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Dicky

四川大地震後的公共衛生問題

儘管四川大地震至今並沒有發現任何重大傳染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警告,四川恐怕會爆發大規模疫情。世界衛生組織相關官員表示,主要威脅並不是災區罹難者屍體腐爛,而是遭到汙染的水源以及收容所擁擠狀況恐怕會爆發傳染病,之後一定陸續有些疫情傳出,完善的預防是相當必要的。因此,接下來將討論水源、收容所擁擠和其它公共衛生事項該注意或已注意的部份。[1]   1.水源 水在人類生存及永續發展中扮演的相當重要的角色,一但受到污染所爆發的疾病疫情絕對不是一個、兩個死亡人數可以解決的。不論是飲用水或者是清潔用水,都和整體公共衛生的發展息息相關。聯合國曾發表聲明說,全球開發中國家發生的所有疾病與死亡,有百分之八十與水源有關,此外,平均每八秒鐘有一名兒童死於與水源有關的疾病。而提供乾淨水源,需要在基礎建設與技術方面做重大投資。 以四川大地震來說,基礎建設少數還能運作,也不是目前必需投入的項目。一般地震災害後由於房屋、建築物的大量倒塌會破壞一些公共的設施,比如管道的破壞、水站的破壞、水池的破壞等等。因此就會有大量的原來固定的自來水管或者蓄水池等地的水源就會遭到破壞。從污染的情況來說很多的是因為一些菌類的侵襲,特別是大腸杆菌會污染水源,在地震中被破壞的工業設施有可能使附近的水源受到有機污染。一般災害附近最多的還是因為大腸杆菌污染所導致的。  潔淨水的供給,以及現場環境的處理,包括水源的保護等都必須投入努力。光是從新聞看到的就有現場用水車送水、或者大量礦泉水、純淨水。只要大家在吃飯、喝水前,洗手;喝過的礦泉水蓋上蓋子,就不會造成衛生隱患。除了政府層面和地方工作人員做的大量工作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從個體層面上,因為人群大,每一個人一定要做好公共衛生的水源保護,包括個人行為。[2]   2.收容所 由於大批人員聚集,若疾病發生可能在人群中爆發,這會造成大型疾病爆發。所以在某種情況上來說,一定要避免大量人群的積聚現象。最容易解決的方法,就是不要聚居在一個地方,這樣有利於一些疾病的預防和隔離。[3]  但地震災區收容所是無法避免的措施,然收容所的特徵是「人滿為患、場地擁擠、空氣污濁、情緒緊張」……幾乎每個收容所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衛生條件差、人群擁擠雜堆、溫度回升,這些都是傳播細菌、病毒的可怕「溫床」,如何使在收容所災民和病人不受更重大的危害,使用碘酒、酒精,或者找抗菌素、消炎藥吃下。只要身上有傷口,一般吃上兩三天劑量的消炎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防止細菌感染。[4]   3.其它公共衛生事項  引用中國衛生部說過的話:「災情就是疫情。」所以在地震發生過後防疫的工作是相當重要的。除了前面的水源和收容所擁擠問題外,中國衛生部還做了以下工作:一、防疫人員不但要進到村,並且防疫技術人員和督導員要覆蓋到災區縣鄉,以有效防控疫情發生;二、 在衛生防疫藥品和器械保障方面,確保防疫人員進到哪裏,藥品和器械就跟到哪裏;三、對可能發生的污染源,通過科學論證,及時做好重災區的清理工作,妥善處理遇難者遺體和動物屍體;四、在食品環節上嚴格把關,不讓過期或接近過期的食品進入災區,同時要加強對救災食品儲運環節的管理,確保食品安全衛生。[5] [1] WHO警告:震後10至30天 疫情爆發危險期。今日新聞。2008。 [2] 蔣岩。中國疾控中心。新華網。2008 [3] 蔣岩。中國疾控中心。新華網。2008 [4] 專家:地震後需預防細菌性痢疾及霍亂疫情。新華網。2008。 [5] 一切為了災後無大疫——四川災區防疫工作紀實。新華網。2008。

