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Dojo 的崛起與學校紀律管理的數據化
在數位化時代,ClassDojo 已成為全球學校廣泛採用的學生行為管理與紀律監控工具。這款教育技術應用程式通過將學生的行為數據化,賦予教師更多即時監控與反饋的能力,從而影響學校的紀律管理模式。
本文將探討 ClassDojo 如何透過數據化行為管理改變學校紀律的執行方式,並批判性地審視這種數據化機制對學生、教師和家長的影響。
ClassDojo 如何影響學生行為?行為數據化的機制
ClassDojo 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行為數據化,這意味著學生的日常行為將轉化為可視化的數據點,以供教師評估和家長監控。其主要特點包括:
✔ 行為點數制度(Dojo Points):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正面或負面的行為評價,並透過點數系統來強化或抑制特定行為。
✔ 即時反饋與監控:學生的行為表現會被即時記錄,並且家長可以透過應用程式獲得孩子的即時行為更新。
✔ 行為視覺化數據報告:學生的紀律數據被存儲,形成行為記錄,可影響學生未來的學習評價。
然而,這種做法也引發了教育學者的批評與爭議。
行為監控與表現主義文化的爭議
1️⃣ 行為監控與隱私問題
- ClassDojo 的紀律管理方式強化了對學生的長期監控,導致學生的行為數據可能被過度使用,甚至影響其未來的學術發展。
- 數據記錄的透明化可能讓學生在行為上變得過於謹慎,影響其自然成長與探索的機會。
2️⃣ 學生行為簡化與數據化評價
- ClassDojo 的行為評價系統過度簡化學生的行為,將其壓縮為數據指標,而忽略了行為背後的心理與情境因素。
- 例如,學生的行為偏差可能來自家庭、文化或社會環境,但系統只關注行為表現,而非背後的成因。
3️⃣ ClassDojo 是否培養「服從文化」?
- 這種系統建立了一種表現主義文化,鼓勵學生為了獲取正面評價而行動,而非自主內化道德與紀律觀念。
- 學者指出,這種機制可能降低學生的批判思考與創造力,使學生更傾向於服從規範,而非自主思考。
ClassDojo 如何影響教師、家長與學校?
📌 對教師的影響
✔ 提供即時行為數據,幫助教師更有效管理課堂。
❌ 可能讓教師過度依賴數據,而忽略學生的個別需求與背景。
📌 對家長的影響
✔ 提高家長對孩子在學校行為的透明度。
❌ 可能導致家長過度關注行為數據,而非理解孩子的學習過程。
📌 對學校管理的影響
✔ 使學校的紀律管理更具結構化與標準化。
❌ 學校可能依賴數據來決定學生的行為評價,而非進行個別化的輔導。
ClassDojo 的遊戲化設計與行為強化機制
ClassDojo 的設計融合了遊戲化元素,這些設計策略使行為控制更具吸引力,但同時也帶來新的挑戰。
1️⃣ 音效與行為回饋
- 當學生獲得正面點數時,系統會播放愉悅的音效,強化積極行為。
- 當學生收到負面點數時,則會有警示性音效,提醒行為需改進。
2️⃣ 視覺化數據回饋
- 學生的行為數據會透過圖表與排名顯示,這可能讓學生在競爭與比較的壓力下行動,而非基於內在動機學習。
3️⃣ 促進家校聯繫
- 家長可以隨時監控學生行為,但這也可能導致過度監管,甚至影響親子關係的互信。
ClassDojo 的批評與改進建議
雖然 ClassDojo 在教育場域帶來了一些便利,但仍然存在重要的批評點,以下是建議的改進方向:
✅ 更人性化的紀律管理
學校應該將紀律視為教育的一部分,而非僅僅是行為控制工具。
✅ 提供更多學生自我反思的機會
系統應該增加學生自主反思的功能,讓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行為動機,而非僅被動接受評價。
✅ 家校溝通應更注重學習過程,而非行為數據
家長應該更關心孩子的學習成長與心理發展,而非單純依賴數據來評價孩子的行為表現。
結論:ClassDojo 是教育科技的進步還是紀律監控的隱憂?
ClassDojo 代表了數據化紀律管理的新時代,透過技術手段提高了學校管理的效率,但同時也引發了隱私、監控與教育哲學方面的挑戰。
在學校紀律管理中,教育應該強調「尊重、關懷與成長」,而不應該僅僅是監控與服從。對於教育工作者、家長與政策制定者而言,如何在技術進步與教育價值觀之間取得平衡,將成為未來值得深思的重要議題。
📖 參考資料:
Manolev, J., Sullivan, A., & Slee, R. (2018). The datafication of discipline: ClassDojo, surveillance and a performative classroom culture. Learning, Media and Technology, 44(1), 36-51. doi: 10.1080/17439884.2018.1558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