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msky真得是一個很厲害的人類學家,因為Chomsky,我也相當以自己有人類學的血統而感到驕傲。不只Chomsky,李維史陀、馬林諾夫斯基…等人類學家的影響力,都不僅只於人類學,認知心理學、語言學、傳播學、社會學…學門都能看到這些人類學家的影子。
Chomsky認為人類的小孩有一個與生俱來的能力,和吃飯一樣,不用學,本來就會了,它叫「普遍語法」!小孩能夠在不學習語法的情況下,根據外在環境而設定第一個語言的「母語語法」。相信以華語為第一語言的我們,應該都沒有學過華語的語法。「母語語法」的設定值好像基模,因此當熟悉「母語語法」的基模之後,再學習「第二語言」就會產生不協調或當機的情況了!這時候,我們有必要更新設定值,學習第二語言的語法就顯得相當重要了!不過,我想如果是母語語法和第二(或第三、第四)語言的語法是相近的,那學習第二語言就不是那麼困難了!所以歐洲人動不動就能會兩、三國語言,我想就是憑藉著相似的語法。
因此,若教學對象為將華語視為第二語言學習的學生,教華語的語法就是很重要的課題了。在這之前,我們有必要認識華語的六大特性:
一、孤立性(名詞無數、性、格;動詞無一致性)
語言可以分為冷語、中熱語和熱語,如何分辨語言的溫度,就看其文字和左右鄰居互動的程度。拉丁語系如西班牙語或法語,對於附近鄰近主詞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因應策略,詞彙分陰陽性就是其熱絡程度的表現;英語屬中熱語,我們會在第三人稱的動詞後加s,複數加s;華語屬冷語。
華語的名詞系統中,無數、無性、無格。你可以說一群狗,你也可以說一群狗兒們;你可以說很多電視機,但你不能說很多電視機們,這是無數。你或妳,聽起來是一樣的;他或她,聽起來也是一樣的,僅有書面語才有差別,古代人通通是同一個字,是女權運動興起,才開始給文字分化,這是無性。我打你;你打我,我和你既是主格也是受格,這是無格。
華語的動詞系統中,無西方語言的一致性,如第三人稱加s。
二、單/多音節性 (字/詞之區分)
此特性會讓非以華語為母語者有斷詞斷句的困難。以同樣一篇文章給漢字圈的日本人和非漢字圈的美國人朗讀,就能很明顯發現日本人有較好的斷詞斷句能力。
三、主題顯著性 (主題/主詞並存)
華語句子的組成有三個元素,包括主題、主詞和動詞片語。
非移位主題(無溝主題),例如:台灣小吃,你喜歡吃什麼?
甲說:「臭豆腐。」
乙說:「蚵仔煎。」
…
你不需要再重覆,「台灣小吃,我喜歡吃臭豆腐。」、「台灣小吃,我喜歡吃蚵仔煎。」因為我們的主題是「台灣小吃」、主詞就是「你」、動詞片語就是「喜歡吃」。有沒有講到上面三個元素,不要緊。
移位主題(有溝主題),例如:作業,你交了嗎?
甲說:「交了!」
乙說:「還沒。」
四、語詞省略性 (所有詞類都可省略)
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連接詞…等都能省略。
五、詞序混雜性 (SOV/SVO眾說紛云)
華語的詞序常讓外籍人士百思不解,因為華語的詞序多由語意決定,而非語法控制。因此同一個句子就有可能出現英語的SVO詞序,也可以出現如日語的SOV日語詞序。
六、時貌明確性 (「在」、「著」、「過」、「了」之使用)
華語沒有時式只有時貌。時式(tense)指的是一件事發生的時間點,重點在於發生的時間,針對的是事情;時貌(aspect)是當時的那個人處於什麼狀態。華語中,表現時間點就靠時間副詞。
動詞,從語意上來看,有狀態動詞、動作動詞、成就動詞和完成動詞。其中,動作動詞,還有姿態動詞和非姿態動詞兩類。
狀態動詞:如「知道」、「喜歡」
動作動詞:如「打」
成就動詞:如「起床」
完成動詞:如「打傷」
在:表持續貌,必須和「行動動詞」一起出現。
著:亦表持續貌,但可以和一些動作動詞中的姿態動詞一起出現。
過:表經驗。不能和「不可重複」的動詞一起出現。「我死過!我老過!」顯然是病句。
了:表完成。但其出現的位置不同,語意亦有差別。
1.動詞後的「了」(過去;持續;強調)
我忘了;我開了整晚的車;嚥了這口氣,還真不計較了。
2.句末助詞的「了」(狀態改變;完成;軟化語氣)
入秋了;學中文三年了;他又在抱怨了。
以上為華語的六大特性。為陳純音老師教導「華語教學實用語法」的學習心得。
無數性部分不準確; 對我一個母語者來講 真正的核心在於"認同"度
當我給描述對像比較多的認同 就有可能加上'們' 比如你說鉛筆
當我他們擬人化 我就有可能說"鉛筆們"
重點不在詞 而在於語意或認同等第
當我們對小朋友們說:「放學了,鉛筆們、像皮擦們也都要回家了!所以要快點把東西整理好。」
既然已經將它們擬人化,那就是有生命的名詞了。
如果你有興趣,
謝國平的《語言學概論》中的〈構詞學〉也稍微說明「們」的應用。
我的心得如下:
http://dicky.twbbs.org/2013/03/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