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並不是很喜歡先入為主地預設立場去看文章,所以我先看完蔡鵬鴻的《Non-Traditional Security and China-ASEAN Relations: Co-operation, Commitments and Challenges》再來解讀這個人。這個作者有兩點讓我認為他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學者:一、過於突顯中國大陸在面對美國時的不足;二、一石二鳥(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的英文露餡。之後,我求教於谷歌,果然他就是中國大陸的學者,而且是上海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他的專長是「東亞國際政治經濟關係」。
中國大陸和東協「非傳統安全」的合作可以說是自簽署《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若從現實主義的取向來看,中國大陸的「安全」議題通常聚焦在內部的穩定是否影響當局政權。文革結束之後,鄧小平掌政,摒棄毛澤東對於全球戰爭的憂慮,轉向對經濟發展的建設。自冷戰結束前,自一九八○年代起,全球面臨相似的問題,如貧窮、環境退化、城市擴張、就業率、青少年問題和反抗傳統價值等。而冷戰結束後,中國大陸的非傳統安全問題,如族群或宗教衝突、經濟競爭和南北半球的差距開始被提及。在一九九七年之後,經歷亞洲金融風暴,非傳統安全議題漸漸浮現。二○○一年九一一攻擊之後,非傳統安全議題正式和傳統安全議題幾乎被架在同一個水平之上,中國大陸並定位恐怖主義、毒品、愛滋病、海盜、非法移民、環境、經濟、資訊等安全都屬於非傳安全議題。
事實上,貧窮問題自一九八○年代開始,一直沒有被解決,而中國大陸在中南海又和東南亞國家有爭議島嶼的問題。許多東南亞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才獨立,所以他們都珍惜其所擁有的主權和高度自治,而這也很容易使東南亞國家將與中國大陸的交往視為傳統安全議題的範疇。不過中國大陸也非傳統安全議題上做了許多努力,例如在亞洲金融風暴發生的時候,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的援助政策並未在東南亞國家產生預期的結果,反倒是中國大陸提供印尼和馬來西亞貸款,並穩定人民幣匯率而贏得支持。
由此可知,危脅著東南亞國家的,也不是傳統安全議題,而是非傳統議題。真正挑戰著東協國家的非傳統議題包括:一、環境退化,二○○三年時,東協國家就指定該年為「環境年」,並以「朝向穩定發展」為主軸,暗示著環境的問題必須被拉到區域層級來處理。二、跨國犯罪,包括洗錢、貪污、海盜。三、資源分配,如漁產、水力、森林、能源或其它資源。四、恐怖主義,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有些網絡被認為和蓋達組織有關,最著名的就是回教祈禱團(Jemaah Islamiyah),這些恐怖主義被認為和峇里島和雅加達的爆炸案有關。二○○九年於中國大陸發生的新疆七五暴力事件,也被認為和回教祈禱團有關。五、分離主義,雖然這是非傳統安全議題,但常常是和傳統安全議題相關的,包括印尼的亞齊和菲律賓的棉蘭,都各自有解放亞齊運動(Free Aceh Movement)和摩洛伊斯蘭自由陣線(Moro Islamic Liberation Front)。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和東協合作的非傳統安全議題除了經濟和財政之外,就是跨國犯罪、公共衛生、貧窮和恐怖主義。中國大陸和緬甸加強邊境合作以避免海洛因的走私,而中國大陸和東協在二○○二年於金邊展開的第六次雙方高峰會同意共同對於人口販賣、海盜、恐怖主義、槍枝走私、洗錢、國際金融罪犯和網路犯罪通通歸於非傳統安全議題,而且嚴重影響區域和國際的安全。公共衛生的合作則是因為非典型肺炎(SARS)。另外,美國方面認為貧窮和恐怖主義是沒有關聯的,但在東協國家中,卻認為貧窮造成恐怖主義的原因。蔡鵬鴻主張,兩者是沒有直接的關係,不過貧窮確實是造成許多問題的主因。
關於中國大陸的「以民為主」的政策,需要一個安穩的環境,所以中國大陸也不樂見有全球性的戰事發生在可預則的未來。在傳統安全需求下降,非傳統安全議題就相對上升。對於中國大陸而言,潛在的分離勢力就是臺獨份子。若將中國大陸的政策優先次第排序的話,只有台灣問題排在首位,是有點介於傳統安全議題和非傳統安全議題的,其次就是和東協的的經濟合作,第三是希望科學性、穩定性地期待和東協共同發展,而不致於不平衡,最後就是落實在跨國犯罪、公共衛生和環境退化的共同合作。
美國也致力和東協發展良善關係,特別在反恐這一部份,東協傾向和美國合作。美國並稱東南亞為反恐的「第二陣線」。菲律賓甚至提供軍隊讓美國進行軍事訓練,而菲律賓總制艾若玉(Arroyo)還承認美國在菲律賓的軍隊是用來監控中國大陸。美國還將東南亞地區部分國家定位為「非北大西洋公組織聯盟」。於此受限於美國,中國大陸實在無法再和東協往上一層建立合作關係。美國的軍隊進到東南亞地區可以說是一石二鳥,一來是將內政的反恐延伸到亞太地區,二來也拉攏東協,抵制中國大陸。美國實在太高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