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Dicky

撈過界(越俎代庖!?)

魚池鄉公所有一個農業(農經)課,就魚池鄉公所網頁所載,負責業務從推廣教育到家畜疾病防治,包山包海。魚池鄉公所推動魚池鄉觀光不遺餘力,十大經典農漁村當初也多虧了魚池鄉公所所以有如此成績。但這不禁讓人思考,農會在魚池鄉所扮演的角色是什麼?農會不同於鄉公所的是,農會一開始是法人合作社,本來不屬官方組織,由農民自組信用社,設立的目的是為服務農民。而鄉公所則為民服務,而魚池鄉農民不在少數,因此設立農業(經)課有其必要。然而,為農民服務的過程中,農會和鄉公所有一個較不清楚的界限了。我認為這是兩造能夠討論協商的地方。經費的分配、活動的支出或權責的劃分…等,都應該討論。哪些活動、計劃,可以獨立由農會或鄉公所完成;哪些需要通力合作,共同成就,那就共同協辦。如此人員能夠發揮最大的功能,小單位不會因為負擔龐大的業務也過勞生病,大單位不會因為權責過輕而閒置沒事,人盡其力,物盡其用。

紅茶豬腳

前陣子的一鄉一特產,讓農會人員絞盡腦汁,不知何時開始,魚池出來了紅茶豬腳、香菇豬腳。有次和黃農事指導員琦貿大哥到絲瓜產銷班的時候,班長的夫人就說:「嘿豬腳煮得太黑了啦!」哈哈哈!我沒吃過魚池農會的豬腳,不過感覺很好玩。指導員解釋道:「紅茶豬腳用紅茶燻的,所以顏色會比較黑。」哈哈哈!今天八二三的戰友在魚池農會開紀念茶會,總幹事很熱心地要推廣紅茶豬腳,讓每個戰友都帶了一袋紅茶豬腳回家。據說,這個紅茶豬腳,又要當成另一個場合送禮的佳肴。我又想起高老師說的:「農產品變商品,包裝之後再變成禮品。」禮品的價值就會很高、很高了。這個紅茶豬腳也是這樣,透過包裝、行銷,價值變高,送禮也很有面子。這可是來自日月潭的紅茶豬腳。

紅茶產業研習班

魚池鄉產業研習班,今天紅茶(泡茶)班開課。地點在老人會館。第一堂課,由農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黃課長講習。這堂課,黃課長的主題是「一般人對紅茶經常提出的問題」。讓大家對紅茶有更多的認識。一開始,先讓大家知道紅茶不是一般印象中,那種便宜的茶。紅茶從國外進口的茶是相當高級的茶,最高級的茶一公斤兩萬元。普遍會覺得紅茶不是好茶的原因在於,我們看到的紅茶多為碎碎的,就是切割、分級過的,多在茶包裡,故我們容易這是因為紅茶的品質不好,所以才如此包裝。但這樣的觀念是表象。國外紅茶的品質常常是每年每年一致的。簡單說明外國大茶廠如何保持每年的紅茶的品質一樣。通常外國茶廠會到茶的拍賣市場買大批大批的紅茶,收集世界各地的茶種,然後再加以混合,按照固定比例混合而成。因為要混茶,所以會切細、切斷使混合的工作更為方便。這樣能夠保持每次消費者買到同樣包裝,都有相同的品質。台灣本地的茶無法如此大量生產,每年的茶會因為氣侯、環境而每年的茶的品質會不一樣,所以就會有茶的比賽…等。同時,因為沒有大量生產也沒有切斷茶葉的機器,台灣的茶多為捲曲的,故分級也較困難。而課程既然為產業研習班,就不得不了解,為什麼在魚池地區會推廣紅茶。紅茶的引進是從日據時代就開始,日本人尋找合適的地點種植紅茶,由於氣候適宜故選址魚池,就在貓囒山,現在農業改良場魚池分場所在的山頭。

