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紹了人類欺騙與察覺欺騙的新理論——真實預設理論(Truth-Default Theory, TDT)。該理論主張,當人們進行溝通時,通常會預設對方所說的內容為真實的。這種「真實預設」是適應性的,有助於有效溝通與合作,因為大多數溝通在大多數時候都是誠實的。然而,這種對誠實的預設也使人類容易受到偶爾的欺騙。TDT提供了對過去發現的優雅解釋,並指出未來研究的新方向。與之前的欺騙察覺理論不同,TDT強調在欺騙察覺中,相較於非語言行為,更應關注溝通內容的語境化。理論的核心前提是人們傾向於相信他人,這種「真實預設」是適應性的。文中提供了關鍵定義,簡要闡述了TDT的模塊和命題,最後總結了與TDT一致的研究。
欺騙察覺理論
欺騙察覺理論(Deception Detection Theory)是一組理論,旨在解釋人們如何判斷他人溝通時的真實性,包括辨識謊言和誠實的能力。這些理論探討了多種因素如何影響個體識別謊言的準確率,包括非語言行為、語言線索、個人差異、情緒狀態等。主要的欺騙察覺理論有以下幾種:
- 非語言行為理論(Nonverbal Behavior Theory):這一理論基於觀察說謊者的非語言行為,如眼神接觸、面部表情、手勢等,因為這些行為在欺騙時可能會不自覺地改變。
- 認知負荷理論(Cognitive Load Theory):認為說謊需要更多的心理資源和認知處理,因此說謊者可能展現出認知負荷增加的跡象,如語速減慢、增加的言語差錯等。
- 資訊操縱理論(Information Manipulation Theory):這一理論關注於說謊者如何通過操縱溝通信息來誤導聽者,包括省略重要信息、提供誤導性細節等策略。
- 交際理論模型(Interpersonal Deception Theory):這個理論認為,欺騙是一個互動過程,說謊者和聽者在溝通中互相影響,包括說謊者的策略性行為和聽者的察覺能力。
- 真實預設理論(Truth-Default Theory, TDT):與其他理論不同,TDT認為人們在大多數情況下傾向於相信他人的話是真實的,這種「真實預設」是人類社會溝通的基礎。只有在特定條件下,人們才會懷疑對方並嘗試察覺欺騙。
這些理論從不同角度探討了欺騙察覺的機制,反映了人類在社會互動中識別真實與虛假信息的複雜性。了解和應用這些理論有助於提高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判斷信息真偽的能力。各理論核心前提的簡要概述及其差異:
- 非語言行為理論:核心前提是說謊者在欺騙時的非語言行為(如面部表情、姿勢、眼神接觸等)會有不自覺的變化,這些變化可以被訓練有素的觀察者識別出來。這一理論強調了非語言線索在察覺欺騙中的作用。
- 認知負荷理論:認為說謊需要消耗大量的認知資源,因為創造和維持一個虛假陳述比說出真相要複雜得多。這導致說謊者可能顯示出認知過載的跡象,如猶豫、語速減慢等。這一理論關注於說謊過程中的心理認知負擔。
- 資訊操縱理論(IMT):核心前提是說謊者通過操縱溝通中的信息來欺騙聽眾,包括遺漏關鍵信息、提供誤導性細節等。這一理論著重於溝通內容的操縱而非僅僅是非語言行為。
- 交際理論模型(IDT):認為欺騙是一個動態的互動過程,說謊者和聽者在這一過程中相互影響。說謊者會試圖控制溝通以隱藏欺騙,而聽者則嘗試識別欺騙線索。這一理論強調了溝通過程中雙方的策略性行為。
- 真實預設理論(TDT):不同於側重於察覺欺騙的線索,TDT的核心前提是人們通常會預設他人在溝通中是誠實的,這種「真實預設」是人類社會溝通的基礎。只有在觸發懷疑的情況下,人們才會離開這個預設狀態並試圖察覺欺騙。
總的來說,這些理論的差異主要在於它們關注的焦點不同——從非語言行為的變化、認知負擔的增加、信息的操縱,到溝通過程中的互動策略,以及人們對於溝通真實性的基本預設。每一種理論都提供了獨特的視角來理解和提高欺騙察覺的能力。
支持TDT理論的一些研究
Timothy R. Levine 和其團隊提出的TDT理論得到了多項實證研究的支持。這些研究展示了TDT在不同情境下的應用和驗證。以下是幾個關鍵的系列研究例子,它們展示了如何通過實證研究來支持和發展TDT理論:
- 誠實與欺騙的基礎率(Base-rate of Truth and Lies):Levine, Serota, and Boster (2010) 進行的研究探討了人們日常溝通中說謊的頻率,發現大多數人大部分時間都是誠實的,而大量的謊言主要來自少數幾個頻繁說謊的人。這個發現支持了TDT中關於人們通常預設他人誠實的理論前提。
- 觸發懷疑的事件(Triggering Suspicion Events):Clare 和 Levine (2014) 的研究通過操縱參與者是否被提示考慮欺騙的可能性,來研究這種提示如何影響人們對信息真實性的評估。研究發現,在沒有被提示的情況下,參與者很少主動考慮信息可能是欺騙的,這支持了TDT中的「真實預設」概念。
- 欺騙察覺的準確性(Accuracy of Deception Detection):Park 和 Levine (2001) 透過建立一個概率模型,探討了真實和謊言的基礎率如何影響人們察覺欺騙的準確率。他們發現,隨著真實信息的比例增加,察覺準確率也會提高,這一結果與TDT提出的觀點一致。
- 欺騙動機和策略的探討:Levine, Kim, and Hamel (2010) 進行的研究檢驗了人們說謊的動機,發現當真實信息妨礙個人目標達成時,人們更可能選擇說謊。這項研究闡明了TDT中對於欺騙動機的理解。
這些系列研究不僅提供了對TDT理論的支持,也深化了我們對於人類溝通中誠實與欺騙行為的理解。透過不同的實證方法和情境設計,這些研究展示了TDT在解釋和預測人類溝通行為方面的廣泛適用性和有效性。
Levine, T. R. (2014). Truth-Default Theory (TDT): A theory of human deception and deception detection. 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 33(4), 378-392. https://doi.org/10.1177/0261927X1453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