECFA,原先贊成ECFA的人會開始思考更多面向,不過基本上兩個人都是同意ECFA的簽署是很重要的。下面為兩造辯論的影片: 接著是CNN的Amanpour專訪馬英九片段,有網友製作了中文字幕版,附於下方。專訪內容和馬英九常常談的東西相去不遠,不過換成英語,頗有對國外發聲、宣示中華民國成立九十九年的意思。儘管美國總統歐巴馬維持「一個中國」政策,但事實是世界上有兩個中國,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中國大陸),一個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希望這篇文章不要因此被「防火長城」GFW給摒障掉了。

十月奏鳴曲 รักที่รอคอย October Sonata

《十月奏鳴曲》有點像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都是大時代下的小人物,許多看似和政治、國家體制無關的感人故事,卻因為政治、國家體制也造成的悲劇。泰國政府在一九七○年代到一九八○年代,掃盪共產主義者,兩人因此無法在約定的時間、地點見面。片中的男主角拉維,長得有點像丁春誠;女主角幸珍則演過悲戀三人行,我覺得這是滿感人的愛情電影,和大家分享: 「愛情」的力量很大,幸珍為了拉維半工半讀上夜校,學泰文。幸珍本來就會泰語(嘴巴會說),但讀不懂泰文、不會寫泰文,「聽、說、讀、寫」中,只能「聽、說」無法「讀、寫」,因為拉維留了一封信給幸珍,幸珍為了讀懂這封信,她去上了夜間學校。泰文相較於華文,我認為是比較容易學習的,泰文為拼音文字(事實上,全世界還被使用的語言只有漢字是不是拼音文字,因為我們已經學會全世界最難的文字之一了),所以沒受過教育的幸珍可以「聽、說」,「讀、寫」的學習則建立在「聽、說」的基礎之上,很快就能上手。 學會「讀、寫」可以說是開啟思想重要的一步,拉維曾經對幸珍說過「每個人的價值都是一樣的,不管在戲劇裡他飾演的是好人或壞人」,然而,真正讓幸珍體會到這涵意,還是幸珍從書本上學到「人生而平等」的價值。 我喜歡這電影除了感人的愛情故事外,還揉雜著泰國人民識字率不高或共產主義的社會氛圍。當然,這些都是過去的泰國了。特別是曼谷,已經華麗地轉身,成為泰國第一女主角了! 看看噗友的回應,或許你會對此電影更有興趣:

遇見桐花部落格徵選:投票給我

參加部落格比賽的活動很有意思,活動舉辦者提供一個平台為參賽者宣傳部落格,參賽者則利用部落格為活動舉辦者進行其想要宣傳的主題、行銷的產品,互利互生。最近,我參加了一個客家桐花祭的部落格徵選比賽,需要大家投票。(我覺得發動網友投票滿怪的,而且我的部落格也沒有什麼網友,只是看到每個參加的部落格都這麼做,我也不想「輸在起跑點」) 按上面的按鈕,就可以投票,希望大家支持,多謝、多謝,一天可以投一次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三竹 สามชุก Once in a Chance

泰國電影《สามชุก》(《三竹》,又有人譯為《我的老師》)是去年上映的勵志電影,講述七個的高中生怎麼開始吸毒?然後與社會疏離?戒毒過程?然後再回到社會?這是根據真實故事拍攝的電影,看完之後會讓人佩服其老師偉大的情操,並同情、關懷、理解吸毒者的困難。下面分享電影心得: 就和抽菸一樣,每個人都知道吸毒的壞處,每個抽菸或吸毒的人自己也都知道吸毒的壞處,但總是有人會去吸毒。為什麼會去吸毒?電影裡的主人翁有各自已的困難。Wan為了幫媽媽減輕家計負擔,到處打工,結果精神不濟開始吸大麻以提神。上癮後,沒錢買,開始販毒,將朋友拉進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Bot的爸爸愛喝酒;Pan沒有父母,和姊姊、姊夫居住;就算爸爸是三竹縣的縣長,因為疏於關心,兒子也染毒。 吸毒後的過程是一個惡性循環。沒錢買毒就要去偷、搶、拐、騙,有了錢再買毒,越吸越上癮,甚至產生幻覺成為社會的毒瘤。當社會開始排擠,吸毒者都就算下定決心要戒毒,也都心有餘而力不足,最後只能踏上毒品人生。 所幸這七個高中生有一個真正愛他們的老師。從電影中,可以發現老師年紀很大,不知道是為了置入性行銷筆電?還是真的需要有一部電腦讓老師去網路搜尋毒品相關資訊?老師對毒品的認識得先透過網路,讓人擔心泰國鄉間或許毒品泛濫或許偏遠地區資訊缺乏。因為有老師,電影最後有一個快樂的結局。每個人都戒毒成功而有一份工作。 「三竹」是一個相當陌生的地名,透過網路搜尋發現,這電影一個叫「三烹百年老噠叻」的百年老市場拍攝,那兒居住著許多來自潮洲的華人,牌坊上以泰文和華文並列。三竹縣位於素攀武里府,是繁榮古城,也是泰國魚米之鄉,二○○年以「三烹百年老噠叻」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獎。 我覺得這電影很好看,又勵志,又讓人認識一個旅遊景點。這是連我的lonely planet都沒有介紹的地方。有機會一定要去造訪。下面附上電影連結和相關旅遊影片: 三烹百年老噠叻(Sam Chuk 100 Year Market):      

