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在宗教傳播中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有助於將信仰和文化從一個語境轉化為另一個,使不同文化和語言的人們能夠互相溝通和理解。利瑪竇和玄奘大師的例子彰顯了翻譯在宗教傳播中的角色,他們不僅傳播了宗教教義,還積極參與翻譯工作,將宗教文獻轉化為當地語言,這使得信仰能夠更容易地被接受和理解。翻譯橋樑了不同文化之間的鴻溝,促進了宗教的傳播和文化的互動,強調了翻譯在宗教領域的關鍵作用。佛教發源於印度,其後能在中國弘傳生根,便是透過經典的翻譯。
經典是以書面語記錄下來,透過不同語言使用的文字進行翻譯,有人稱為筆譯。但是,直接就將未經文字記錄的一個語言翻譯成另一個語言,有人稱即席翻譯,也有人稱為口譯。不同於筆譯,時間的緊迫性會使用口譯的處在一個極度緊張的狀態。天乙和尚尼即是透過口譯,在台灣佛教發展扮演很重要角色的比丘尼。
台灣光復之前,國語是日語,一般人使用的語言則是閩南語,知識份子到日本留學;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台之後,華語作為國語才開始成為主要使用的語言。本來在中國大陸的高僧大德,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台,自然不會日語和閩南語;才剛離開日本統治的台灣人,也還無法馬上適應華語。因此,需要口譯才能讓佛法更容易在台灣生根。
天乙法師,俗名洪金珠,生於民國十三年十一月十六日(農曆十月五日)。優渥的家庭環境及喜歡讀書的個人特質,使天乙法師有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她自屏東女高畢業後,又到日本東京昭和大學文科就讀。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戰敗後,回到台灣。後因為讀過省庵大師的《勸發菩堤心文》後,在屏東東山寺依止圓融法師出家。
民國四十一年,台灣第一次的三壇大戒,天乙法師和他的師父(圓融法師)、弟子(乙純法師)同期受戒,一時傳為美談。民國四十二年春(農曆為四十一年底)天乙法師受具足戒後,回東山寺繼續擔任當家,同年秋冬之際,即展開其個人的參學生涯,直到民國四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晉山半天岩紫雲寺為止。在這段期間,天乙法師先後親近了教界兩位大德-釋慈航和釋白聖,成為她修學生活的轉捩點。天乙法師追隨白聖長老傳戒,在戒場中,她擔任過引贊、翻譯、講戒、得戒和尚尼、開堂和尚尼等。他為女性學佛者所開創的空間,應當也是台灣佛教歷史上值得記錄的一筆。
台灣佛教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鄭時期,當時是跟隨閩粵移民一起傳入的。早期以台南為中心,清朝時逐漸往北發展。日治時期,日本佛教輸入,也影響了台灣本土佛教。戰後,大陸僧人來台,使漢傳佛教成為主流。近年來,佛光山、法鼓山、慈濟會、中台山等新興法脈,也在台灣本地化並走向國際化。而翻譯從以前到現在,都一直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