紅茶產業研習班

魚池鄉產業研習班,今天紅茶(泡茶)班開課。地點在老人會館。第一堂課,由農業改良場魚池分場的黃課長講習。這堂課,黃課長的主題是「一般人對紅茶經常提出的問題」。讓大家對紅茶有更多的認識。一開始,先讓大家知道紅茶不是一般印象中,那種便宜的茶。紅茶從國外進口的茶是相當高級的茶,最高級的茶一公斤兩萬元。普遍會覺得紅茶不是好茶的原因在於,我們看到的紅茶多為碎碎的,就是切割、分級過的,多在茶包裡,故我們容易這是因為紅茶的品質不好,所以才如此包裝。但這樣的觀念是表象。國外紅茶的品質常常是每年每年一致的。簡單說明外國大茶廠如何保持每年的紅茶的品質一樣。通常外國茶廠會到茶的拍賣市場買大批大批的紅茶,收集世界各地的茶種,然後再加以混合,按照固定比例混合而成。因為要混茶,所以會切細、切斷使混合的工作更為方便。這樣能夠保持每次消費者買到同樣包裝,都有相同的品質。台灣本地的茶無法如此大量生產,每年的茶會因為氣侯、環境而每年的茶的品質會不一樣,所以就會有茶的比賽…等。同時,因為沒有大量生產也沒有切斷茶葉的機器,台灣的茶多為捲曲的,故分級也較困難。而課程既然為產業研習班,就不得不了解,為什麼在魚池地區會推廣紅茶。紅茶的引進是從日據時代就開始,日本人尋找合適的地點種植紅茶,由於氣候適宜故選址魚池,就在貓囒山,現在農業改良場魚池分場所在的山頭。進來改良的台茶18號(紅玉紅茶),在花蓮也有栽植,不過氣候有差,故口感不如魚池產出的紅茶,同樣有清涼的口感,但過涼,卻像黑人牙膏。故還是魚池的台茶十八號較為人所喜愛。紅茶現在逐漸推廣開來,泡茶的人口將紅茶列為首選是指日可待。

東光金針災情

大雨過後的第一天,農民的金針受到損害,有鑑於每次都是請官員大老遠從縣政府來看是病害或蟲害,這次我們決定先拍照,寄給官員鑑定,再由官員決定如何解決和指導。金針有點像韭菜,氣味也很像。農民從大堆金針中找出健康的金針和疑似生病的金針,生病的根部紅紅的,像金屬生鏽。另外,還沒採收的,葉子的某些部份已經黃了、枯了,不是一整片,是很多撮,很多叢。看完災情後,黃大哥再看一下使用肥料的情形。農民相當依賴黃大哥,農事指導員對農民而言是很重要的角色。就像台北赤蛙阿石伯一樣,最能和農民進行推廣的就屬農事指導員了,而這樣的工作卻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做,除非選舉到了,才會有人願意要傾聽民意。回到農會,把照片寄出去,就等縣政府人員的回應了。

台北赤蛙vs經濟發展

這本來是和魚池農會不相干的話題,看過這段影片後,我相信對推廣有機農業的人員多少能夠有些鼓舞。三芝鄉有一個栽植三十年蓮花的老農,阿石伯,因為某種機緣(保育台北赤蛙)和台北動物園生態保育員搭上線。原來台北赤蛙是一個瀕臨絕種的動物,原本只有在古藉上有記載,但後來在三芝鄉阿石伯的蓮花池中發現有台北赤蛙的足跡,台北赤蛙聲音細小,不像一般蛙鳴,你會將之認為是蟲鳴。因為希望台北赤蛙物種能夠延續,所以台北動物園方面希望阿石伯不要使用農藥,讓台北赤蛙有個更好的生存環境。三十年栽植經驗的阿石伯當然不肯。沒有農藥使用,害蟲來吃蓮花,蓮花長得小,市場價錢就不好。因為如此,台北赤蛙的保育工作就相當困難。就在台北動物園管理員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慈心有機農場的林先生介入幫忙。從關懷阿石伯開始,陪阿石伯聊天,而後建立友情後,同意以有機農業的生產方式來生產蓮花,花束也不再送到花市而送到里仁這樣的有機農產品販售店,價錢也提高。過程不是我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當中的林先生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在我看完影片後,再想想最近在農會實習的感覺,林先生做的工作就是農事指導員做的工作。這樣的工作能夠成功的話建立在兩個方面,一是「教育」、二是「政治」。首先,消費者、農民必須有生態保育、健康地球的概念,願意為世界的健康盡一份心力,同時消費者對不含農藥而能對自已更有益的農業付出更多的代價也能夠接受,有機農業才能推展開來。再來,政治方面,市井小民或農夫願意進行有機農業固然重要,但若有政策支持,人員推廣,有機農業的開展能更快、更全面。

