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步結構則是認為每個音節裡頭至多只能容許兩個音步的存在,一但超過兩個音步,便會將把它簡化進兩個音步裡頭,或往外推另一個音節。韓語母語者在發英語beat或peak時,在中介語時期,會將其再韻尾再補一個韻核,以滿足其所認知的英語雙音步結構(double mora, bimoraic)。至到後期才能理解,英語的雙音步結構是透過較長或較緊(long/tense)的韻母和尾輔音(final consonant)所共同組成,才告習得完全。
在學習英語詞彙重音的部份,我們發現是可以在適當地設定參數後達到目標的。法語詞彙的重音是系統性地出現在最後一個音節,而英語則變異很大。當用新造的字詞給學習英語的法語母語者和英語母語者去判斷重音時,發現英語母語者對於新造字詞的重音呼應預期應該出現重音的地方,而法語母語者有的正確、有的不正確,這正好說明法語母語者處在中介語的階段。
英語中dear的[d]和there的[th]在西班牙語中是同位音,若西班牙語母語者學習英語時所產生的中介語呼應普遍語法的原則的話,那麼這個西語母語者會有這樣中介語的歷程:一、直接以西語方式混用d-th不論在eden或adoption中;二、開始能夠在簡單的eden中發出正確的音,但adoption還無法;三、在所有文本中都可以正確地發出d-th後才告完成習得。
個體發展模型常常可以用這三個階段來說明:一、直接來自第一語言的遷移;二、將所學到的第二語言特徵和普遍語法進行磨合;三、完成正確的語音形式。然而,第三個階段不是每個學習者都能夠達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