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正常性混亂》是翻譯德文作品(Das Ganz Normale Chaos der Liebe,Das Ganz 是整個,Normale是正常, Chaos是混亂, der Liebe則是關於愛)的書名,究竟是《愛情的正常「性混亂」》?還是《愛情的「正常性」混亂》?根據我對「性」的了解,應該是屬於後者。因為通常這些叫「XX性」或「XX化」等詞彙或概念,都是來自西方透過詞綴變化再翻譯成中文的詞彙。習慣望文生義、故名思義的中華兒女,或中文本身就具有望文生義、故名思義的特質,加上這是一個速食的社會,我們常常搞不清楚一個詞彙或概念時,就逕行討論之、批判之。
「為何你要深入探究自身最遙遠(因為也是最親近)、最神聖,也是最危險的內陸?始終未曾探究過自身最遙遠(因為也是最親近)、最神聖,也是最危險的內陸,不覺得太過浪費嗎?」
「在現代,對愛情的耽溺是幾乎所有人都服從的基本教義信仰,那些反基本教義者尤其是。愛情是宗教消失之後的宗教,所有信仰盡頭的終極信仰。」
以上兩個引用自《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的說法,似乎暗示著愛情將是成就心靈、滿足信仰的現代產品。我們以為認識別人很重要,事實上我們連自己都不認識。我們需要透過別人來肯定自己。法國哲學家沙特說:「如果不正是因為另一個人使我成為我,我為何要將另一人據為已有呢?不過這正包含了一個佔據的特殊模式;另一個人的自由本身正是我們想要擁有的。」
Anne Thongprasom曾在接受專訪時,對於人們關心她「要結婚了嗎?」感到不解。
在另一部泰國戲劇裡頭,有個女配角和男主角交往很久,一直等男主角求婚,但遲遲等不到,於是主動詢問。豈知,男主角認為還沒準備好,並要求再多一點時間想想。
對自己認識多一些,也有多一些對於「個人」的認識,關於自己、關於個人有三個很像詞彙。個人主義(individulism)、作為客體的個體(individuality)和客體化、制度化、僵化的個體(individuation)。大眾消費,包括廣告、媒體、娛樂產業,特別在中產階級之間,使人成為了客體化、制度化、僵化的個體。媒體的版面可以被置入廣告,包括財經版、生活版、娛樂版等。而作為客體的個體,在展現自己的自主性、自由意識和認同時,往往是建立在自己的成就,那可能是教育或職業。若走上英國和美國文化的軌道,就能夠發展成個人主義了。
我想,中華民國或泰國都沒有也不會走上英國或美國文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