有人介入香菇的價錢…

中元普渡家家戶戶都要買東西來祭祀好兄弟。昨天台北有個社區接洽農業旅遊部,希望購買大批香菇,今天回報數量。今天回報數量的時候,那個社區接洽的人很無奈地說:「因為有人介入香菇的買賣,能夠以比魚池農會提供的三分之二的價錢賣出,雖然知道這批低價的香菇的品質一定比不上魚池農會的香菇。」他們很無奈,我們也很無奈。農業旅遊部員和推廣股長推測,這一定是大陸進來的香菇。大陸來的香菇和台灣本地的香菇,農會的人員一眼就能認出,但對外行人而言,這不是件相當容易的事。還記得上次陳總統帶聖文森總理到魚池的觀光菇園參觀的時候,同行的官員買了很多香菇,這些人都知道魚池的香菇品質很好。大陸的香菇…唉…正好今天隨意翻了一下農訓雜誌,就看到台灣農民平均所有農地差不多約歐盟農民的十分之一倍,連歐盟都強調高品質農業,如不虐待動物的畜牧業,台灣小農經營,更應該注重精緻、安全的農業。如此看來,高品質的農業,提供給較有能力的消費者,所以建立消費者健康的飲食也是農業推廣能夠做的事。

產銷第六班–茶班

產銷第六班的班長住在山楂腳段,在大雁村。剛剛到產銷班的時候,班長不在,只有班長的牽手和兩個孫子在茶廠。茶廠很有規模,很多影片、節目都到這裡取景。同時,這也是中華電信認養的數位計劃區。中華電信為這裡的茶農提供網路行銷的管道。從指導員和班長及班長夫人的談話中,感覺班長和夫人很歹命(!?)、很踏實(!?)、很認命(!?)(我目前想不到一個形容詞來形容他們)。在魚池的茶農,很多自已銷售,認為和產銷班一起出貨的收入會比自已打拼少,班長夫人預測這些單打獨鬥的茶農,很快就會收山了。茶葉要賣到好的價錢,必須比賽得獎,累積名聲,然後就能夠有較高的價錢。靠口耳相傳,也是另外一個管道,但仍不及比賽的聲名大噪。台灣島內,喝茶屬於較有錢的階級,所以較不會受到加入wto的影響,本來就是精緻農業的茶葉,也比較容易進行生產履歷的製作。之前的日據紅茶廠,雖然也叫紅茶廠,但規模仍不及產銷第六班的班長茶廠的規模。但日據紅茶廠的廣告作得大,能夠找到第六班班長家的,也真得是屬巷子內(內行)的人了。

頭社社區整合計劃

今年度的社區整合計劃,農會選擇頭社社區執行。除了頭社社區外,另一外已經整合差不多的,還得到十大經典漁農村的澀水社區,是比較容易整合的社區。此次選擇頭社社社區,頭社社區有兩個村,頭社村和武登村,據股長和指導員的說法,這裡有兩派人馬,因此社區整合不容易,就連選擇計劃執行地點都讓指導員相當苦惱。但也因為如此,我認為此次社區整合有助於社區原先派系的歧見,而對社區有益。此社區整合計劃分為兩個部分,民俗歌謠舞蹈班和社區導覽解說班。今天開課的是民俗歌謠舞蹈班,研習的地點就在農會頭社信用部,邀請九族文化村的杜老師來教導大家民俗舞蹈。研習地點的選擇正好在武登和頭社交界的地方,雙方人馬都能很公平地到這個地方參與。但若遇大雨地面總會積水,而且晚上在信用部所在的地方出入難免有心裡不踏實之感。後來,和全體班員討論、協商後,大家都同意到頭社村的活動中心練習。今晚的杜老師教大家跳「一把情種」,原先預計七點開始上課,學員們沒有準時,七點十五分還姍姍來遲,就連老師也遲到了三十分鐘。老師帶了兩個助教,上課就分兩個地方教學,每個婆婆媽媽們跳得不亦樂乎!韻律感十足。後來知道,同時間,還有一群長者在附近練北管。

台灣農林公司魚池紅茶場

魚池紅茶場位於魚池鄉中明村,河洛語叫貓囒。往紅茶場的路,有像台大椰林大道的椰子樹,因此我推測這也是日據時期種植的椰子樹,但紅茶場不是日據時期建設的。根據賴昇樺四健指導員的說法,原本台灣農林公司是政府所有,土地改革後幾年,民營化之後,算是台灣最大的地主,因此有許多農民目前還會向紅茶場租農地來種植紅茶。阿薩姆紅茶是魚池特產,自日據時期就有,一到那邊,就請我們喝冰在冰箱裡的奶茶。真得是好好喝哦!指導員和茶場的工作人員報告這一批驗茶葉的結果:有兩個茶農的的茶農有農藥殘留,但還是符合標準,不過仍然有進步的空間,無毒農業或有機農業,不應該有這樣的情形。茶場的心得就是–阿薩姆紅茶、奶茶真好喝。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