川緬點燈祈福法會

台灣大學課外活動組在某一天聚集了校內服務社團,讓服務社團腦力激盪出一個能夠為四川災民能做點事情的活動。於是光鹽社和漁服社很有擔當地接下了負責人的職務,並進行連續一個星期的募款活動。我們社團(中智社)在浴佛節的慶功宴+檢討會時知道了這個有意義的活動,也想利用中智社的特色來為四川災民盡一份心力。於是我們在募款的最一天,舉行了「藥師經法會+點燈祈福」的活動,活動心得如下: 一、中智社錯過在第一時間加入。在每個社團共同討論該募款活動的時候,中智社沒有馬上答應要加入活動,直到募款開始前一天才決定加入。錯過第一個時間點加入,而後面想要再加入就會有比較多困難,例如:只能透過活動網頁了解整個募款活或者可能會被人質疑參與活動的動機。 二、和其它社團聯絡的狀況。讓我印象深刻是和光鹽社的同學聯絡。該活動負責人在接到電話,知道中智社想辦法會和點燈的時候說:「我們希望這是沒有任何宗教色彩的活動,所以捐款也選擇沒有宗教色彩的基金會……」加上募款活動也在一開始的時候,就有點燈活動。簡言之,就是有一種被「婉拒」的感覺。每個人都有宗教自由,但刻意排除宗教就顯得不尊重宗教。宗教自由是能尊重別人的宗教,同時每個人也能表達自身宗教。但刻意不談論宗教或政治不叫宗教自由,是沒有思想、沒有哲學。不談論宗教或政治,也許是對新認識的朋友,也許是對生意簽合約的對象。 三、新聞稿的撰寫內容。中智社必須感謝課活組的馮姊(馮嬤嬤),馮嬤嬤給我們許多幫助。從我們決定辦法會和點燈祈福開始,馮嬤嬤就隨喜我們的發心,但或許是馮嬤嬤有太多事務要忙,於是將活動讓職務代理人幫我們完成整個申請活動的流程。馮嬤嬤在活動前一天,想要將我們的活動訊息放在課活組的網頁,但由於內容沒有仔細針酙,於是馮嬤嬤就沒有把我們的活動訊息放到課活組的網頁上了。 四、點燈祈福和撤場。點燈的地點在戶外,當天晚上雨也是有一陣沒一陣的,不過可能是在晚上點燈,效果也算不錯,引來不少人潮,讓人點燈,唯一可惜的是,若能放上募款箱,也幫忙募款那就更好了。撒場時的工具,是我們物料準備時所忽略,於是花了不少時間找清理的工具和進行清理。最後,到復興南路吃清粥小菜又回傳護的實驗室開會,也算是滿好玩的經驗。 活動結束,感覺滿好玩的。許多人投入協助,傳緩和傳雍功不可沒,許多人協助轉網宣;還有傳儒和慧桓支援的維那和悅眾;點燈現場的工作人員,大家都挺好玩的。