為什麼我要就讀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

為了避免下週研究所面試自我介紹的時候會詞窮,先寫個稿,潤一潤文章的詞彙和結構。為什麼我適合就讀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我打算依興趣和能力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是黃玉樹,有一個泰語名字叫จิตรทิวัต,意思是「晴天的日子」,是泰語老師張君松根據我的生日和上課一學期的觀察給我起的名字,我很喜歡它。我的興趣是旅遊,因為喜歡旅遊到過去多地方,大多數在東南亞,包括:越南、柬埔寨、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菲律賓,去過這些地方也讓我對東南亞感興趣。東南亞是個語言、文化、民族歧異度很高的地方,更增添其神秘色彩。於台灣大學就讀期間,在各個學院修習課程,也常常以東亞南相關事物作為研究主題。包括:憲法與公民教育:《回味娘惹:新移工、新移民子弟(新台灣之子)、新移民配偶》;全球音樂文化:《泰國中部皇家音樂個人聆賞報告》(聆賞資料:JVC WORLD SOUNDS: THAILAND CLASSICAL INSTRUMENTAL TRADITIONS)和《寮國與泰國東北部的傳統樂器:Khene》;資訊傳播:《知識管理個案研究:以四方報為例》;孔子:社會學的研究:《當孔子遇到釋加牟尼佛:泰國海外華人研究》,在在也表現個人在東南亞議題有濃厚的興趣。 有興趣不代表適合就讀東南亞研究所,讀研究所還必須具備一些「能力」。若以進行《泰國人的民族認同》研究所需功夫,我認為我有以下能力:文本分析能力:修習過《研究法導論》和《研究方法》,曾經設計過宮崎駿電影和進行過雅虎女裝網拍的文本分析,並有《傳播學》和《文化研究》等解碼、後現代、解構主義、多元文化等素養。質化研究分析能力:大學考上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其必修包括:《人類學》、《考古學概論》和《世界民族誌》,此外由於雙主修農業推廣學系(現名為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還修習過《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教育學》等社會科學課程,不論對個人心理或社會狀態;現代社會或原始社會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量化研究分析能力:在大學二年級轉到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系,選擇生物統計組作為主修領域,必修包含:《統計學導論》、《應用線性統計模式》、《線性代數》和《醫學統計》,即便沒有專精,只要花時間再複習、複習仍能進行數據分析。台灣大學開放的學風,能夠選擇、搭配的課程也多元而豐富,除了傳統的課程外,我還到過「達瑪巒原住民重生協會」、「南投縣魚池鄉農會」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崑明院區」進行過實習。 興趣和能力相輔相成,因此我選擇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就讀。特別感謝以下朋友支持:

抄襲!?《2010等你來》vs《そのままの君でいて》

我對即將於2010年在上海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感到非常期待。這場以「節能減碳」與「城市」為主題的盛會,不僅展示了各國與地區的特色建築,更讓人有機會一窺不同文化的創意與未來想像。在我心中,參觀世博的意義與價值遠勝於前往迪士尼樂園。 今天放假回來,看到新聞標題〈山寨版?上海世博推廣曲被爆涉剽竊日曲〉,引起了我的好奇。我馬上搜尋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曲《2010等你來》以及被指控抄襲的日本歌曲《そのままの君でいて》(岡本真夜的《不變的你就好》),一聽之下,兩首歌的旋律確實十分相似。 以下附上主題曲與相關報導的影片,大家可以自行比較與判斷: 🔹 上海世博會主題曲《2010等你來》 🔹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