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大陸,大家都向雷鋒學習,爭當時代好人;而在台灣,我認為我們更應該向「禪宗老婆婆」學習,發願成為「老婆婆傳人」,甚至爭作「老婆婆第二」。在禪宗公案中,那些傳誦千古的悟道故事,背後總少不了一位睿智又慈悲的老婆婆,她們用機鋒點醒後世學人,讓「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成為修行路上的關鍵提醒。
德山禪師與老婆婆的經典公案
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德山禪師(周金剛)與老婆婆的故事。德山禪師早期肩挑扁擔,攜帶《青龍疏抄》,鑽研《金剛經》頗有心得,因此被稱為「周金剛」。然而,他行腳途中遇到一位賣點心的老婆婆,卻被老婆婆一句:「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不知你想點的是哪個心?」問得啞口無言。這場對話,不僅震撼了德山禪師,也成為後世禪修者的重要參悟點。
老婆婆化身菩薩,點破禪和子的執著
另一則廣為流傳的公案主角是禪和子。禪和子執著於「定」的感覺,害怕外在聲音干擾修行,於是四處行腳。途中,他遇到一位發心護關的老婆婆,護持他閉關三年。然而,出關那天,老婆婆派小女兒抱住禪和子,並喊著:「快說!快說!」禪和子回答:「枯木倚寒崖,三冬無暖氣」,雖然外表坐懷不亂,但內心依然執著於「定」。老婆婆見狀,將他趕出關房。
禪和子感到慚愧,繼續行腳,數年後再度遇到這位老婆婆。老婆婆再次護持三年,這次出關時,小女兒又抱住他喊:「快說!快說!」禪和子豁然開朗,回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要讓你婆婆知道!」此時,禪和子真正明白迷悟只在一念之間,當下徹悟。
老婆婆的智慧與慈悲:最佳女配角,成就禪宗主人翁的悟道之路
無論是德山禪師的老婆婆,還是禪和子的護關老婆婆,她們或許不是禪宗故事裡的「最佳女主角」,卻毫無疑問是成就主人翁悟道的重要「最佳女配角」。她們以平凡的身分,傳遞非凡的智慧,見證並引領後學走向覺悟之路。
因此,我也發願:向禪宗老婆婆學習,成為老婆婆傳人,爭作老婆婆第二,傳承這份點醒迷途、護持修行的智慧與慈悲。
悟後起修,真正的修行從當下開始
禪宗公案往往止於主人翁的開悟,但真正的修行,才剛剛開始。「悟後起修,方是真修」,就像整型廣告愛用的「前後對比圖」,我們何不思考:「打七前」與「打七後」,我的清淨心、菩提心、覺性究竟有什麼不同?或者,其實並沒有什麼不同?正如公案所示:「天知、地知、打七學員都知」,迷悟往往只在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