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Two Popes》(2019)中,導演費南多·梅里爾斯以兩位教宗之間深刻的對話,帶領觀眾直視信仰的掙扎、人性的脆弱與教會改革的呼聲。
這部作品並非單純講述權力鬥爭,也非冷冰冰的歷史重現,而是以極具溫度的敘事,展現真理與愛、傳統與變革之間的拉鋸與抉擇。
本篤十六世與方濟各:真理與慈悲的交會
由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的本篤十六世,象徵著對教義與真理的堅守;而強納森·普賴斯詮釋的方濟各,則代表慈悲與改革的呼聲。
在一個逐漸失去信任的教會中,兩位年邁的領袖試圖尋找一條出路。
一句關鍵對白,道出全片的核心掙扎:
「Truth may be vital, but without love, it is unbearable.」
(真理固然重要,但沒有愛,真理是難以承受的。)
懺悔:即使是教宗,也會經歷信仰的黑夜
《Two Popes》最動人的部分,來自於懺悔。
本篤十六世坦承,在成為教宗後,感受到的不是靈性高潮,而是上主的沉默:
「When I became pope, I thought I would have a spiritual experience. But nothing. I feel God’s silence.」
(當我成為教宗時,我以為會有某種靈性體驗。但什麼都沒有。我只感到上主的沉默。)
另一方面,方濟各也誠實面對自己在阿根廷軍事獨裁時期,未能及時保護受害者的痛苦回憶。
這些懺悔讓觀眾看到,懺悔不是墮落,而是人性光輝的一部分。信仰,不是永遠堅定不移,而是在黑夜中依然選擇相信與愛。
精選對白:信仰與人性的溫度
《Two Popes》的劇本充滿智慧與情感,許多對白令人印象深刻。以下是幾句特別值得珍藏的片段:
慈悲的力量
「Mercy is the dynamite that blows down walls.」
(慈悲是炸毀隔閡之牆的炸藥。)
改革的真正意義
「To change is to become more fully who you are.」
(改變,正是讓你更加成為真正的自己。)
信仰的共同語言(幽默片刻)
「You like The Beatles?」
「Yes, but Eleanor Rigby is a little depressing.」
(你喜歡披頭四?——喜歡啦,只是《Eleanor Rigby》有點悲傷。)
這些對話,不只拉近了教宗與觀眾的距離,也讓信仰的討論從高高在上的神聖殿堂,走入真實而溫暖的人間。
結語:信仰,不是完美,而是真誠
《Two Popes》用細膩筆觸提醒我們:
信仰,不是從未懷疑,而是在懷疑與脆弱中,依然選擇愛與希望。
這部電影,不只是兩位教宗的故事,更是所有在現代世界中掙扎尋找信仰的人們的縮影。
如果你正在尋找一部關於信仰掙扎、人性勇氣與寬恕之力的電影,
《Two Popes》絕對值得你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