水蜜桃阿嬤

水蜜桃阿嬤,我一直認為是一個行銷品牌成功的影片,今天才知道這是商業週刊拍來作「生命教育」的影片。片中阿嬤的媳婦和兒子接連自殺,留下四個小孩子讓阿嬤扶養,這是一個發生台灣原住民身上的真實故事,你可以在「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看到完整的影片。看完之後我有以下心得: 一、自殺無法解決問題,只是留下更多問題。媳婦先燒炭自殺,而五天後,阿嬤的兒子趁家人去買砌墳墓的磚頭時,在家也喝了巴拉刈自殺了。影片沒有交待自殺的原因,但用自殺來逃避問題,只留下更多問題。媳婦自殺比較沒有能夠推測的線索;兒子在自殺前,用手機拍下影片,告訴還活著人,因為放不下老婆,所以想要去照顧她。孩子們因此,相當討厭爸爸,同時也提醒我們負責任是怎麼一回事。會自殺的人往往是某個結無法打開,遇到瓶頸無法突破。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每個人最寶貴的資產就是生命。遇到困難,應該要找朋友、家人甚至是張老師之類。 二、原住民超可愛。我的家人有一個共同的習性,我們喜歡和在社會上較弱勢的一方當好朋友。爸爸從年輕的時候,就常常在原住民部落鬼混,雖然是別有用心,但也是對原住民像朋友;媽媽開的餐廳,也曾經藏匿過逃跑的外傭;受到爸爸、媽媽的影響,我和妹妹對族群平等的概念是內化為生活模式。我高中的好朋友之一,就是原住民,原住民超好笑的,真得是很樂觀;在前年到達瑪巒部落做社區發展的時候,更是深入認識了真正的原住民。「咱們」原住民就是知足常樂,上班時間也是要喝維士比,專案經理不在的時候,還要跑出去偷喝歌,一首十塊錢好便宜、好過癮。 三、跳舞、喝歌可能只是麻痺自己不要去想媽媽。有一段是小孩子們在房間裡唱唱跳跳,在對嘴唱歌。一開始,我笑得合不攏嘴,因為這也是我一個人在房間會有的行徑,就是假裝自己是明星在對嘴唱歌。不一會兒,其中一個小孩居然哭了!原因是想起媽媽。這真得是相當令人覺得難過。也許這些小孩子,都只是築起一道看似快樂的外表,但內心脆弱,需要媽媽的關懷。 四、天下的媽媽都是一樣的,有媽的孩子像個寶。四個小孩中的小豹是唯一的男孩,年紀也最小,當阿嬤幫小豹洗澡時,小豹想叫阿嬤媽媽,因為小豹沒有媽媽;在全校慶祝母親節的時候,阿嬤出席,其它小孩的媽媽都到場了,就是四個小孩的媽媽缺席。小孩子還是要有媽媽才像個小孩子。 五、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的問題,在原住民部落或鄉下特別明顯。單親家庭或隔袋教養並沒有錯,錯的是社會給予不當的標籤,使之成為問題。單親家庭或隔代教養常常養成相當兩極的人格的小孩。會有小孩因為待在單親家庭,而更力爭上游,也珍惜身邊每一個人,和大家處得相當融洽;也有小孩因為隔代教養,自認條件比較差,抽菸、酗酒樣樣來。這是內政部現在、未來都將面對的問題。給錢不是方法,唯有「教育」才能使整個社會改變。 水蜜桃阿嬤在播出之後招到爭議。商業週刊一跟阿嬤說,拍了紀錄片,水蜜桃的生意會變好;阿嬤不知道紀錄募到的款項無法幫助到社區…等。但影片還是感人,生命教育的功能還是具備的。

