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政大學鄰近大皇宮,常有國際觀光客進出,儘管面積小,但「公共空間」俱足;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腹地大,但不確定是民族性使然?還是本來學生人數就比較少?似乎卻少這樣的「公共空間」。「公共空間」不只是有沒有場地的問題,而是有沒有人們願意駐足、停留的文化。
在法政大學裡頭,文學院、商學院、管學院、法學院…等,不管哪一個學院的大樓下,都有開放式的桌椅,同時有窗口出租讓廠商進駐販賣餐點。不只是用餐時間,人來人往,即便上課時間,仍有許多同學在那邊流連。下午,四、五點,就算賣餐點的老闆收店之後,仍有許多學生逕將桌椅靠攏,馬上就有空間能夠團練,練啦啦隊、練戲劇、跳體操。好像整個學校,隨時隨地都是活力十足、熱情洋溢。
暨南國際大學在這「公共空間」的營造似乎比較欠缺。暨大的學生餐廳集中在宿舍附近,學生餐廳只有用餐時間會有比較多的人潮。而學生活動又是在另一個地方。暨大有許多活動空間,但並沒有許多學生活動。你可能會辯駁說,暨大有營火場地,暨大可以在活動中心前面辦演唱會,但這些都是偶發性並非常態性的活動。不論平日或假日,整個校園都是冷冷清清的。
法政大學和暨南大學是完全相反的。法政大學校園面積小、學生人數多;暨南大學面積大、學生人數少。但我認為更可能是缺少「公共空間」營造的概念。通常,文學院的學生不會在管學院流連,學生活動不會在學生餐廳進行。我們害怕進入某些建築物,因為認為那不屬於自己,因為那是缺乏友善的設備。我認為如果將公共空間建設地更好,除了使校內的學生更積極於學生活動外,也可以讓當地民眾,甚至吸引國際觀光客到來。