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Localization)指的是成長和被社會化於在地場景的過程,因此這會有本土意識並受當地政治和社會結構力量影響,影響的包括種族和文化的認同。從服裝、食物和語言來看,華人在吉蘭丹(Kelantan),一個泰馬相結連的地方,就深受馬來人和泰國人的影響。峇峇也是如此,儘管有大量華人從中國湧入,峇峇的本土化地程度仍很高,他們和馬來女子通婚,並習得馬來語,同時保留傳統中國習俗,許多傳統的潮洲婚禮儀式還能在峇峇身上看到,而且他們引以為豪。
峇峇,相較於其它東南亞華人,是比較本土化的華人,在未有政治力介入之前,這一直是在一個多文化互重的脈絡下形成的。但當「國語」和「國家教育」開始推行時。一開始所有用英語上課的學校通通改為以馬來語上課,這使得華人學生的英語變得不那麼流利,也開始說馬來語。人們第一次見面時,也不再說英語或華語,而改以用馬來語為主要語言。有些受華語教育的學生認為那些不會讀寫華語的華人不算是華人,華人仍是很重要的類別,但受馬來語教育的華人將成為新的類別,而且越來越重要。同時,那些說英語的華人也持續存在。
從馬來西亞的例子來看,華人的認同是相當複雜的,這表現在文化和種族上。在東南亞各個國家裡,對各個種族華人而言,種族上或文化上的認同都融合了在地的經驗。在印尼,禁止華語出版品和關閉華文學校也影響著當地華人的認同。在這樣由政府主道的同化政策下,有些華人同化成穆斯林了,但有更多華人認為不是受到外力的影響才是自然的發展與同化。
在無法理直氣壯地說出自己的華人認同時,這些華人在文化表達時就顯得特別小心。馬來西亞政府曾經批評中國的「舞獅」是沒有馬來風的,馬來人應該要「舞虎」。這反倒引起來華人的反彈,更加深了「舞獅」在馬來西亞的普及。物極必反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在冷戰期間,這些東南亞華人被視為共產黨的同情者,而且是指在東南亞進行破壞,與中國共產黨裡應外合,不擇手段意圖顛覆、破壞國家團結的團體(fifth column)。這樣的質疑對華人效忠其居住國的國家是很不容易的,但華人為什麼仍能同成到可以被接受,而且與當地整合呢?文化大融爐(melting pot)曾經是很紅的說法,但現在我們講文化多化論(cultural pluralism)。
儘管有中國威脅論或華人威脅論這樣的論調,但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逐漸強大,華人認同卻是可以作為從中國獲利的重要資本。大部分國家投資或觀光中國大陸的華人,通常是因為經濟上或文化上的誘因,甚少被認為是因為政治上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支持。比較是在全球化的脈絡下,商人競逐中國大陸這個大市場。一般外國人,如美國人、日本人投資中國大陸,就當一般外資;但種族華人在投資中國大陸時,他們的政治傾向、忠誠度和外國的公民身份就會受到檢視。
投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不代表就是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即便東南亞華人在後冷戰時期也應該只是被視為華人家庭或和華人有親屬關係的,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無關。「大中國」或「中華經濟圈」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人想要將東南亞華人也包括進來的用語;許多東南亞的學者覺得不舒服。
世界上的華人大概都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人權議題上惡明昭彰,但隨著中華文明、城市化的進展,各地華人漸逐認同「作為一個華人」,但和「中國這個國家」無關。這些華人在歷史上、文化上和中國的關連必須從政治上切割。某個程度來講,種族華人的行為比較像是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嚮往中東那個伊斯蘭文明,特別是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