新店:花園新城的油桐花

星期日,天氣晴。柚子、茶茶、禎耘和我到花園新城賞油桐花。簡述到達花園新城的交通方式:搭捷運到新店捷運站,再搭綠3便可抵達花園新城。搭捷運到新店捷運站,還可以到烏來等許多台北縣好玩、有趣的地方。新店捷運站旁,也有旅遊資訊中心,相當方便。 一到新店,就開始造業。我們四人中午就到「一碗小羊肉」吃中餐。一般情況,我不會吃任何奇怪的肉品,包括羊肉、牛肉、鴕鳥肉、鱷魚肉、鯊魚肉,我們都有雞肉和豬肉可以吃了,為什麼還要吃這些奇怪的肉。(最好的情況就是吃素啦!什麼肉都別吃最好。)但既然是旅行、出遊就可以是冒險的一部份,所以我是抱著冒險的心態來品嚐這一碗小羊肉。我點紅燒羊肉再加一碗羊油麵線,光看到這些字眼,一股羊騷味就飄出來了。你一定很難想像,那裡不只一間羊肉店,而是一群羊肉相關的餐廳,羊兒們大概視這個地方為地獄、為禁區。喝了一口禎耘的清燉羊肉,挺香的,是當歸的味道,我的紅燒口味也不賴,配上羊油麵線雖說不上美味,但也算飽餐一頓。 在前往花園新城前,我們到聖巴黎買了兩百元的魯味,就搭綠3前往花園新城了。搭巴士到終點站,會看到全家便利商店,可以在那邊補給乾糧。下一步,我們往蘭溪走,如果沒有把握蘭溪往哪個方向的話,問看看店員或路上的人應該都會得到答案。 蘭溪,一條相當漂亮的小溪。根據柚子在荒野保護協會的經驗,不建議在溪邊或河邊烤肉,因為這會造成很嚴重的河流污染。同一時間在蘭溪嬉水的有許多人,讓我驚呀的是居然有外國人,而且不是一、兩個,是很多個,帶著己經會說國語的小孩子來玩水。大概是已經住在台灣一陣子的外國人,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台灣真是寶島,難怪葡萄牙人要說台灣是福爾摩莎。我們也找了個小池嬉戲,柚子和我都享受了天然的SPA,兩位美女無福消受,只能在一旁洗腳丫子。聖巴黎的魯味,也在這時候被嗑光,我推薦-米血。 下一站,我們到李偉文醫師的住處。李偉文牙醫師的診所在台北往輔仁大學路上的湯臣,同時也是荒野保護協會的理事長。往李偉文醫師家的路上,就像香港往太平山頂的路上,房子沿山路而建相當漂亮、雅緻。我們在李偉文醫師家談孩子的教育,參觀房子,這真是令人羨慕的幽閒生活。李偉文醫師家外就是油桐花的通道,這次來錯過了花期,希望下次來看到滿坑滿谷的油桐花。 同樣搭綠3可以回到新店。等車的時候,我看見市井小民的生活。和大家分享一個小人物:一個菜車是偏遠地區常常會有現象,這菜車主人是一對夫婦,突然婦對夫說:「這些花生丟到地上了!不要賣了,要丟掉!」然後夫點頭,就開始動作。旁邊有一群也是在等車的人,婦繼續解釋道:「地上有狗屎,而且人走來走去的,很髒,人家吃了壞肚子怎麼辦?」這個老婆是個有道德的生意人。首先,有公共衛生預防醫學的概念,其次做的是良心事業,有誠信的小本生意。

數位學習在企業的應用

人力資源大概和知識管理有很大的相關。管理學有五管,但傳統的五管並不包含知識管理。知識管理,對我而言,是相當新穎的名詞,這是去年上資訊傳播才學到的概念。將數位學習運用在人力資源發展或者知識識管理,可以節省許多資源、增加許多方便而帶來許多好處,特別是在政府大力支持的狀況下,這是較具規模的企業發展時可以考慮的方向。下面分享靖棋學姊在分享其在永慶房仲集團人力資源部的經驗的心得。 一、數位學習(e-learning)的導入感覺就像知識管理(KM)的導入很像,若要成功,有賴政策支持。數位學習的一開始的成效不太明顯,一開始導入的時候,大概要先做一些「感覺」很有效的成績單出來,因為這是需要時間長期經營,無法一蹴可幾的東西,這樣的動作可以讓上級、老闆知道花這些錢是值得的。雖然後期人員主動學習,但一開始還是需要給予誘引、建立制度,才不會一開始就胎死腹中。數位學習教材的保存,也做了相當程度的知識管理。當然,這都是建立在這個企業有必要導入數位學習,一般都要企業先評估後再決定是否導入。 二、混成式學習,就是數位學習加實體課程。將數位學習和實體課程排列組合的話,不離三種形式的學習:數位學習、實體課程或混成式學習。各有各的優缺點,這就依教學的目的來應用。例如:麥當勞雖然是個很大的企業,但對基層員工訓練,如打掃或炸薯條,使用數位學習就沒有什麼必要了。 三、企業文化的建立。一開始學姊就說永慶房屋和信義房屋有很大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信義房屋的員工之間名單不分享,彼此是競爭的;永慶房屋大家是共同成就這個事業。所以賣屋的SME也會錄製教材協助員工訓練。透過數位學習,台北的SME能夠將最好的經驗分享給高雄的業務員。 將數位學習應用在企業裡,大概就是做員工訓練,人力資源發展。當然數位學習可以用在更多地方,不過這都是要花錢、花時間去經營的。我相信這和知識管理一樣,沒有一番仔細評估就導入的話,失敗一定很容易發生且造成不可逆的影響。一但成功了,對企業長期的發展而言,也將塑造具分享的企業文化並節省很大一筆的人員訓練費用。

