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教育中,提升教師效能與學生成績一直是教育政策制定者關注的核心議題。美國經濟學期刊《Economic Policy》發表了一篇由Roland G. Fryer, Jr., Steven D. Levitt, John List和Sally Sadoff共同撰寫的研究,探討了如何透過激勵措施的框架效應來增強教師的教學成效。這項研究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高地進行,結果顯示,使用損失規避的激勵措施(即在學年初發放獎金,若學生未達標則需退還)比傳統的年終獎勵更能顯著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這些發現不僅挑戰了現有的教育激勵策略,還為未來的教育政策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是一種心理學現象,指的是人們對於損失所帶來的痛苦通常比獲得同等收益所帶來的快樂更為強烈。這一概念最早由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和Amos Tversky提出,並在他們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中得到了詳細闡述。他們的研究發現,人們在面對相同數量的損失和收益時,通常會更傾向於避免損失,而不是追求收益。 簡而言之,損失規避意味著人們對於失去所擁有的東西(例如金錢、地位、機會等)會感到極大的痛苦,這種痛苦程度往往超過了獲得相同價值的新東西所帶來的快樂。舉例來說,失去100元的痛苦感受通常會比得到100元的快樂感受更強烈。 在教育激勵措施的設計中,運用損失規避的概念可以更加有效地激勵教師。透過在學年初發放獎金,並告知教師若學生未達到特定績效目標則需退還部分或全部獎金,這種「損失框架」的激勵方式能夠利用教師對損失的高度敏感性,從而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提高學生的成績。這一策略在Roland G. Fryer, Jr.等人的研究中得到了實證支持,顯示出比傳統的年終獎勵更加顯著的效果。 研究方法 這項研究由Roland G. Fryer, Jr., Steven D. Levitt, John List和Sally Sadoff共同進行,目的是探討不同框架的激勵措施對教師教學效果的影響。實驗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高地的九所學校進行,涵蓋2010-2011和2011-2012兩個學年。研究對象是這些學校中的教師,主要集中在數學教學上。以下是研究的具體方法: 1. 實驗設計 研究團隊將教師隨機分為不同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包括兩種類型的激勵措施: 2. 激勵措施細節 3. 測試方法 學生的成績主要通過兩種測試評估: 4. 數據分析 研究團隊收集並分析了參與教師所教學生的考試成績,並比較不同激勵措施對學生成績的影響。他們利用線性回歸模型來估算不同實驗組的效果,並對各種控制變量進行調整,包括學生的性別、種族、經濟狀況、基線測試成績等。 5. 結果 研究發現: 結論 這項研究證明了損失框架激勵措施在提高教師效能和學生學業成就方面的潛力,並建議教育政策制定者在設計教師激勵方案時考慮使用這種方法。 Fryer, R. G., Jr., Levitt, […]
增益與損失激勵比較:哪種方法更有效?
- Post author By Dicky
- Post date
- Categories In 心理學的理論與應用
- No Comments on 增益與損失激勵比較:哪種方法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