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ate A. Schulz提出的發展外語教學中跨文化理解的五個基本目標[1]是基於文獻回顧和比較方法所得到的,這個提出同時滿足國家標準和接受Byram和Kramsch等學者的建議。
這五個基本目標旨在幫助學生發展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和適應不同的文化環境。具體而言,這些目標包括:
- 學生發展和展示意識,認識到地理、歷史、經濟、社會、宗教和政治因素對文化觀點、產品和實踐(包括語言使用和溝通風格)產生影響。
- 學生發展和展示意識,認識到情境變量(例如上下文和角色期望,包括權力差異,以及年齡、性別、社會階級、宗教信仰、種族和居住地等社會變量)在重要方面塑造了交際互動(口頭、非口頭和聲音)以及行為。
- 學生能夠比較自己的文化與其他文化之間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
- 學生能夠分析並評估自己的文化觀點,並理解其他人的觀點。
- 學生能夠在跨文化交際中表現出適當的行為和態度,並且能夠解決跨文化交際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該文章指出,雖然有大量文獻探討了文化教學,但在外語學習的背景下,對於如何在具體的教學目標中操作性地定義文化仍然存在爭議。作者建議通過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來幫助學生發展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能力。具體而言,作者提出了五個基本目標,這些目標可以幫助教師將文化教學納入課程中,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適應不同的文化環境。此外,作者還建議使用作品集(portfolio)評估來評估學生在發展跨文化能力方面的進展。
使用作品集評估學生發展跨文化能力的潛在好處包括:
- 可以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跨文化能力,因為作品集可以包含多種形式的作品,例如口頭報告、寫作、演示和其他創意項目。
- 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進展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因為他們可以看到自己在不同時間點上的作品,並比較它們之間的差異。
- 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對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方面的理解程度,從而更好地調整教學策略和課程內容。
- 可以幫助學校或教育機構更好地了解教育成果,從而改進教育政策和質量保證措施。
總之,使用作品集評估可以提供一個全面、客觀且可比較的方法來評估學生在發展跨文化能力方面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