四川大地震

大家都知道四川發生了大地震,但對大地震的發生,有人不動於衷、事不關己,也有人覺得這是台灣敵對的國家-中國發生的事,不需要在意,況且中國自己就有那麼多錢,我們把錢給中國,中國只是拿去發展武器。而且這還是許多社論(自由時報)的論調。這雖然無可厚非,但把自己縮小一點,世界就會更大,看到別人受到苦難,為什麼自己不能盡己所能,給予一些幫忙呢? 四川的地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幾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經歷過九二一大地震的人,一定對地震的情境印象深刻。九二一發生的時候,我還是國中生,當時在南投縣魚池鄉,就在震央埔里的隔壁鄉鎮。天搖地動一陣子之後,爸爸、媽媽叫醒我和妹妹,開車直奔國小的操場。(感覺爸爸、媽媽還滿有防災的sense的。)我們不是第一口家子到操場的,當時己經聚了一些人,大家都只靠車子發電,對外聯繫只有Radio。地震真得是很可怕的東西,雖然我不至於有創傷後症候群,但這還真是一個相當可怕的經驗。 將心比心,地震又發生了,而且是在我們最熟悉的陌生人-中國。台灣投入救災刻不容緩。第一、語言相通,由台灣人投入救災,不需要翻譯;第二、地理位置近。災難的發生就像戰爭,黃金時間分秒必爭。金錢、物資永遠不嫌多,台灣內政部的捐款帳號可以100%抵稅,一般慈善團體的捐款帳號可以抵20%的稅,但不論如何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數位學習

數位內容產業也有八大類別,其中數位學習和另外七個類別有最多的相關,而相信日後也將蓬勃發展。目前台灣有由政府推動數位學習的計劃,也就是國家投入許多資源在這個領域。儘管如此,將整個數位內容和數位學習相較的話,數位內容的成長相當快速,但數位學習的成長雖然有增加,但還是有很大可以進步的空間。 數位學習教材的產生,較精緻的是由SME和會操作FLASH的人溝通產生,這種教材花時間、金錢;另一種具時效性或機密性的教材,則以Rapid e-learning例如M$的producer或stremauthor,由SME本身就能製作的教材。以下,我想就兩種數位學習教材,提出個人的意見: 對於較精緻的學習的教材(那些用FLASH製成的教材),除了花時間、金錢成本以外不說的話。最讓我覺得不討喜的就是,就是一切感覺就像是排練好的劇本,所有情況都不出教學設計的考量。以訓練開會技巧或主管為例,一切的對答都不出教學設計者的想法,只要你向下屬做了什麼樣的回應,下屬就會有如何的立即反應。這當然是相較於平舖直述的教學,更多了些互動,但這還是無法取代「人性」。這完全忽略了人性是無法預測,且是有感情的。不過,這也讓我們放心,人的智慧還是比人工智慧來得高尚一級。 對於Rapid e-learning能夠產生的數位教材,也就是會有一個talking head加上旁邊的power point,由SME獨力就能夠完成的教材,這就比較死板,而沒有互動。不過,對於學習社會而言,這樣的工具使每個人都能成為教學者,很容易就能產生一堆教材出來,加上數位內容容易傳播、推廣的特性,這更容易能促成每個人終生學習,並造就學習社會。然而,需要擔心的是,可能會有許多教材粗製濫造,若學習者無法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材,那可能社會就只停滯不前,只充斥著娛樂性質的教材。 如此看來,數位學習(或數位教學)是不會取代傳統的教學。成熟的社會或個人能夠透過適當的選擇適合自己的教材;但不成熟的,則需要套裝知識先建構基礎知識。最後,也還是必需回到人性,了解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是經由機器或電腦可以預測所有行徑,對待每個人還是應該自己去認識,而不是用程式去算、去估計。 明白數位學習是個蓄勢待發(也許是因為我今天才認識的錯覺)的產業,也估計數位學習能夠對人類的學習方法產生很大的變革,現在許多找不到工作的流浪教師們或許可以發揮創意,成為教學設計師,同樣可以造福人群,成就教育的志業。

