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teacher standing in the classroom

用話題打造客製化的教學:《華語文能力基準應用參考指引》的話題列舉

《華語文能力基準應用參考指引》在製定過程中參考了國際上的語言能力標準,如美國的ACTFL Proficiency Guidelines(ACTFL 2012)、歐盟的CEFR(Council of Europe 2001)等,並采納了主流觀點,強調語言實際使用情境和學習者為中心的理念。這一努力使得「台灣華語文能力基準」(TBCL)包括了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學習重點以及實施要點等內容,從而使華語文的學習內容、過程和目標更加清晰。此外,它還為課程開發、教材編撰、教學實施、資源選擇以及測驗評估等方面提供了一致的參考依據。

該指引將華語文學習者的能力分為聽、說、讀、寫、翻譯和文化表現,共分為三個等級和七個級別。其中,「基礎」、「進階」和「精通」構成了「三個等級」,而「1級」至「7級」構成了「七個級別」。具體而言,基礎等級包含了1至3級,進階等級包括了4和5級,精通等級包括了6和7級。

此外,該指引還將1至5級中的5288個詞劃分為18個主題,供教材編輯者選擇使用。這些主題可讓作者在教學中融入文化元素,並根據學生的需求和目標調整語言和文化的比例。最後,編輯者可以根據前述的「文化表現」,為不同級別的學生設計相應的學習內容。例如,針對旅遊主題,基礎學生可以學習「問路」,進階學生可以學習「詢問推薦的景點」,而精通學生可以學習「應對緊急突發狀況」。

這一指引包括7個主題、12個次主題和67個話題,為華語文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確保學習內容和教學過程更加明確和有組織。下面表格取自於參考指引的附件。

主題次主題話題列舉
個人個人資料姓名、國籍、出生時地、年齡、通訊資料
個人的學歷與就業、語言
親族稱謂
個人的習慣與愛好
個人的性格特質
情緒、態度情緒、態度、反應
生活日常、起居生活起居
居住環境、地點
家務分工
搬遷
休閒、娛樂影視網路娛樂
體育
觀賞表演
文化參觀
交通、旅遊大眾交通工具
個人交通工具
旅行
旅遊資訊
教育、學習就學
學校環境
學校生活
學習活動與經驗
學習用品
同儕互動
購物、商店實體商店的購買行為
網路購物
餐飲、烹飪食物、食材
用餐時間與地點
用餐禮儀
飲食烹調、烹飪
飲食習慣、文化
科技科技產品
數位媒體
網際網路
身體、醫療身體認識
身體狀態的表達
醫療活動與行為
人際社交、人際招呼用語
生活應對、社交應對
意見與情感表達
情感與經驗分享
通訊
職業職場稱謂
求職
待遇
職場文化
社會公共服務公共服務地點(銀行、郵務、加油站、車輛維修)
行政文化
領事、移民、居留
安全安全、治安
警消
犯罪
衝突
自然自然環境時間、空間
動物、植物、景物、景觀
天氣、氣候、氣候變遷
環保
臺灣的地理環境、全球地景
二十四節氣
人文藝術、歷史、文化歷史、傳承、在地化
傳統節慶、時令習俗、祖先祭拜、宗教信仰
藝術及其精神
文學、文字、方言
國際國際、社會華人在全球的分布與遷徙、世界各國的華人
國際情勢及重大議題
政治情勢與社會活動
法律與經濟活動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