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內群島是印尼的一個省份,由巴丹、賓丹、卡里蒙等島嶼組成,位於新加坡以南,是印尼最東的省份之一。 廖內群島的華人人口比例是印尼最高的,而且與新加坡的距離近,因此有很多跨境交流和流動。
廖內群島華人族群相較於印尼其他地區的華人族群有以下獨特之處:
廖內群島華人族群的語言和文化傳統得到了保留,不同於其他印尼地區的華人因為新秩序政策的實行而失去了中文能力。
廖內群島華人族群相對於其他印尼地區的華人族群更少受到全國性反華情緒和國家同化政策的影響,因為他們位於邊境地區,距離印尼首都雅加達較遠。
廖內群島華人族群與新加坡之間的地理和文化聯繫非常密切,這種跨境交流和流動性使得他們對於國界的限制感覺較少,更強調地方和跨地區的歸屬感。
廖內群島華人族群在建立獨立省份後,有更多的機會參與當地的政治和代表性事務,這是他們在印尼其他地區所沒有的。
一個文章[1]的作者使用跨地區性(translocality)作為理論框架來理解廖內群島華人的身份形成和地方建構的過程,認為他們利用其地理位置和跨國網絡來維護其文化和經濟生存,同時也保持著本地歸屬感。 跨地區性試圖捕捉跨越國家邊界的流動和社會網絡如何導致特定空間、主體性和歸屬形式的形成。 此外,跨地區性也承認地方和本土性在跨國移動中作為意義來源的持續重要性。 作者認為,廖內群島華人符合跨地區性的定義,他們利用其長期的群島互聯性來創造一種特定的本地感和華人身份,這種身份根植於他們在更廣泛的廖內群島海上地區的地理位置和流動。
廖內群島華人的身份政治和文化韌性受到地理位置和跨國流動的影響非常大。 由於他們位於印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戰略海上邊緣地帶,他們的集體記憶、流動、適應策略和華人認同都受到了該地理位置和群島網絡的塑造。 他們的跨境移動和與新加坡的緊密聯繫,使他們能夠保持華語能力和相對的文化自由,並且在新秩序政策的抗爭中取得了成功。 此外,他們將自己視為“archipelagic Chineseness”的一部分,認為新加坡是他們的民族認同的中心,而不是印尼或中國大陸等地。 他們的身份政治和文化韌性需要在地理位置和跨國流動的背景下進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