買醉

喝酒是一件令人相當尷尬的一件事。我並非指喝了酒之後的糗態相當令人覺得尷尬,我指的是這是一件相當兩難,相當難以抉擇的一件事。我分享我的喝酒經驗,試圖來了解喝酒這一件尷尬的事情。 喝酒是一件相當快樂的事情。我們通常會在以下情況喝酒,在結婚的場合喝酒,在沒有壓力放鬆的時候喝酒,在夜店的時候喝酒,通常沒有人是一個人喝酒的,如果有大概也是失戀或著睡前的酒。下面分享一些我的喝酒經驗。我在放鬆的時候會喝酒,去海洋音樂祭和春天吶喊的時候,這都是相當愉悅的場合,隨著音樂擺動,喝酒變成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我在夜店的時候會喝酒,當國家的大臣們在聊天的時候,泰皇的公主帶我去夜店時會喝酒;或者在台灣的夜店時,搖骰子吹牛的時候會喝酒,這也都是相當愉悅場合,相當放鬆。喝酒是社交的工具。快樂都是喝酒的當下。 但是不快樂在喝酒之後,馬上就產生。喝過酒,我馬上就會滿臉通紅,馬上就給你發燒的體驗。雖然不是感冒,但就是帶給你感冒的、生病的感覺。雙腿沒有力氣,不想站著只想坐著、躺著。腦袋的思考會變得相當遲鈍,言語也顯得笨笨的或滑稽的。不過倒是很好睡就是了,這大概是喝酒後唯一的好處。 上面喝酒的後作用只是我經歷過的,有許多大家耳熟能詳的悲劇通常也是因為喝酒產生的。還記得之前稻江的教務長因為喝酒,開車撞死了同校的女學生嗎?喝酒迷姦的新聞事件也是常常發生。喝了酒之後,神志不清,心念不能做主,一連串的副作用就因而產生了。這也是為什麼佛陀制「不飲酒戒」來警剔世人。 不飲酒戒的制戒由來是來自一個殺死惡龍的高僧。佛陀制戒前,出家僧侶是可以接受在家居士供養的酒品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地方來了一隻惡龍,大家都無法制伏牠,直到一個高僧出現。高僧在降伏了惡龍之後,受到村人的愛載,許多人相當高興,於是拿出來陳年好酒來好好款待這高僧。這高僧喝了許多,於是醜態百出。結束了酒席,在回家的路上,居然就不支倒地地躺在草地上呼呼大睡了。村人對照剛剛高僧降惡龍的英勇神態,和現在倒在地上不堪的樣子,高僧的形象瞬間就從一百分變成不及格。後來,惡龍再一次出現,高僧也無法降伏牠,一口就被惡龍給吞了。喝酒能夠助興,但喝太多悲從中來,喜劇就成悲劇,還誤了大事就不好。預防災難發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不飲酒」。「不飲酒」在五戒中比較特別的在其是「遮戒」,也就是用來預防做了不好的事,不像殺生、偷盜、妄語、淫欲都是會有不好後果的,飲酒並不一定造成不好的後果,但有可能犯下終身遺憾的事,例如我喝酒,但不一定會有人因為我喝酒而被車撞,但有可能因此而被車撞。 喝酒有點像是麻痺自己的神經和身體,所以我也大概能夠理解小S為什麼喜歡買醉。我也喜歡買醉,但是我有什麼方法能夠用來拒絕喝酒,當別人要我喝酒,但我卻不想喝酒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跟他說,因為我學佛,所以我不能喝酒就好了。不過有時候,真得是無法抗拒那樣燈紅酒綠的氣氛,我真是一個愛喝酒的佛教徒。我的喝酒經驗雖然都是快樂的,也許是有點福報,災難不致於找上我,不過哪天冤親債主找上門的時候,儘管只是小酌也會樂極生悲小命不保。所以我還是少喝點酒為妙,當然最乾脆的方法就是戒酒啦!我要變成有智慧的人,不會因為酒這玩意兒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