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語言研究者和教師對於詞彙的關注較少,因為在封閉的系統下,例如:句法和語音,人們是比較容易進行歸納和演繹(Richards, 1976; Laufer, 1986)。但是,比較大學二語學習者的偏誤比例時,卻發現詞彙的偏誤高於語法的3倍到4倍(Meara, 1984)。學習者的詞彙能力和其學術成就有很大相關,特別影響閱讀的表現(Laufer, 1986; Qian, 2002)。Paribakht and Wesche (1996)指出,在以理解為基礎的上所進行的課程,即能夠對學習者的詞彙能力有大大的提升。
Zimmerman (1997)發現只要在課程中進行詞彙相關的活動,學習者對於詞彙學習方法的態度隨之改變。學習者參加10週的課程,每週上課24-25小時,而且進行自選閱讀材料並記錄。實驗組的學生除了每週24-25的正規課程外,還有額外3個小時的詞彙學習課程。
詞彙學習課程的活動相當多樣。例如:詞彙「consume」會進行課堂討論:「Under what circumstances and by whom would each of the following be consumed: three glasses of water, 6 gallons of beer, a ton of fish, a tree, oil, a book, a town」。或者,讓學生去描述圖表,同時要求學生使用相關詞語:consume/1990, consumption/1930/exceeded, consumers/after World War II, continued to consume/in 1965, consuming/ since 1950。再來,可能透過口頭或書面的方式,讓學生表達「What three foods do you think are the most commonly eaten through the world?」
在10週的課程過後,不論有沒有參加詞彙課程的學生都在清單考試(Checklist,由學習者對目標詞語進行四個程度的評估:一、我不知道這個詞;二、我看過這個詞,但是我不知道它的意思;三、在句子中,我知道他的意思,但是我不知道怎麼使用這個詞;四、我可以將這個詞使用在句子中)上都有進步。此外,一個由學生為六種詞語學習方法排序的問卷也在10週課程前後進行。課程前,兩組學習者都認為課堂上的詞彙活動很重要,課程後只有參加詞彙課程的學生同樣認為重要,但是只有自選閱讀材料的學生則認為閱讀比詞彙課程更重要。
課堂上的詞彙活動會影響學習者對於詞彙學習方法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